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A版甘肃省庄浪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学段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句默写。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8)满地黄花堆积,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平房情缘总难忘
    柳萌
            北京的老四合院从平房院落迁入楼群,有一二十年了,可是,至今还怀念住平房的日子。
            有人也许不屑一顾,甚至于暗自嘲笑:“纯粹是矫情,作秀!难道你真想住平房吗?”其实,这话看怎么说了。如果平房有楼房设施,当然还是愿意住平房,可惜咱不是没那个条件嘛。楼房比之老式平房,设施齐全,整洁安静,生活要方便滋润得多。只是不知为什么,有时想起住平房的情景,总还难免有着怀念。
            那么,到底怀念平房的什么呢?说白了,怀念平房院落那种氛围,怀念平房邻里那种关系,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回想起来心就发痒,往昔日子就会重现眼前。
            那些老邻居老街坊,别看已分别多年,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闪出。
            平房在全国民宅都有,惟有北京的平房可爱,原因大都因四合院,这种格局如同火盆,把人气拢得红红火火。门对着门户挨着户,好似并肩而立的兄弟,天生透着亲热劲儿。早晨开门道一声:“早啊,您!”下班回来说一声:“下班啦,您!”邻居之间无半点陌生,有的是亲热,以及犹如春风的情分,荡漾在人们的心中。老邻居老街坊相处几十年,彼此之间不仅是面熟,经过艰难岁月的磨砺,有的连脾气性情都清楚,说话做事也就从不隔心。有外人打听某某人,遇到邻居说起来,甭问开口准是:“他呀,那可是个好人,老邻居了,我太了解啦。”话就这么简单几句,透着人间的情缘,更有着无限的信任。
            我至今还记着这样的情景:院里一条长长的晒衣绳,搭着多家的衣服被褥,响晴天突然变成风雨时,即使正在上班都不必担心,准有人给你收起来保管好。下班回来刚一进院,就会听到喊声:“他大兄弟,您的衣服在这儿哪,下雨我收进来了。”还有,大人有事匆忙出了门,孩子放学别怕没饭吃,到时有人争着抢着,接到自家的餐桌上,比在自己家还照顾得好。父母回来告诉一声,在哪家吃了喝了玩了,知道了也就完全心安,连句谢谢的话都不必说。谁让“远亲不如近邻”呢?假如谁家寄来汇款包裹,邮递员一声悠长的喊叫,恰好当事人忙家务未听见,或者有事外出未在家,准有人接话或者拿图章代领,这是邻居之间常有的事情。至于谁帮谁带点菜,谁求谁买点早点,谁陪谁看个病,谁代谁办点事,谁为谁接待客人,如同每天吃饭一样,平常得提都不需提。更不要说夏天院里纳凉,冬天炉旁聊天的自在,哪一样不是平房院落的氛围?就连院里孩子淘气,谁看见都得管管,管轻管重都成,就跟自家的娃娃一样。如此种种,透着多少温馨,散着多少欢乐,漫着多少和谐……
            这样不分彼此的邻居,请问如今高楼里普遍吗?大概不普遍。这样亲如一家的关系,请问现在小区里很多吗?恐怕不很多。钢筋阻挡了交往的机会,水泥浇固了流动的情感,一家一户分隔开的小格子,如同挤在一起的孔孔蜂窝,每家人都似忙碌的蜜蜂,奔来维生的食物钻进去,独享属于自家的那份甜蜜。这就是楼房居民的生存状态,这就是仍在发展的城市民居。用牺牲人间美好情感,换来现代化生活方式,这究竟值不值得呢?不知道,说不清。只是从感觉上认为,倘若,拥有的仍然拥有,失去的寻找回来,似乎生活质量会更高。
            就拿我来说吧。搬到这栋大楼快10年了。除了本单位同事有来往,其他邻居面熟却不知姓甚名谁,更甭说类似平房邻居的关系。有时因为什么事情必须得交涉,只能在对方半开的门缝交谈,连一声“您请进来坐”的话都很难听到啰。邻居间本该有的亲密尊敬,早成为回忆里的往事。原来家住团结湖小区,水电费轮流收,楼里事商量办,邻居间还有见面机会,自然而然也就认识了。认识了见面就得打招呼,似乎还不显得十分生分,多少总有些平房感觉。现在的事情全靠物业管,电梯有人开,信报有人送,连通知事情都贴告示,居民省心倒是省心了,人与人的情缘也就不再了。
            真的,很怀念平房日子啊!由于怀念平房日子,有时我就瞎想:邻居相见不相识,这种既熟又生的情况,难道真的就无法改变吗?回想在平房院落的年月,新搬来的人家刚落脚,立刻就会有老住户过来,上赶着搭话:“有需要帮忙的事,您尽管言语,来不及做饭您说话,我加双筷子。”说的人实诚,听的人舒服。从此,就算接上茬搭上话,再也没有了陌生感,心与心开始真诚互动。倘若新住户有半大孩子,跟老住户孩子玩一会儿,得,这邻居的情缘哪,你就是想怎么着,八成都不会拉扯得开。
            噢,平房日子再好再温馨再惬意,终归已是“昨夜星辰昨夜风”,只能让它在住过平房人的回味中,留下几许踪影几许温情。如果能够在高楼里,营造哪怕一点温馨氛围,记忆中平房的“春色三分”,不至于因为现代化生活,在感情上成为“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对于跟平房有情缘的人,我想就是最大的安慰啦。但愿:城乡喜见新建筑,大厦小楼浴春风;居民喜得安乐日,留下平房一片情。
