◎ 2012届江西省吉安市六校高三语文联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片(tà)  
    B.谣(pì)  
    C.闻(fěi) 
    D.守(kè)  
    心泣血(chuí)   
    肉医疮(wān)    
    水摸鱼(hùn)    
    钟灵秀(liú)  
    言(jiān)
    落(zhuó)
    骗(mēng)
    (biào)
    惊魂定(fǔ)    
    绿林好汉(lù)    
    末干(xiù)   
    效尤(jǐng)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缅怀 
    B.邀翔 
    C.谩骂 
    D.银屏 
    流线形   
    副食品   
    暴发户   
    水蒸汽 
    独辟蹊径    
    兵慌马乱    
    理屈词穷    
    金榜提名  
    悬梁刺骨  
    囤积居奇  
    泾渭分明  
    责无旁贷  
  • 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钱教授把祖辈_________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②经过整顿治理,城市拆迁过程中的盲目大拆大建行为进一步得到 ___________ ,新拆迁项目的立项与开发也逐步纳入规范体系。
    ③再猖狂的犯罪分子也逃不过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当贩毒集团的头目得知自己已经被公安人员包围时,如___________ ,无处可逃。
    A.流传
    B.留传
    C.留传
    D.流传
    遏止 
    遏止 
    遏制 
    遏制 
    惊弓之鸟   
    瓮中之鳖   
    瓮中之鳖   
    惊弓之鸟 
  •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关键是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而是实实在在地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精神上的伤害,这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也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B.在大多数普通乘客看来,高铁是否便民利民,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购票方便,换乘畅通,服务到位,旅途安全等。    
    C.网络成瘾患者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其后果可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与家人对抗及其他精神心理问题。
    D.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反应迟钝,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 2012届江西省吉安市六校高三语文联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鉴于作者的特殊身份,她不便批评如今的专家、教授、院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以平实捕捉深刻,用冷静促成思考,润物无声,一点不虚张声势,却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于静谧中省醒。
    ①借文学之力猛批“学院风”,可谓用心良苦、构思精妙   
    ②像小棉袄,贴在读者身上,暖暖的,令读者会心一笑  
    ③对眼下“忽悠专家化”、“行骗院士化”等丑恶现实做深刻揭露与反讽   
    ④至于细节,无论从“白面侍者立刻退至不惹跟处”   
    ⑤因此选择了一个不起眼的酿酒师作为突破口   
    ⑥还是“仿佛是被中介公司带着看房的买主”,无一不真实、妥帖   
    A.⑤④⑥③①②           
    B.⑤③①④⑥②    
    C.⑤③⑥②①④           
    D.③⑤④⑥②①
  •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卫由于不断地发表作品,名气越来越大,这时已经成了名作家了。但是朵拉却得了重病,一天天地衰弱下去,不久后离开了人世。大卫在极度悲痛之中决定出门旅行。他在国外漂泊了数年。这数年里他一边旅行,一边埋头写作,而且数年来一直和阿格妮丝(艾妮斯)保持着通信联系。(《大卫·科波菲尔》)  
    B.觉慧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他再出门。觉慧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他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代表。他们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家》) 
    C.19世纪初,在巴黎日内维新街的一个叫伏盖公寓的小旅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有穷大学生拉斯蒂涅,江洋大盗伏脱冷,年近七句的面条商高里奥,被大银行家赶出家门的泰伊番小姐,骨瘦如柴的老姑娘米旭诺等。(《高老头》 )
    D.《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风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风雏”指庞统。庞统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庞统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知白守黑,寻觅时代的和谐与诗意
      《老子》和《庄子》书中强调“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是“有”,是“显”;黑,是“无”,是“隐”;白,是“动”,是“进”;黑,是“静”,是“退”;白是“器”,是“存在之物”;黑是“道”,是“存在”的本源;白是已知的世界,是知识的领域;黑是未知的世界,是信仰的空间……“知白守黑”才是人生完善又完美的境界。陶潜、陶渊明、陶元亮叫法不一,却不外乎相互映衬对照的两个方面:一是潜和渊,一是明和亮。即:一是幽暗,一是光明,“陶渊明”、“陶元亮”就是深潜于幽暗中的一丝光亮,就是道家哲学所推重的“知白守黑”。陶渊明正是因为“知白守黑”。所以才能够在穷通、荣辱、贫富、显隐以及生死、醒醉、古今、言意之问委运化迁、逆顺自然、身心和谐、意态从容。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在上海讲演时指出的:在大自然结构的最深远处,不但存在着“重粒子”,还存在着“轻粒子”;不但存在着“强作用力”,还存在着“弱作用力”;不但存在着我们日常能够感觉到的物质和能量,还存在着我们感觉不到的“暗物质”、“暗能量”。那些人类目前无法看到的“暗物质”大约占到了宇宙总质量的95%以上,而宇宙中的暗能量是人们已经知晓的能量的14倍以上。由此再看秦始皇与陶渊明,这一强一弱在历史天平上的“重轻”之谜,就不难得到解释了。秦始皇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强子”、“重粒子”、“正物质”、“正能量”;陶渊明则是人类历史上的“轻子“、“弱粒子”、“反物质”与“暗能量”。轻的、弱的、暗的,并不比重的、强的、亮的更不重要。我们很有必要向那些孜孜不倦的物理学家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的精神空间寻觅那些罕见的“轻粒子”、“弱粒子”、“暗物质“、“暗能量”。那么,我们也许就还会寻找到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那里。
      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中,陶渊明已经成为“昨夜星辰”。陶渊明连同他的自然主义的精神也早已死去。陶渊明已经成为一个被现代工业化、市场化“太大的光亮”置入黑暗中的“幽灵”。
