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语文上册优化方案同步创新课堂第五单元二十知能优化训练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双石于潭上/因观所谓石钟者/洋洋自  
    B.微风浪/一作气/噌吰如钟不绝
    C.有穴窈/石之铿有声者/森欲搏人   
    D.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家祭无忘告翁/良入,具告沛公
  • 下列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微风
    B.日削割,以趋于亡
    C.事不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一夫呼,乱者四应
◎ 高二语文上册优化方案同步创新课堂第五单元二十知能优化训练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
    ⑥赵尝五战于秦
    ⑦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⑧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A.①③④ /②⑤/⑥⑦/⑧
    B.①④/②⑧/③⑥/⑤⑦
    C.①④/②⑧/③⑥⑦/⑤
    D.①③④/②⑧/⑥/⑤⑦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余笑而不信也/固:未来
    B.有大石中流/当:处在
    C.空中而多/窍:窟隆
    D.汝之乎/识:认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微波入,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B.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舟已行矣,剑不行
    C.又有若老人咳笑于山谷中者/年九十
    D.笑谓迈曰/击沛公于坐
    3.下列对夜游石钟山的描写方法及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绘形绘色,写得十分出色。
    B.文中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贴切的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些拟声词又都是联绵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C.作者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D.作者对儿子说的一段话,表明了他深信自己通过实践已找到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4.文中引用“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之人不余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二语文上册优化方案同步创新课堂第五单元二十知能优化训练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荒惑败乱如酒者/大风浪不能鸣也   
    B.纵所如/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无损者/吾尝终日思矣   
    D.鹤鸣于九皋,声闻天/智勇多困所溺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1、2段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2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3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   仔细辨析语境,然后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适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贯通。(不超过40个字)
      20世纪最受人瞩目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是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作家,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那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风格对当代西方文学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说,《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海明威重写了三十九次;《老人与海》的原稿他校阅了两百多次;他那篇著名的《杀人者》也重写了好几次,最后是在马德里完成的。
  •   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个同学的邀请语。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1)一位同学幽默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同学含蓄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