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本诗作于变法被废除,诗人被迫闲居江宁时。陂,bēi,水池。
            前人说这首诗“恰是自己身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从艺术方法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说明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月
    贾平凹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
            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笋。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为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
            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1.平常的事物和生活蕴含着无穷的理趣.文中“月”和“圆”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答:“月”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发问,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作者将月的圆缺与人的悲欢对照着尽情抒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月有怎样的特征?作者对月悟出了哪些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本文精巧的构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chuí下 lù力 zhǐ xiǎng士卒
    B.cuì火 zǔ  jù  zhēn目
    C.wǔ视 chéng  zōu生 shù人
    D.xuàn目 huáng恐 zì  被八chuāng
  •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乏困 偏袒 斟酌 运筹帷幄
    B.惊愕 弭谤 蛮夷 休养生息
    C.拊心 约契 拜谒 委曲求全
    D.搏击 杯杓 劫持 大行不顾细瑾
◎ 2010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近来多方面因素导致美元走势愈加低迷,亚洲汇市欧元和英镑兑美元比价双双创下新高——强势美元从此一去不复返
    B.在相持三个月之后,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阶段了。
    C.只有确立唯法不唯权的体制和信念,才能真正建立民主社会,但国人潜意识中还存在着让人无可奈何的清官情结。
    D.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悲则发上指冠,乐则得意而忘形。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战国策》是一部按国别记事的史书,经西汉刘向整理,秦汉间编纂,定名为《战国策》。
    B.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抵抗强秦想派刺客刺杀秦王,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创造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C.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
    D.从历史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从文学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正史”的先河。
  • 对下面一则寓言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揭示恰当的一项是
    [     ]
      小骆驼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这么长?妈妈说:为了挡风沙。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呢?妈妈说:为了储存水和养料。小骆驼继续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妈妈说:为了在沙漠里长途跋涉。小骆驼很高兴,但它又问:“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呆在动物园里,而不是去沙漠远足呢?”
    A.特定的环境造就人的特质
    B.人应适应环境方能不断成长
    C.人应有可供施展才能的环境
    D.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 下列关于书信用语、格式、礼仪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
    A.为了保障自己的隐私权,信封上不可写出自己的姓名,最好是连姓氏都不要轻易泄露。
    B.写信回家,称呼自己的家人应加一“家”字,如“家严”“家慈”“家兄”“家姊”。
    C.为求信件顺利传递,信封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务必正确填写;发信人的邮政编码与信件传递的速度无关,自可略而不写。
    D.自谦而尊人是礼仪的基本精神。老师对学生有所教导,在书信中往往用“商量”“讨论“等语”,以示谦逊;但学生仍当恪守分际,而用“请教”“请益”等语,保持敬意。
◎ 2010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银河系发现长尾巴的恒星
            天文学家最近表示,他们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濒于“死亡”的恒星,以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而在其身后留下了一条长达13光年的尾巴,让这颗红巨星看上去很像是一颗在太空中飞奔的“超级”彗星。
            时下,科学家已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对这颗恒星进行了探测,他们表示,在此之前从没观察到一颗恒星出现过任何类似的现象。星系演化探测器是一个绕轨道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可在紫外光条件下对浩瀚的宇宙进行观察。
    这条长达13光年的“超级尾巴”是在名为“Mira”的恒星身后发现的,Mira位于鲸鱼星座,距离地球350光年。位于加州帕萨迪那的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天文学家马克·赛伯特说:“这颗拖着‘尾巴’的恒星位于鲸鱼星座的尾部。”(1光年相当于6万亿英里左右,指的是光在1年内所走的路程。)
            Mira正以每秒80英里(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这一速度要超过一颗飞行的子弹。科学家认为,它在飞行过程中“吐”出的物质可能再次形成新的恒星、星星甚至于生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研究论文执笔人之一克里斯托弗·马丁说:“我们相信这条‘尾巴’是由Mira脱落的物质构成的,这颗恒星的温度正在不断升高,随后又旋回这条湍流尾迹。”
            Mira是一颗所谓的“红巨星”,现在的它正处在生命的尽头。天文学家相信,我们的太阳也将在40到50亿年内成为一颗类似的红巨星,但能否出现一条类似的大“尾巴”,他们却表示怀疑,毕竟太阳的运行速度无法与Mira相比。