      新时代的灾难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那时,也将是陶渊明的再度复活。我愿意把我今天的这番话,作为对渐行浙远的陶渊明的幽灵的一次“招魂”。  (节选自鲁枢元教授在台湾淡江大学的讲演《从陶渊明看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是“有”,也是“显”;“白”是存在之物,也是存在之源。
    B.“黑”是“无”,也是“道”;“黑”是未知的世界,也是信仰的空间。  
    C.“知白守黑”是人生的完美境界,陶渊明的一生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D.考察陶渊明的名和字,虽然叫法不一,却有相互映衬的“黑”“白”两个方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大自然结构中,既有“重粒子”也有“轻粒子”,还有“暗物质”、“暗能量”等,它们都很重要。
    B.在人类社会中,既要有秦始皇这样的“重粒子”、“正物质”,还应有陶渊明那样的“弱粒子”、“反物质”。
    C.陶渊明的一“黑”一“白”,使他在荣辱、贫富、显隐以及生死、醒醉等之间委运化迁、意态从容。
    D.我们要像物理学家那样,善于发现“暗物质”、“暗能量”、“轻粒子”等,以在科学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重物质,不重精神;只讲科学,不讲信仰;只顾眼前,不管未来,这是对“知白守黑”的曲解,这是“拥黑弃白”。
    B.新时代的灾难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再度希望产生“知白守黑”的人。
    C.作者引用李政道在上海讲演时的话语,其目的是要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的精神空间寻觅陶渊明那颗“粒子”。  
    D.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的时候,就必然会召回渐行渐远的陶渊明的幽灵,陶渊明一定能再度复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南宫生传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      
      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两。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日:“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     
    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时藩府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问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惠求者众,遂自閟,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    
      赞曰:生之行凡三变,每变而益善。尚侠末矣。欲奋于兵固壮然非士所先晚乃刮磨豪习隐然自将履藏器之节非有德能之乎与夫不自知返违远道德者异矣。(选自明代高启《高太史凫藻集》)
      【注】①风后:传说是黄帝时一个大官,曾作《握奇经》(讲兵法的书)。陈,通“阵”。③具区:太湖古名。⑧蕲:通“祈”,求。④藩府:指张士诚府第。⑤楼君卿、原巨先:西汉末年楼护,字君卿;原涉,字巨先,都是任侠好客的人。⑥庋(guǐ):藏。⑦閟:通“秘”,隐藏不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自树功业,乃酒徒/谢:辞别,告别。   
    B.人皆多生/ 故:所以,因此。  
     C.有忤己,则面之,无留怨/数:数落,列举。   
    D.患求者众,遂自閟,复执笔/希:希求,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日游其间自娱/各各竦立听  
    B.坐上座,语古贤将事/此人一一具言所闻,皆叹惋
    C.将肆暴者/视其中,则干败絮   
    D.渡浙江,泛具区归/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3.下列用“/”给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奋于兵/固壮然/非士所先晚/乃刮磨豪习/隐然自将履藏器之节/非有德能之乎/与夫不自知返/违远道德者异矣   
    B.欲奋于兵固壮/然非士所先/晚乃刮磨豪习/隐然自将/履藏器之节/非有德能之乎/与夫不自知返/违远道德者异矣       
    C.欲奋于兵固壮/然非士所先/晚乃刮磨豪习/隐然自将履藏器之节/非有德能之乎/与夫不自知/返违远道德者异矣       
    D.欲奋于兵/固壮然非士所先/晚乃刮磨豪习/隐然自将/履藏器之节/非有德能之乎/与夫不自知/返违远道德者异矣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012届江西省吉安市六校高三语文联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1)请就本诗的意象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何“杖藜徙倚至黄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题限选4题)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谨痒序之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予曰:“岁寒,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4)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5)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彤影神蹭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娄,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1.依据原文,简要概括陶渊明诗作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①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陶渊明的“田园”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恰恰因为这一点,所以宋代之前一直无人赏识他。   
    B.作者将陶渊明和历史上许多文人作对比,表现出他的安静是一种自觉的处世态度。   
    C.陶渊明与魏晋名士一样也追求“回归个体”,但他却表现得平静、自然、优雅。   
    D.标题中的“山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  
    E.本文朴素的语言风格与所表现的陶渊明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浑然一体,令人回味。 
  • 阅读下面这幅名为《屈原是谁?》的漫画,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章。
      要求:(1)条理清晰地描绘画面内容;(2)揭示画面的寓意;(3)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有一棵小树,一天它看见蜗牛在爬来爬去很是羡慕,它就想了,为什么我不能享受移动的快乐呢?从此它郁郁寡欢,它发誓下辈子呀,一定要当个蜗牛,它的愿望实现了,它变成了一只蜗牛。
      又一天,它又看见了一只奔跑的小兔,它就想了,为什么我不能享受奔跑的快乐呢?从此它又郁郁寡欢,它发誓下辈子呀,一定要当只兔子,它的愿望又实现了,它变成了一只小兔。    
      又一天,它又看见了飞翔的大雁,它又想了,为什么我不能享受飞翔的快乐呢?从此它又郁郁寡欢,它又发誓下辈子呀,一定要当只大雁…… 
      你读了这则材料有什么感悟?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