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山西省吕梁市英杰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的第一部分试题
  • 现代文阅读
    中国中产阶层的诞生和危机
    李 翔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在鲁滨孙克罗索扬帆远行之前,他的父亲苦口婆心劝他留下来,安分守己成为一名中产阶层。
            这是丹尼尔笛福1719 年在《鲁滨孙漂流记》中写下的故事。似乎人人都喜欢中产阶层,无论政府、商家还是中产阶层本身。这个阶层被视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他们已经拥有的财产、名望和家庭让他们对社会安宁有着超过其他阶层的诉求,他们天性厌恶一切可能的不安定因素,是现状的维护者和变革的反对者。另一方面, 他们又是消费社会中购买力的源泉——也就是说,他们是当下政府拉动内需和刺激国内消费最应该动员的人群。
            因此,当中国最知名的社会学者在2009 年8 月表示,现在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2% 至23% ,并且仍然在以每年1% 的速度增长时,人人都有理由感到安慰。在学者看来,中国的封闭型社会已经成长为开放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或许我们确实目睹着一个新兴的中产阶层的诞生。年轻人用父母积攒下来的钱交了房子的首付,在大城市中买了房子,以同面积雨林的消逝为代价铺上了实木地板;他们购买了汽车,发动机油箱内燃烧着进口来的石油,同时让中石化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十家公司之一;他们将自己每月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交给银行,以还房子车子的贷款,为此在公司内提心吊胆,怕被官僚制的机构、工作和世界抛弃。
           这些新兴的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阶层。他们渴求稳定、趋于保守,是社会维系平稳发展的最大保证力量—— 新兴的中产阶层宁肯到麦当劳门口排队买汉堡,也不愿意卷入任何大的社会动荡。
            但是与此同时, 在三年之前, 来自日本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却提出了一个让热爱中产阶层的人不寒而栗的观念:中产阶层的消逝。他用最为简单的问题来询问那些偏好中产阶层的人:“你自认是中产阶层吗? 请自问三个问题: 一、房贷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压力吗?二、你是否不敢结婚或是不打算生儿育女;三、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让你忧心忡忡吗?”如果有任何一答案为是,你就会被踢出中产阶层的行列。
            也就是说,也许我们还未迎来中产阶层的完全诞生,就已经目睹这个阶层自身陷入困境。大前研一将这种新的社会结构描述为“所得阶层两极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中产阶层社会的崩溃”。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一个中产阶层的社会,政府需要努力的正是去避免这种所谓的“中产阶层的消逝”。比如在回答大前研一所列的问题之中,中国中产阶层同样要面对的是房屋贷款问题和子女教育费用问题。政府应该努力去挤压存在于房地产和教育之中的费用泡沫。
            同时,宽松的公司发展环境也是必要条件,因为大部分的中产阶层由“白领”和小型的私营企业主构成。总之,让更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同中国内地GDP 的增长速度相吻合,而不要让他们恐惧于自己资产的增长速度甚至落后于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速度。
    1、下列有关中产阶层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产阶层是处于中间地位的“世界上最好的阶层”, 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那样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上层人物那样心力交瘁。
    B. 中产阶层拥有的财产、名望和家庭让他们对社会安宁有着超过其他阶层的诉求,也让他们厌恶一切可能的不安定因素。
    C. 中产阶层是消费社会中购买力的源泉,是当下政府拉动内需和刺激国内消费最应该动员的人群。
    D. 现在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2%至23%,并且仍然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因此,中国的封闭型社会已经成长为开放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鲁滨孙的父亲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出中产阶级的优越性以劝止儿子出行。
    B. 中国的中产阶层还未迎来完全诞生,就已经崩溃。
    C. 中国年轻人购房购车的行为是其进入中产阶层的显著标志
    D. 大前研一的三个问题实际揭示了当下中产阶层所陷入的困境。
    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中,不属于“中国如何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中产阶层的社会”的一项是(    )
    A. 政府当下应该努力挤压房地产和教育费用泡沫,避免中产阶层的消逝。
    B. 营造宽松的公司发展环境。
    C. 中产阶层为了不让自己的资产的增长速度落后于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速度要努力工作。
    D. 总体上要让更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同中国内地GDP的增长速度相吻合。
  • 文言文阅读
    荆轲刺秦王(节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下面划线词解释正确的是(     )
    A、秦王柱而走      同“环”,绕着  
    B、愿大王少借之    宽恕
    C、乃引其匕首秦王  攻击            
    D、轲自知事不      成功
    2、判断下面论断哪个符合客观事实(     )
    A 、荆轲之所以没有行刺成功,是刺杀秦王是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B 、荆轲之所以追着秦王在大殿内跑,是秦王身边的大臣侍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
    C 、荆轲之所没有行刺成功,是荆轲想劫持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
    D 、荆轲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自己武功不够高超,谋事不周;二是缺乏得力助手。
    3、翻译下面句子。
    (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题。
    鸿门宴(节选)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同“纳”,使进入  
    B、沛公起厕          到,往
    C、道芷阳行          小径            
    D、为大王不取也      私下
    2、下面的结论哪项最缺乏说服力(     )
    A、对于樊哙的贸然闯入,项羽却称其为壮士,赐酒赐肉赐座,甚至对他的咄咄逼人的数落,沉默不语,说明项羽某种程度上“胆小软弱”。这种性格导致其最终失败。
    B、樊哙对项羽的慷慨激昂的批评,虽有客观之处,但也有连篇谎话。说谎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大义凛然,做人虽不可取,但在非常条件下不失为一种沉勇机智。
    C、刘邦以上厕所为名借机逃跑,虽不光彩,但能够逃命,这不失为一种理性冷静的选择。为了某种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在刘邦身上展现无遗。
    D、作为历史,如此详细记叙描写了鸿门宴的经过以及主要历史人物的言行,必定有虚构之处,符合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山西省吕梁市英杰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的第二部分试题
  • 切洋葱之歌
    赵丽华
    亲爱的洋葱
    我在为你哭泣
    这首小诗运用了(     )修辞手法。
    作者哭泣的客观原因是                                            ___________
    这首小诗所蕴含的深刻生活哲理:                                          __
  • 名句默写。
    (1)             _____ ,      ____            ,谁主沉浮?
    (2)         ______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___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3)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被苏轼称为“    ____         ”,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一夜之间轰然倒台,反对派军队进驻首都的黎波里,国际社会一片欢腾,但国内一些愤青却视其为悲剧英雄,对此痛心疾首,如丧考妣
    B.西安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杀人案已令世人震惊,而事发后他的同门师妹李颖的一番极端言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C.在朝鲜,金氏父子心广体胖,朝鲜国民却普遍形容枯槁,这真是对社会主义的极大讽刺。
    D.最近伦敦奥委会负责人在回应媒体对奥运比赛场馆进度的质疑时表示,多项工程已经开工,场馆建设正未雨绸缪地进行,预计2012年4月可以全面完成并接受检验。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山西省吕梁市英杰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的第三部分试题
  • 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 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③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④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①②    
    D .①②④③
  • 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滋育华夏,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
    唐朝宋代,骚人墨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明清时,戏曲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内容、题旨要与原文保持一致,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春雨无语,却滋润着大地。
  • 每一个人都有老照片,或许每一张老照片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往事,一种久违的情感。
    请以“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 1 、文体清晰,主旨鲜明。2 、记事描写须有细节。3 、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