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陕西省高三语文高考终极压轴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风俗通义﹒山泽﹒五岳》写道:“王者受命易性,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确定的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何以成为封禅的圣地?显然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也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笼统可以如是观: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所以司马谈才会因为不能参与而痛心疾首,终生为憾。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作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摘编自孟宪实《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封禅泰山,与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C.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必然。
    D.如果说建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可以说周公的礼乐制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础。
    B.司马谈因不能参与泰山封禅而遗憾终生,看来无论是帝王还是一般官员,都把参与几乎是历史创造的封禅大典看作一大幸事。
    C.“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可见无“封禅理论”就难有儒家特殊的政治地位。
    D.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身份合法性证明的需要,在帝王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因此帝王首先主张封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房等以为然。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太祖临兖州,辟昱,以昱守寿张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彧谓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名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
      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兵虽众,终必无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时氾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选自《三国志?程昱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下山城,吏民奔走随之  趣:趋向,奔赴
    B.君,民之也  望:敬仰,此处作名词,敬仰的人
    C.宫等以势假合,不能君也  相:帮助,辅助
    D.乃昱为东平相,屯范  表:表扬,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何不相率还城守之  归说之,殆可
    B.乃密遣数骑举幡东山上  吾定绍,将加兵
    C.此假人于越救溺子之说也  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
    D.未至,瓒大为绍破  微子之力,吾无归矣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阿县丞王度叛乱,县令奔逃。程昱派人侦察情况,与薛房用计诱导民众,找回县令,防守县城,最终打败了王度。
    B.兖州刺史刘岱遭受公孙瓒的威胁时,程昱劝说刘岱不要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认为刘岱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是舍近求远的危险举措。
    C.程昱到范县后,对县令靳允动之以情,晓以大义,分析利害,靳允深受感动,坚定了守城信心。程昱趁此良机,让靳允杀死氾嶷,将军队和守城之权交给了靳允。
    D.程昱是三城防守的中流砥柱,其他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靳允听从程昱劝说,冒着亲人被杀的风险,一心守城,东阿县令枣祗率吏民拒城坚守。兖州府从事薛悌也与程昱出谋划策,三城吏民团结一心,共度危机。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诗,完成问题。
    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该诗写于宋徽宗崇宁二年,时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罗织罪名,再贬广西宜州,十个月后,诗人溘然长逝。②介子推事晋公子重耳19 年,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便入山,不仕。后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
    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陕西省高三语文高考终极压轴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衔远山,吞长江,____________ ,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記》)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 。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 ,归去,也无风雨夜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 。 (杜甫《阁夜》)
    (8)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美与丑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个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 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他竟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要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1.下列对小说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选文从卡西莫多奉在深夜去抢劫爱斯美拉达,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
    B.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天使一样的爱斯美拉达。爱斯美拉达的美丽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因为在他的内心也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强烈爱心和感情。
    C.面貌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爱上了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后来冒着生命危险将爱斯美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但是,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始终是横贯在他和爱斯美拉达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D.这是雨果第一部具有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的现实主义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
    E.面貌丑陋而心灵高尚的人远比那些外表英俊潇洒而内心阴险狠毒、虚伪的人高尚和美丽。在这个故事里,人物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相互交织,外表和心灵相互分离。
    2.选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来描绘这一场面,小说中对众人围攻咒骂这一场面的描写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文中四次写到伽西莫多的眼睛,请逐条分析他的心理活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斯梅拉达送水喝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上海世博会探索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之道
      世博网8 月25 日消息:8 月的上海世博园烈日当空、人潮涌动?过去的3 个多月里,累计已有4400 万人次参观者,感受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滚滚车轮”?
      “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成为来自五大洲的世博会参展方所共同关心的问题。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 会,成为人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场”?
      2010 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与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相遇,在全球各经济体经受危机考验的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相似,都希望在世博会上探寻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之道。
      8 月的上海黄浦江畔,夜色醉人,水光旖旎,这座正在建设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中国特大型城市,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改造,一个百年外滩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在新建地下车行道的同时,还休闲空间于民?
      40 年前,相似的一幕在德国港口城市杜塞尔多夫发生?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杜塞尔多夫案例告诉人们,这座传统的“钢铁之都”是如何把握时机转型为服务型城市的?
