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江西省五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qiáo)楚
    B.那(shà)
    C.让(shàn)
    D.(guàn)洗   
    咒(gū)
    候车室
    庙(huáng)
    次(dàng)
    宣泻
    防犯
    因缘
    坐阵     
    流言语(fēi)
    (yàng)怏不乐
    向晚音(qióng)
    令人舌(zhà)    
    不齐(yǒu)
    相形见(chù)
    博闻强(shí)
    浑身数(xiè)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描是使用最凝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
    B.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省各县市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协作区这项造福江西百姓的浩大工程做好。
    D.中介机构人士认为,目前的限贷政策可能导致二手房卖房业主可能拿到房款的时间会更晚、更长。但一些炒房客仍然钻空子冒险购买第三套房,可谓是狡兔三窟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截至上月底,这个城市市区二手楼成交价最高可达9000元/平方米,就连有十几年楼龄的无电梯住宅,开价也要至少5000元/平方米左右。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C.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术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还将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青花瓷成为世博会江西馆的标志,青花瓷不仅是江西悠久灿烂文明的重要象征,而且是向世界介绍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     ]
    A.在讲话中,温总理说:“‘德不孤,必有邻’。我们在世界上做一个负责任、有信誉、有影响的国家,从不分国家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
    B.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艺术在多年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的活力。
    C.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D.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协调派出交通部所属海事执法船“海巡31轮”、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13轮”和附近过往船舶赶赴现场搜救。
◎ 2012届江西省五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的第二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太阳刚下山了,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
    ①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  
    ② 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③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④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⑤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⑥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 
    A.①③②⑤④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①③⑥⑤④② 
    D.③①⑥④②⑤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齐白石为何吸引世界目光
    作者:彭利铭  来源:中国艺术报
      ①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环境里,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多少年来都呈现一种状态:一方面带着固有的习惯思维,沉醉于先人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又在津津乐道地谈创新,结果是谈了几十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都没有向前走,都在原地踏步。
      ②其实,谁都知道,中国书画艺术在人类传承中积淀着伟大的辉煌。而一些总想寻找个性的艺术工作者,又总想把自己从那个灿烂的艺术丛林里剥离出来以标新立异。结果是既失去了祖先的宝贵遗产,也没有开拓出来自己的新天地。
      ③这里,无论是形而下,还是形而上,都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重新认识我们拥有的财富。
      ④前不久,“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在京隆重推出,这个集研讨、展览、出版于一体的文化盛事,再次告诉世人,齐白石是上世纪中国最负盛名、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他在诗词、书法、国画、篆刻这些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⑤齐白石在中国家喻户晓,而要让世界认同齐白石,就像认同毕加索、梵高那样,这还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张大千在《谈画》一文中曾这样写道:“马蒂斯、毕加索都说自己是受了中国画的影响而改变的,我亲见了毕加索用毛笔水墨练习的中国画五册之多,每册约三四十页,且承他赠了一幅水墨画的西班牙牧神。所以我说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应有太大距离的分别。但一个人倘能将西画的长处溶化到中国画里面,这定要有绝顶聪明的天才同非常勤苦的功用,才有此成就,稍一不慎,便易堕入魔道了。”据说当年张大千在巴黎还见到毕加索在家经常临摹齐白石的作品。毕加索觉得中国的毛笔和宣纸比油画难控制多了,可齐白石却能做到如此精准直达观众的心灵。以王雪涛为团长的中国文化代表团曾邀请毕加索来中国,毕加索说:“我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毕加索对齐白石的敬重。所以说中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同时也应该是世界的艺术大师。这一点,正是这次论坛的共识。我们并不是在争一个艺术水准的高低,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一个被人们忽视的事实。
      ⑥此次国际论坛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这里有当今美术理论界权威、全国各省市画院院长、各大美术馆馆长、拍卖界业内专家、当代著名书画家等百余人,此外还有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大型博物馆、艺术馆的馆长、学者等,如此强大的阵容和投入,可以领会到主办方对探讨齐白石艺术的国际性与时代意义的战略思想。与此同时,由北京画院出版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艺术家个案艺术研究中,出版规模最大、收录项目最多、门类最全、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研究著述。期间,北京画院还精心策划了“真有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齐白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个艺术展从不同角度呈现了齐白石的艺术风范。
      ⑦这一高潮的掀起,是齐白石艺术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这一活动使齐白石与毕加索、梵高等世界级艺术大师的距离开始拉近。齐白石艺术品最高成交价是8000万人民币,而毕加索、梵高的作品早已达到上亿美元,常识告诉我们,艺术的价值和标准,本来具有趋同性,绝不像一些所谓专家说的国力的必然体现。如果真是如此,那不成了只要有钱,艺术就是任人打扮的美人了吗? 
      ⑧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在向世界再次展现齐白石和中国艺术品价值的同时,还将搭建起齐白石书画艺术广阔的经济市场空间和交流平台,让世界各国博物馆、美术馆等学术权威来了解齐白石、收藏齐白石。因为艺术是全人类共有的,齐白石也是属于全人类的。
    1、对段①中“一种状态”的理解,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带着固有的习惯思维,津津乐道地谈创新,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
    B、在书画艺术方面,沉醉于先人的表现形式,因而对书画艺术的发展不能创新。
    C、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几十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都没有向前走,都在原地踏步。
    D、在书画艺术方面,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么因循守旧,要么空谈创新,结果闹了几十年一点进步也没有。
    2、段⑤列举毕加索之例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一个被人们忽视的事实。
    B、告诉读者毕加索和齐白石虽然都是艺术大师,但是他们的艺术水准有差距。
    C、得出一个共识,中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同时也应该是世界的艺术大师。
    D、告诉我们齐白石与毕加索等世界级艺术大师的艺术品最高成交价距离开始拉近。
    3、根据文意推断,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中国特色的艺术环境等因素,中国书画艺术,没有开拓出来自己的新天地。
    B、中国书画艺术出现的病态,主要责任在于一些张扬个性又忘却了祖先的宝贵遗产的艺术工作者。
    C、作者告诫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拥有的财富,也就是说,无任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要充分肯定和挖掘中国书画艺术在人类传承中积淀着的伟大的辉煌。
    D、在经济市场空间和交流平台,要充分展现齐白石和中国艺术品价值,就必须让艺术成为任人打扮的美人。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异日耳/俟:等待
    B.性不耐久/客:客居
    C.不是也/烦:担心
    D.素不习生/治:治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惟虚心能进步
    B.窘极,则书易米/老吾老及人之老(《孟子》)
    C.夙构者莫为胜/夫晋,何厌有 
    D.莫贫敏轩/躬自厚而薄责人(《论语》)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
    ①窘极,则以书易米
    ②夙构者莫之为胜
    ③饮酒歌呼穷日夜
    ④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⑤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敬梓禀性聪颖,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不愿求取功名。
    B.吴敬梓非常痛恨写八股文的读书人,但他平生又非常爱才,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
    C.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D.吴敬梓乐善好施,喜与文人学士交往,日夜自娱自乐,使得家境更加贫穷。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译:                                                                         
    (2)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译:                                                                        
    (3)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
    译: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读后回答问题。
    春日
    [南宋]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有人认为《兰皋集》(宜秋馆汇刊宋人集)把颈联中“逆”“私”二字分别作“忆”“思”二字不妥,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2)怎样理解诗中的“幽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 2012届江西省五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的第三部分试题
  • 文化常识与诗文填空。  
    (1)给汉字注音先后产生了各种注音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直音法”、“                  ”、“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
    (2)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
    (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登高》 )
    (4)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苏轼《 赤壁赋》 )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7)外无极功强近之亲,                              。(《陈情表》)
    (8)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幽径悲剧
    季羡林

