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三专场第15课 今生今世的证据 单元测试(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连 贴 附 
    B.急 干 饰 洗
    C.奋 旱 俪 高
    D.异 然 愕 叱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此次亚艺节晚会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劲,韩国小天王Rain、神话成员金东万、乐坛教父申圣勋,日本著名歌手西城秀树,以及萧亚轩、陶吉吉、费玉清等都位列其中。
    B.当时郑钧正和工作人员一起讨论新专辑MV的拍摄问题,结果突然感到心脏非常疼,马上就去医院检查。因为是家人陪着去的,公司方面所以一直没有联系上人,不清楚他的检查情况。”
    C.斯琴高娃在读过剧本之后就对海盗一角爱不释手,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女主角梁桂凤杀富济贫,当地人都称她为‘海上女侠’,她因生活所迫而同上海黑帮老大顾四爷展开各种较量,显示了女性特有的机智与英勇。”
    D.本来大家都要上班,要送和收只能到晚上,而将大小官员都放假了,说不定使那些还在“偷偷摸摸”转悠的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更多冠冕堂皇的“跑”和“要”的机会。
◎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三专场第15课 今生今世的证据 单元测试(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 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   息的三个重要词语。( 不超过15 个字)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不超过30 个字)
      赞成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起为武安君   迁:升迁      
    B.诸侯救日至    且:而且;况且   
    C.彼诸侯秦之日久矣 怨:埋怨    
    D.秦王使使者赐之剑 乃:于是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白起“善用兵”的一组是(      )     
    ①白起攻魏,虏三晋将        
    ②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
    ③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  
    ④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⑤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⑥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
    B.秦王派王龁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于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
    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D.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三专场第15课 今生今世的证据 单元测试(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②飞球:杨树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 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 《劝学》)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 。( 《劝学》)
    (4) 师者,_______________ 。( 《师说》)
    (5) 是故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师说》)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炉火
    臧克家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忙,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呵,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挡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每晚,我必卧在床上,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边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味地回忆到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的情景。火,以它的巨大热力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冲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进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也有相同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心灵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984年11月24日
    1.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嫦娥让印度勒紧裤带,日本急了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一一“嫦娥一号”卫星于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发射升空,奔向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进行绕月探测飞行任务。这是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现栽人航天飞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嫦娥一号”的升空,不仅再次证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更为中国未来高新技术尤其是航天科技发展及以科技带动经济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当然,此举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文化层面,它让中国人的嫦娥奔月梦由神话变成了现实,让炎黄子孙今后“举头望明月”时,更添自豪感与归属感,并且,无限拓展了中国人的思维与想像空间。
      不过,在自我陶醉的同时,中国同时还应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不要忽视了这次登月计划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那就是,虽然中国开展探月工程,源于人类“走出地球奔向广袤宇宙”的朴素愿望.是经济与科技发展后水到渠成的结果,中国政府也一再重申“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原则。然而,一些国家仍然对中国的探月工程保持猜疑的态度,甚至要与中国公开较劲,一争长短。印度政府则不顾国会反对,宣布“即使勒紧裤带也要比中国先一步派人登上月球”;更甚的是,长期以来一直与中国有着“一山二虎”心结的日本,则赶在“嫦娥一号”升空前一个月,急急忙忙地将“月亮女神”送上了太空……
      包括月球在内的所有外太空都属于全人类,而不是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因此,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和平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在内的所有外太空的权利。但是,人们在这一波的探月竞赛中,却可以明显闻到一股变了味的气息。这股气息,显然是源自陈腐的“中国威胁论”和“后冷战心态”。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月球上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可以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氦Ⅲ”,这种互相较劲的势头持续下去,难保各国之间不会发生“月球争霸战”及太空军备竞赛。毕竟,一些国家已经在地球上养成了争霸的习惯性思维。
      对中国政府来说,无端被别人当成假想敌,虽然不是自己的错,但是,这一局面显然又是立志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倡导和谐世界观的中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同时也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因此,如何未雨绸缪,化解其他国家的心结,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已经成为了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一大考验。事实上,在茫茫宇宙中偶然存在的人类。面临着的不仅是地球资源可能枯竭及居住环境遭到破坏的威胁,同时亦面临着地球本身遭受外来星体侵袭的威胁。人类探索外太空的惟一目的。就是要为困守地球的自身寻找和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属于一个共同的大家庭,本应同甘苦共命运。
    1.关于“嫦娥一号”升空的意义。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让中国人的嫦娥奔月梦由神话变成了现实,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
    B.“嫦娥一号”的升空,为中国未来高新技术尤其是航天科技发展及以科技带动经济提供了无穷的动力,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C.“嫦娥一号”的升空,无限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思维与想像空间,实现了人类“走出地球奔向广袤宇宙”的朴素愿望。
    D.“嫦娥一号”的升空,壮了我们的国威,表明中国在新一轮的探月竞赛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日本长期以来一直与中国有着“一山二虎”心结,为不在“月球争霸”中输给中国,赶在“嫦娥一号”升空前一个月,急急忙忙地将“月亮女神”送上了太空。
    B.对于“嫦娥一号”的升空,中国官方和民间始终保持着理性、务实的态度,并未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样,为其附加了太多的政治或军事因素。
    C.包括月球在内的所有外太空都属于全人类,而不是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因此,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和平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在内的所有外太空的权利。
    D.一些国家已经在地球上养成了争霸的习惯性思维,这种思维还会促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参与到“月球争霸战”以及太空军备竞赛中去。
    3.作者认为,“嫦娥一号”升空,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什么?中国政府应该怎样化解其他国家的心结,理性面对当前所面临的考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作者说“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属于一一个共同的大家庭,本应同甘苦共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砂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