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四专场第16课《江南的冬景》同步(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 )羊肉(      )
    (2 )居(      )
    (3 )乌(      )
    (4 )色(      )
    (5 )桠(      )
    (6 )煮(      )
    (7 )丰 (     )
  • 请辨别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夹衣     夹克
    间或     中间
    给予     给你
    剥花生米     剥削
  • 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写在横线上。
    ①莫明其妙            
    ②渲羊肉            
    ③蜇居            
    ④丰臾            
  • 汉字中有很多形似字,请你细心辨别下列字形,并试着组词:
                 沼             溢            臾            阜             晰        
                 诏             隘            腴            埠             淅           
  •         郁达夫,名                         人。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         ,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xuān)羊肉 居(zhé)  或(jiān) (huī)
    B.丰(yú)  (zhě)色 (lín)雨 (kuǎng)
    C.物民丰(fù)  头(fù )  (yùn)   露(tǎn)
    D.透(tī)  (lài)   出去(huō)  古未有(gèn)
                                                                 
◎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四专场第16课《江南的冬景》同步(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铭刻    元宵节  曝背谈天     围炉煮茗
    B.喧哗    逍遥      震天撼地     气势磅礴
    C.嘶鸣    咆哮      直接了当     千姿百态
    D.颤栗    驯顺      莫明其妙     震耳欲聋
  •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几乎是一个地方一种啤酒,每走到一个地方,我总有以前没喝过的啤酒,其口味真是千姿百态
    B.大雪洋洋洒洒从天上飘落下来,不多时,大地一片洁白。
    C.我亲自去观看了最近捕获的那只海龟,果然硕大无朋,据说足足有五百斤。
    D.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雪花和振聋发聩的回声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
    A.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到湖上散散步罢!
    B.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C.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
    D.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
  • 根据文意填空
    ①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         。(恩情    恩惠)
    ②  借了诗人的名句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       的笔所写的散文美丽得多?(愚劣    愚蠢)
    ③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       境界。(悠闲    清闲)
  •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里,门     长桥,窗     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      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影,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       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       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到了这一境界”中“这一境界”指怎样的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这幅江南图起一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暮雨潇潇江上村”出自(      )
    A.白居易《问刘十九》
    B.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C.洪希文《辛亥元夕》
    D.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
  •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路,而起点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的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着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排的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1.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这个世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四专场第16课《江南的冬景》同步(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时间
    沈从文
            ①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②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③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④生命的意义解释的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既然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概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称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家伙。)
            ⑤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即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⑥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人可并不多。可是每一时间能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⑦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⑨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选自《经典美文》2006年第四期)
    1.在作者看来,在“怎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问题上,“聪明人”和“愚蠢人”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文章第6段内容和作用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请结合本文谈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标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本     顶礼拜    板     马厉兵
    B .变     养父母     篱     动翅膀
    C .舟     岌可危     难     景生情
    D .道     征暴敛     量     持之以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冒然     和颜悦色     顶礼膜拜     大声疾呼
    B .蕴藉     名门旺族     真知灼见     暗然失色
    C .熟练     相辅相成     备尝艰辛     以德报怨
    D .安详     沧海桑田     人情世故     舔犊情深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是一张不同一般的弗拉门哥吉他专辑,动听悠扬的旋律,令人振奋的舞蹈般的节 奏,处处      着西班牙特有的狂野气息.使吉普赛民族的豪放特性得到了完美展现。
    ②课程考核成绩一经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如有特殊情况须更改者,由评定成绩 的教师向教务主管领导     理由,经研究同意后才能更改。
    ③熊猫如能顺利来台,不但可让台湾民众近距离接触可爱的熊猫,又       不是开启 双方良性互动的另一契机?
    A .充斥  申述   未尝
    B .充溢  申诉   未尝
    C.充斥   申诉   何尝
    D.充溢   申述   何尝
  •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九溪被杭州人称为“九溪十八涧”,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茂密,晴天时满目翠微,秀色可餐;若遇阴雨天则云雾缭绕,烟岚飘缈,景色奇佳。
    B.整场比赛,主场作战的辽宁队的投手们似乎都未找到感觉,在内线明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远投三分,但又屡试不爽,最终以87:98输给浙江万马。
    C.今晚,俄罗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内灯火阑珊,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在这里为莫斯科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在场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无不为之倾倒。
    D.感谢母校的不情之请,使我有了一个回来看看的机会。十八年来.我时常回忆起在母校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时时会想起那些知识渊博、诲人不倦的师长。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     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B .学术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缺少新的更完善的管理办法和     体制.这一点,学者们心知肚明.管理部门也决非毫无耳闻。
    C .作为“新新书类”,《老徐的博客》已经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而是又一块网络世     界里的引玉砖,一块博客经济中的试金石。
    D .陈水扁发表“终止”国统会的言论,惹怒了布什政府。3 月2 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就此发表声明,警告陈水扁切忌不要踩踏美国在台海关系问题上划定的红线,信守承诺。
  • 姑苏看水
    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联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爿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你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才能带来灵气,带来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1.姑苏的水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苏水创造了哪些重要的价值?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5段中将岸边的石条喻为“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这一比喻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数第4段中“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一句,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