      ⑴出家门,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⑵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印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⑶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⑷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⑸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⑹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⑺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每年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⑻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⑼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
      ⑽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⑾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⑿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⒀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⒁但是,眼睛虽闭,耳朵却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⒂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⒃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三日)(有删节)
    1.鲁迅先生曾给悲剧下了个经典的定义:“悲剧就是美的毁灭。”怎样理解文题中“悲剧”二字的含义?
                             
    2.古藤萝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表美,还在于它的内在美。据此简析古藤萝的形象。
                             
    3.文章围绕“幽径悲剧”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概括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4.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联系本文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60字)
                             

  •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解说,正确的两项是
    [     ]
    A.唐吉诃德被白月骑士打败后决定履行隐退一年的诺言,当牧人,过田园生活。路上,唐吉诃德和桑丘遇上有人赶着六百多头猪到集上去卖,大群的猪浩浩荡荡地呼叫着开过来,把桑丘和唐吉诃德都掀翻在地,一片狼藉。唐吉诃德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由于赶猪人跪地求饶,且桑丘也在一旁阻止,唐吉诃德才作罢。(《唐吉诃德》)
    B.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 新青年》 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家》) 
    C.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 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遭受了绞刑。(《巴黎圣母院》)
    D.曹操被击败,逃跑中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到有人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地割了胡子。此时马超令人高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立即扯起旗角,包颈而逃。。马超追上,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扎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继续追赶,被曹洪拦住。曹操这才逃脱。(《三国演义》)
    E.《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小作文。
      2009年 12月13日,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查获一起非法猎捕候鸟案,解救下32只小天鹅,这批小天鹅送到九江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康复观察。经护鸟小组牵线,29日,护生会到救护中心察看小天鹅。管理局表示,待天鹅康复后,将放归自然。
      请以“不哭泣的小天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想象作文。
      要求:1.细节描写,2.心理描写,3.注意立意,有“点睛”之笔。
  • 按要求作文。
      子(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
      阅读上面材料,以“与浮云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联系当今社会现实。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3)文体要明确,书写清楚。
         (4)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