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同步达标训练题2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蚀(     ) 祷(     ) 永(     ) 守(     ) 胡须(     )
  • 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座落 撇着窗外 座无虚席 坐井观天
    B.猝然 扶弱济困 亘古不变 无事生非
    C.坦荡 一筹莫展 一幢新房 转弯抹角
    D.倾泻 明目张胆 不事雕琢 田园荒芜
  • 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B.我摇着轮椅进入园子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C.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D.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
◎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同步达标训练题2的第二部分试题
  • 《我与地坛》第6段中,作者说:“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母亲到园子里来找“我”时,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2.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这句话?
                                                                                                             
                                                                                                            
     
    3.联系全文看,母亲希望“我”找到的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生活之路?
                                                                                                            
                                                                                                            
     
    4.“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来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种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道:“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本文同《我与地坛》一文一样都讴歌了母爱,从所写事件及其内涵两个角度说明本文抒写母爱的特点。
    (1)从事件看,这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其内涵看,这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一再劝“我”到北海看花,却不让“我”看窗外的树叶飘落,这是为什么?
                                                                                                               
                                                                                                              
     
    3.最后一段写又一个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与“怀念”母亲有什么关系?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秋天的怀念”实际就是怀念母亲。
    B.“我”望着北归的雁阵而突然砸碎玻璃、听着歌声而摔东西,这既表现出“我”的暴怒无常,也写出母亲对“我”的担忧。
    C.“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与《我与地坛》中母亲所说的“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所反映出来的心情、意愿是一致的。
    D.“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与《我与地坛》中母亲所说的“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所表达出的母亲的心情是相同的。
    E.本文同《我与地坛》都是歌颂母爱的,但本文详述母亲的言行,而《我与地坛》则侧重于写“我”从母亲那儿获取的生存感悟。
◎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同步达标训练题2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请将下面这些语句重新组合,使之成为一段流畅清晰的话。(只填序号。)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溪头的越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撒向扁舟,撒向村落,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依次填入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 将下面句子的词语重新组合,改写成另外两个句子。要求:①不得改变基本意思。②不得增减文字。③可增添标点符号。
    隋朝大运河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堤岸。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中记述了这样一件故事:一个圆环失去了一个部件,它旋转着去寻找这部件。因为缺少了部件,它的滚动非常缓慢,这使得它有机会欣赏沿途的鲜花,可以与阳光对话,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虫聊天……而这是它在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无法注意、没能享受到的。但当它找到那部件后,因为滚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能从容欣赏花,也没有机会聊天,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    
      请以“得到与失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