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现行人教版四川省泸州市江阳高中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秦/车 道/别 /恣意 进酒/铿
    B.房/弃 盘/厅 旧/陵 云霄/
    C.酒馔/撰写 商/宜 便/便宜 泗流/孝
    D.钟/河 忖/量 序/痛 养费/
  • 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扪参历井仰肋息,以手抚鹰坐长叹。/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B.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花径不曾缘客扫,篷门今始为君开。/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 下列各项中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川剧院院长陈智林称,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剧一样暴发了生存危机,观众渐少,经费不足,传承发展举步维艰,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B.高三是三年中最为重要也最为辛苦的一年,进入高三以后,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十分重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后,能不能付诸于行动更加重要。
    C.问鼎世界杯冠军的西班牙队乘机返回马德里时,西班牙球迷挤满了街道两旁,马德里形成了万人空巷同庆西班牙夺冠的热闹场景。
    D.詹姆斯和波什加盟热火后,热火成为了联盟最炙手可热的球队。如果篮球是个3对3的运动的话,那热火肯定是总冠军的最大热门了。
  •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出道两年的章鱼保罗在08欧洲杯和2010世界杯两届大赛中,预测14次猜对13次,猜对率高达93%以上,堪称不折不扣的神算子,说它是本届世界杯的MVP也并不为过。
    B.长期的连续降雨,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汛形势面临底水高、流域内较多大中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洪水汇流速度加快等诸多不利因素,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C.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检察院让13名犯罪嫌疑人做义工,以考察其悔罪表现,再决定是否不起诉。由于这种做法触及了现行法律“禁区”,被媒体解读为“以善代刑”,并引发热议。
    D.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污水池渗漏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持续强降雨,致使溶液池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过污水池底部标高,造成上下压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致使污水池底垫多处开裂造成的。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海水灌溉农田
      人类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的梦想由来已久。但是,由于种种技术条件的限制,这始终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科学幻想。实际上,在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上,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障碍。因为每1000克的海水中平均含有35克盐,用这样的海水来灌溉绿色植物,那不是在“腌咸菜”吗?显然,能否培育出“抗盐”的两栖作物是实现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的基本思路。
      在近十几年里,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并培育出了“盐生植物”。这种植物的特性之一是,它们喜好海水环境,并能在海水中正常生长。它们的根部有个“过滤”装置,能把海水的盐分过滤掉,使作物体内获得淡水营养。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有14种作物具有这种特性,其中有两种盐生植物能产生同小麦相当的蛋白质,可望成为人们的新型食品。生长在墨西哥沿岸的海蓬子就属于两栖盐生植物。在我国,科学家发现生长在海岸滩涂的碱蓬也是一种盐生植物。经过人工培育驯化,它的嫩芽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它的种子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制成保健食用油。
      筛选和培育盐生植物的另一种途径是利用农作物杂交技术。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盐生农作物。用70%的海水直接灌溉这些农作物,获得生长良好的黄瓜、西红柿。用盐度3.8%的海水灌溉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也获得了理想的收成。近十几年中,人们利用基因技术又培育出多种新的盐生植物。在干旱少雨的沙特阿拉伯,人们就成功地进行了这种实验。
      将海水进行简单的技术处理也能收到令人惊奇的效果。科学家进行实验,将经过磁化的海水直接用于农作物灌溉,实验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每公顷海滩平均收获茄子15吨,或高粱30吨,或西红柿33吨。这项技术虽然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它初步显露出的希望使得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1.下列各项因素,与海水能否直接灌溉农田不相关的一项是( )
    A.时间因素,古代人类对此仅仅是梦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想才可能变成现实。
    B.海水盐度因素,盐度的高低决定了农作物是否能不被“腌咸菜”,并能够有效吸收养分。
    C.作物自身因素,能找到在海水环境中正常生长的作物的话,就可能实现海水灌溉。
    D.杂交技术因素,将耐盐基因植入普通作物中,培育出新的盐生植物就能实现海水灌溉。  2.下列关于科学家为实现海水直接灌溉农田而做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盐生植物的根部有“过滤”装置,它能把海水中的盐分过滤掉,使作物体内获得淡水营养。 
    B.科学家发现了海蓬子、碱蓬等能产生同小麦相当的蛋白质,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多种盐生植物。
    C.科学家利用含盐分的水灌溉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的黄瓜、西红柿、小麦等,获得了理想的收成。
    D.利用磁化技术简单处理海水,可消除大量盐分,然后直接用于灌溉,收到了惊奇的效果。
    3.下列对原文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筛选和培育盐生植物是实现海水直接灌溉的重要途径,因此基因杂交技术在这一领域有着重要的前景。
    B.在干旱少雨的沙特阿拉伯,人们就成功地进行了实验,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以征服沙漠了。
    C.成功向海洋进军,获得大量的海水资源,这将可以使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压力得到有效的减缓。
