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一语文《劝学(节选)》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    )
    (4)其曲规(    )
    (5)虽有槁(    )
    (6)则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非异也(    )
  • 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一语文《劝学(节选)》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尝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
    B.声非加也/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
    C.舆马者/假:凭借,利用。
    D.而江河/绝:断绝。
  • 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吾尝终日思矣(    )
    (2)登高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3)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
    (4)蟹六跪二螯(    )
  • 解释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
    (1)积土成山,风雨兴(    )
    (2)积水成渊,蛟龙生(    )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
◎ 2012年暑假总动员高一语文《劝学(节选)》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劝学》中的一段,完成下面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思矣
    B.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C.登高
    D.顺风
    2.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A.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B.我曾经整天地独立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学习收获大。
    C.我曾经一天到晚不停地学习,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D.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一会儿向别人学,一会儿自己思考收获大。
    3.对上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B.文章很好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
    C.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这也是上文重点论述的道理。
    D.学习可以使人“善假于物”,从而培养起自己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品德。
  • 把下面的散句变成整句,不能改变原意。
      吴昌硕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他既接受传统,又熔铸百家,是一个善于变法、风格独特的艺术大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下列六个分句按序排列,填入后面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尤其要警惕殖民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倾向,
    ②我们不能邯郸学步,
    ③更不能在“接轨”中偏离自己的轨道,
    ④必须树立语言文字的主权意识,
    ⑤“与国际接轨”并不是与“西文”接轨,
    ⑥不能丢掉自我,抵御霸权和强势语言文字对中国语言文字主权的侵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森林里,参天大树不屑一顾地瞥了柔弱的藤蔓一眼,轻蔑地说:“嗤!没出息的家伙!居然要攀附着别人生存!”
      藤蔓微微一笑:“是的,我需要依 靠别人,但那不是没出息的表现啊!你不也是要依靠土地、阳光、空气和水吗?”
      参天大树满脸羞愧,在风中抖落了几片叶子。叶落归根,回报大地。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相互依靠着的。山没有水便缺乏了灵性,将军没有了士兵又如何成其为将军……
      请以“依靠”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