            就职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沙拉指出:“此次发现让我们有机会见识到恒星的‘死亡’以及再生的过程,它们的再生很有点凤凰涅磐的味道——遗骸重新回聚到一起形成下一代恒星。”沙拉说,随着这个望远镜继续在紫外光条件下探测宇宙——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其它类似的恒星可能也会走进人们的视线。“宇宙中一定发生着很多这样的事情。”
            美国宇航局的图片显示,这条超级“尾巴”是一条炽热的淡蓝色物质流,构成物质包括氧、碳和氮。科学家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物质会逐渐脱离Mira——年代最久远的大约是在3万年前释放的——当时这颗恒星的死亡之旅已经上演,脱离的物质足以形成至少3000颗地球大小的行星。
            对于Mira出现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现象,天文学家感到十分惊讶,自16世纪以来,他们便对这颗著名的恒星进行了研究。“Mira”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有“令人惊奇”的意思。赛伯特说,尽管拥有和太阳相同的质量,但Mira的体积却在不断膨胀,现在的个头已超过400多个太阳,这也就意味着地心引力在保持它的完整性方面已经表现得力不从心。
            Mira的超级“尾巴”长达13光年,相当于数千个太阳系的长度。恒星“半人马座”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4光年,也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一颗恒星。虽然外形上类似一个彗星,但恒星与彗星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天体。太阳系中的彗星体积相对较小,由岩石、灰尘和冰构成,同时拖着一条由气体和灰尘组成的“尾巴”。
            与“孤独”的太阳有所不同的是,Mira是一颗双子星,在太空中穿行时身边总有一个“伴侣”紧随左右,这个“伴侣”据信就是一颗恒星的已燃尽的死核,也就是所说的白矮星。科学家认为,Mira将最终放射所有的气体,产生一个彩色的“外衣”——行星状星云,但美丽的星云也将逐渐“枯萎”,并藏身于一颗白矮星之后。
    1.对于“‘超级’彗星”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超级”彗星是一颗巨大的濒于“死亡”的、以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银河系的恒星。
    B.“超级”彗星是一颗所谓的“红巨星”,温度在不断升高,现在的它正处在生命的尽头。
    C.“超级”彗星拖着‘尾巴’,位于鲸鱼星座尾部,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一颗恒星。
    D.“超级”彗星是一颗双子星,在太空中穿行时身边总有一个“伴侣”——白矮星紧随左右。
    2.下列对“这种独一无二的现象”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Mira身后留下了一条长达13光年的尾巴,使这颗红巨星看上去很像是一颗在太空中飞奔的“超级”彗星。
    B.Mira的质量和太阳相同,体积却不断膨胀,已超过400多个太阳,地心引力在保持其完整性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
    C.Mira正以每秒80英里(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这一速度要超过一颗飞行的子弹。
    D.太阳系中的彗星体积相对较小,由岩石、灰尘和冰构成,同时拖着一条由气体和灰尘组成的“尾巴”。
    3.依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Mira这颗恒星是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探测到一颗在太空中飞奔的“超级”彗星。
    B.Mira是一颗炽热的淡蓝色恒星,它由氧、碳和氮等物质构成,并且可能再次形成新的恒星、星星甚至于生命。
    C.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天文学家马克·赛伯特认为这颗拖着‘尾巴’的恒星位于鲸鱼星座的尾部。
    D.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沙拉认为此次发现让我们见识到恒星的‘死亡’以及再生的过程。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系演化探测器”可在紫外光条件下对浩瀚的宇宙进行观察,如果没有“星系演化探测器”,人们可能就不能够发现Mira。
    B.我们的太阳也将在40到50亿年内走到生命的尽头,但能否出现一条类似的大“尾巴”,科学家们却表示怀疑。
    C.当恒星走上死亡之旅,体积不断膨胀,这也就意味着地心引力在保持它的完整性方面就会表现得力不从心。
    D.恒星一般都是“孤独”的,Mira却是一颗双子星,在太空中穿行时身边总有一个“伴侣”紧随左右,所以叫Mira。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谏议大夫,迁南阳太守,其治如上蔡。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
            竟宁中,征为少府,列于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近宫馆稀幸御者,勿复缮治供帐,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太半。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遂奏罢,省费岁数千万。信臣年老以官卒。
            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主祠。(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述                称:  称赞
    B.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        约束:规定
    C.府县吏家子弟好游                      敖,同“傲”,骄傲
    D.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                治行:政绩品行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完全表明召信臣“好为民兴利”的一组是(      )
    ①其治视民如子
    ②开通沟渎
    ③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
    ④禁止嫁娶送终奢靡 
    ⑤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
    ⑥躬劝耕农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信臣为人勤劳、肯卖力,而且有谋略。他一心为百姓着想,惩办贪官污吏决不手软,从而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B.召信臣一心“为民兴利”,不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C.在少府之职时,召信臣认为皇上吃暖房种植的不合时令的蔬菜对健康不利,于是果断地奏请停止生产和供应此类蔬菜。
    D.元始四年,皇上下诏书祭祀有益于民的官员,召信臣榜上有名,这说明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但其在百姓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4.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请简析以上语段塑造荆轲形象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课文默写。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又前而为歌曰:“            __________                      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西方哲人奥古斯丁说:人们赞美山岳的崇高,大海的波涛,海岸的逶迤,星辰的运行,却把自己置于脑后……
