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高二语文优化设计第五单元经典原文《坛经》两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言下:一言之下,顿时。
    B.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自悟:自我醒悟。
    C.若住此间/此间:这时候。
    D.未知根本事由/事由:原因,根源。
  • 下列加粗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五祖夜至三更
    B.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C.未知根本事由
    D.因此便立南北
◎ 2012年人教版高二语文优化设计第五单元经典原文《坛经》两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五祖(于)夜至三更(时),唤慧能(到)堂内。
    B.法以心传心,(你)当令(自己)自悟。
    C.(如果)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这里)。
    D.何以(区分)渐(与)顿?
  • 下列王维的诗句中,最能体现受佛家思想影响的一项是   
    [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2012年人教版高二语文优化设计第五单元经典原文《坛经》两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慧能受法
      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慧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南能北秀
      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夜法,人尽不知/受:给予。
    B.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离开。
    C.法即一,人有南北/宗:派别。
    D.见迟即渐,见即顿/疾:快速。
    2.下列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便传顿法衣②其壮也,血气方刚
    B.①法心传心②为之斗斛量之
    C.①世人传南能北秀②使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D.①名渐顿②君子必慎其独也
    3.下列语句中分句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B.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C.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D.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祖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害怕别人加害慧能,所以选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密传授《金刚经》。
    B.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后,宣布慧能是自己的传人,为六祖;同时告诫他本门的秘笈是“以心传心”,要引导弟子们自悟。
    C.弘忍传授完《金刚经》后,身体十分虚弱,已经到了气如悬丝的地步,为了保护好本门的法器,他要求慧能赶快离开佛堂。
    D.“南能北秀”都属于弘忍一派,因传人有南北分别,所以这样说。神秀大师处北方,故称“北秀”;慧能居南方,故称“南能”。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慧能拜师
      慧能慈父,本官范阳,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慧能幼少,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忽有一客买柴,遂令慧能送至于官店。客将柴去,慧能得钱。却向门前,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客答曰:“我于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今在彼,门人有千余众。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僚,若堪作佛!”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大师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节选自《坛经》卷二)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慧能得钱,向门前/却:回头。
    B.从何处来此经典/持:拿来。
    C.慧能闻说,宿业有缘/宿:准备。
    D.遂遣慧能,令随众作务/发:安排。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艰辛贫乏,市卖柴②我彼听见大师劝道俗
    B.①得见性,直了成佛②人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C.①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②因此便立南北
    D.①今远来礼拜和尚②既欲结大义,遣来贵门
    3.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慧能对佛法具有悟性的一项是(    )
    ①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
    ②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
    ③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④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
    ⑤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⑥猫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⑥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慧能为禅宗第六祖。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
    B.弘忍和尚曾在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向百姓布道讲法,手里只拿着一卷《金刚经》,当时随从的弟子们有一千多人。可以想见当时传法的盛况。
    C.弘忍问慧能是何地人来干何事,慧能答道是岭南人,特地远道求见只是想求成佛之理。弘忍认为穷乡僻壤的野蛮人,没有资格学法成佛。
    D.慧能一番人分南北,而佛性不分南北,人分尊卑,但佛性不分尊卑的话,使弘忍十分震惊,于是弘忍迫不得已留下慧能在寺院做粗活。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