    D.这项技术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初步显露的希望使人们相信,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 2011年现行人教版四川省泸州市江阳高中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②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③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④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⑤安:乐意。⑥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 ⑦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1.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不夺不  餍:满足
    B.且人之  恶:凶恶
    C.天下莫焉  强:强大
    D.彼其民时  夺:剥夺
    2.下列各项中,加粗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杀人梃与刃/申之孝悌之义
    B.为象人而用之也/非我爱财而易之以羊也
    C.南辱楚/王无异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王往征之/尽心力为之
    3.下列各项是对所选文段的分析,有错的是(    )
    A.梁惠王问利,而孟子认为,应重义轻利,否则天人人争利,必以下犯上,国家就危险了。
    B.孟子认为,人君应该行政,应该重视仁义,不能够率兽而食人,使自己的臣民饥饿而死。
    C.梁惠王问怎样才能为死去的儿子报仇,孟子认为应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D.孟子认为,一国之君只有施行仁政,百姓才能坚守孝悌忠信,这样的国家才能天下无敌。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寄托词人思亲之情。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末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 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李白《蜀道难》中借水声水势写山势高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兵车行》中百姓与征人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_________________,俯足以畜妻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李白《将进酒》中的主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兵车行》中的主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干和竹叶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淙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请联系全文,概括竹笛天籁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说文中划线句子。
    (1)作者为什么说“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蝉声、溪流声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最后一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寄托词人思亲之情。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末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现行人教版四川省泸州市江阳高中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2)     李白《蜀道难》中借水声水势写山势高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杜甫《兵车行》中百姓与征人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________________,俯足以畜妻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5)李白《将进酒》中的主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兵车行》中的主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干和竹叶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淙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请联系全文,概括竹笛天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说文中划线句子。
    (1)作者为什么说“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蝉声、溪流声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最后一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学毕业生张某想到某中学应聘,该校校长曾是张某父亲的学生,张某写了一封求职信给校长,其中有三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欣闻您曾是令尊的高足,故冒昧打扰,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看完我这封求职信以及随信惠寄的个人简历。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愿望。我想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将在工作中回报您以惊喜。
    答:(1)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示例,请从“南辕北辙”“东施效颦”“精卫填海”中任选两个进行新解。要求:解说合理,且有新意;语言准确,观点鲜明;句式与字数不作要求。
      示例:守株待兔——万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重蹈覆辙者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兔子呢? 
      南辕北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施效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卫填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宣传广告语“我管不了全球变暖,只要我好看!”一出,无数网民强烈批评它的负面效应,集团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着较为积极的内涵。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各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含义。
    (1)森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网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了,它们彼此碰了碰触角,互致问候,然后继续向前爬去。但不幸的是它俩拥有了相同的想法:对方这么急着朝我来过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路上有许多宝贝我没发现。这样想着,两只蜗牛便同时折转头,朝来路爬去。在同一个路口,两只蜗牛又相遇了,它们又彼此友好地碰了碰触角,各自继续往前爬去。忙碌了一辈子的蜗牛不知不觉中又爬回了起点。 
      要求:请以“猜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