      上世纪70 年代,面对工业萧条,港口不再盈利的重重困境,杜塞尔多夫政府决定转变港口职能,引导当地居民回归莱茵河边。新建的莱茵河岸隧道总长2 公里,每天有55000 多辆车能够从地下隧道行驶。在隧道之上,新建的莱茵散步长廊每年举办各种展览,令游客流连忘返。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一些“老牌”大型城市,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能源、交通、生态等要素的局限性逐步突显。增长模式的转变成为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工业化城市如何转型、新兴城市的快速扩张如何变得科学、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都是处于快速工业化、后工业化过  程中各国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世界许多城市的转型经验也表明,新兴产业对城市转型至关重要?”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说?
      上海世博会瑞士展区总代表乌利?希克对记者说,城市的每一个“自我循环”,都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今天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所关注的经济转型问题,与良好的城乡互动也有着紧密关联?
      城乡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美好愿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专门开辟了一方“乡村”小天地——来自中国浙江宁波的滕头村在此展示。它代表9 亿中国农民和32 亿世界各国农民所在的农村,诉说“融城之梦”?
      走进宁波滕头案例馆,不仅可以在岁月走廊上,聆听到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的“天籁之音”,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切身体验乡土生活的真朴闲趣? “村庄”入选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本身就预示着世人对城市命题的反思。无独有偶,西方古文明的发祥地之——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也展示了其对农耕文明的重视?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官员海恩富说,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没有乡村,没有乡村对城市的供给,人类的生存、生活将停滞?“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展示国家对于乡村的尊重,希望带给更多人启迪?”
    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城市化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脚步而来。在中国,1978 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8%,而到 2010 年,将超过48%。而在全球,到2030 年,世界城市人口可能 将占总人口的60%。
      进入21 世纪的中国,在高速融入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面临如何摆脱“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世博会,是一个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经验和教训的好地方?”经济学家樊纲说,尽管世界各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期盼更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城市化的动力所在,这是应与肯定的?
      世博会期间,前来上海参加书展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强调,在推进经济转型、二元结构等问题时,必须摆脱“把GDP 当作政绩”的惯性思维?
      世博园,人们所看到宁波滕头村案例,就试图摆脱城市化进程中的“唯GDP 论”。为保持“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近年来当地已拒绝了50 多个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合作项目。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还是要依靠人的思想转变,进而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战曾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届世博会对于孕育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意义深远?”
    (1)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新闻报道没有对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作过多交代,而是通过典型案例和专家评论着重探讨了世博会提出的问题,使文章更具深度。
    B.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如何转型,这既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拥有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C.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东西方国家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出对乡村的重视,这说明城乡互动逐渐消除城乡差别,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D.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在高速融入全球城市化进程时,真正需要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GDP 的增长。 E.文章通过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多处对比论述“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既体现出这一问题的历史性,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的普遍性。
    (2)文章开头两自然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结构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主体部分有三个章节,请给一二节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在20 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弊端。结合文本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陕西省高三语文高考终极压轴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专家指出,不考虑就业、环保、社会保障和产业发展等问题的一哄而上式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必将养虎遗患
    B.有些项目运动员虚报年龄的现象之所以不绝如缕,除了故意的瞒天过海,选才观念有所偏差也是重要原因。
    C.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大世界,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但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我们对此要擦亮眼睛。
    D.两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相知相交几十年,高山流水,情深谊厚,成为当代文学艺术界广为传诵的佳话。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政府只有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B.一场春雨过后 ,千万朵槐花化作飞舞的精灵,如白雪般纷纷扬扬,四处飘洒。香满了白昼的天,也甜透了夜晚的梦。
    C.对在食品广告中推荐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代言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D.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产品畅销的主要原因就是使用了铁皮石斛为生产原料。那么,这些生产原料的来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________,不要那些无聊的你在耳边絮语。你尽管嘲笑我的妄想,我的追求,我的执着吧。________。你是怯懦,是恐惧,是懒惰,是空虚,是乏味,是一切丑恶的东西。即使你曾经暂时的统治,炫耀,我也不会向你屈腰。挣扎是成长的过程,我们决定要相信自己,而不是把人生交给别人。或许你不比别人出色,________。或许你不比别人富有,但你要比别人快乐。或许你不比别人美丽,________。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生命不会有第二次 ,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奇迹。现在的我,心里澎湃着感动。
    ①生活不能让我妥协,什么都不能
    ②但你要比别人高尚
    ③但你要比别人有气质
    ④让那些阻碍我人生的东西都死去吧,我愿意做我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 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 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