            请以“发现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1—5题。
    居住改变中国:公民文化正在社区中兴起
            当下,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同时也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在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缪青看来,在老社区里,居民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居委会是“政府的腿”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人们参与社区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而在以“财富起跑线”划分的新型商品房社区里,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
            “一提起‘公民’,大家反应出来的就是爱国,就是向国旗敬礼。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缪青说,“在不少新型商品楼社区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它是超越血缘和熟人关系的。”
            不少事实支持这种判断。一名网友回忆当年在大杂院的生活时说,“我生活的那个大杂院,有个邻居一到夏天就买了许多蝈蝈挂在院内,吵得我根本睡不好觉。可大家只能彼此容忍,实在不行了可以找居委会大妈反映,但要是谁真的自己跳出来和别人发生冲突,肯定会被邻居视为不通人情。”如果自己生活在新型的商品房小区,肯定会直接去敲这位邻居的门,把意见直言不讳地提出来。
            在新型社区,人们的“耐心”正在减少,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的情况也越来越鲜见,维权和参与管理正日益成为流行的话题。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管是私下谈判还是对簿公堂,新型小区居民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种建立在自购住房基础上的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
            缪青对这些震撼人心的变化感触颇深。他逐渐意识到,随着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长,旧有的“熟人”邻里正在被新的“公众”邻里所取代,从而为公民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机会。“在新型社区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分等级亲疏的。”缪青告诉记者,他曾经听到过一位业主委员会成员向他感慨,终于理解为什么一些退下来的政府官员在参与社区管理时,往往感到不适应——“环境不同了嘛!”
            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学习和适应另一种游戏规则,即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这需要一段时间。缪青认为,我们社会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才可能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人们也才可能由此养成开会决定事情的习惯。
            那些最先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往往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比如身居北京的舒可心。他精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迫使发展商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正因为此,他被某媒体评为“中国社区十大维权先行者”之一。现在很多商品房居住区内,业主、居民的精神生活热点,已经是竞选居委会委员乃至主任了。其实,民主不是什么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标签,而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理念、模式,是一种最常用的处理共有财产、公共事务的方法和工具。
            先行者的足迹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缪青说,中国古典治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其理想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治道的重心在于,试图找到或者试图塑造那些能够替老百姓着想的英明君主和清官贤相。而政府的廉洁和效能有赖于道德的修养和内圣外王的规范。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长达2000年的追寻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中国古典治道始终无法贡献出一种方案、一种体制,能够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特别是自下而上地保护公民权利和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的方式。其最重大缺失在于,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
            如今,这个机制正在兴起。然而还仅仅是开始。在缪青的一项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一些居民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时,67.2%的人竟然说没有时间。这一方面说明在城市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未来社区治理中如何推进公民参与,特别是发展自下而上的制度化参与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文章的第二段中“政府的腿”“财富起跑线”的具体意思分别是什么?
    答:(1)“政府的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财富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五段的“人们的‘耐心‘正在减少”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四段介绍一个网友关于“大杂院”生活的回忆,联系上下文来看,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一节,作者对一些人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没有时间”的说法持什么态度?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开头说新型社区的出现,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全文来看,这种“变化”都有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