    1.作者在第三段说至今还“怀念平房院落那种氛围,怀念平房邻里那种关系”,文中描述了平房院落怎样的氛围和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回忆了北京四合院的生活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能够在高楼里,营造哪怕一点温馨氛围,记忆中平房的‘春色三分’,不至于因为现代化生活,在感情上成为‘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这对于跟平房有情缘的人,我想就是最大的安慰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七段画线的语句是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写照,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缺乏温情的生活状态?谈谈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____                    _______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A版甘肃省庄浪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学段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赏到者叹为观止。然而,谁能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等了100年!
            100年中,它只是静静伫立在高原上,栉风沐雨,用叶子采集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等待着,等待着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等待着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前一亮。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800字。
  • 下列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xiē  bì  广mào 断脊筋niǎn
    B.料xiāo 柱nì suǐ  无音信yǎo
    C.色jué   贼máo 繁文节rù
    D.家 qìng  ǎi  害 jiāng 炙人口kuài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弥补  贤彗  谛听  插科打诨
    B.枯燥  蓑衣  罪孽  礼尚往来
    C.敲榨  窒息  销魂  冠冕堂皇
    D.秉赋  箫鼓  诡计  残羹冷炙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上的这篇评论《雷雨》的观点怪异,语言偏激,一旦刊载出来,必定会贻笑大方
    B.莎士比亚在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或是改编老剧目,或是独立创作,几年后便声名鹊起
    C.广电总局司长才华认为电视剧《金婚》赋予了白头偕老新的内容,它既不是我们传统上的举案齐眉,也不是现在的不合适就散伙,而是非常的坚持。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A版甘肃省庄浪一中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学段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璧有瑕,请指示
    B.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C.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D.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
  • 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D.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君何以知燕王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信义安所见乎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 城不入,臣请璧归赵
    B. 大将军邓骘其才
    C. 宁许以秦曲
    D.不平心持正,反欲两主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著名的有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
    B.《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C.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死后谥号文,后世又称韩文公,中唐时期杰出的散文家。在文学上主要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的艳丽浮夸的文风,主张“唯陈言之务去”。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同时他又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颇大。
    D.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户,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闻隐之哭声,餐投箸        辍:停止。
    B.一箧之宝.可数世            资:积蓄。
    C.隐之遂阶清级,累晋陵太守    迁:升职。
    D.汝若居铨衡.当如此辈人      举:推荐。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③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4.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