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新课标A版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
    A.骨(sǔi) 疾驶 (jiá)然而止 卓而不群
    B.(zhé)拾 更迭 (qiáo)首企足 以偏概全
    C.(jiàng)糊 博彩 乌烟(zhàng)气 磕磕绊绊
    D.(dàng)年 算帐 (kuí)情度理 不置可否
  • 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加粗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     ]
    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
    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 下面几句诗是宋朝诗人黄庭坚绝句《春近》和曹幽绝句《春暮》两首的随意排列,请选择《春近》一诗的正确排序
    [     ]
    A.春近登临意气佳
    B.青草池塘独听蛙
    C.绿阴冉冉高天涯
    D.亭台经雨压尘沙
    E.更喜轻寒勒成雪
    F.门外无人问落花
    G.林莺啼到无声处
    H.未春先放一城花
    A.DAEH
    B.ABGC
    C.ADEH
    D.BCGF
◎ 2012年人教新课标A版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如,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利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最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1.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 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 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 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即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核心。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兼容性。
    3.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 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举于乡,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军事         赞:辅佐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杜甫《恨别》这首诗,回答问题。
    恨别
    杜甫
    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分析首联的内容,并说说此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一联中的“清宵立”、“白日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空与默写。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公孙丑下》)
    (3)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6)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
◎ 2012年人教新课标A版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选考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田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  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漾,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  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  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即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2.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选做题)
    奥斯卡决胜之前接受采访   张艺谋:得失平常心
    《南方都市报》记者   谢晓
            记者:《英雄》在国内取得这么大成功,这给你的奥斯卡之行带来了什么压力吗?
            张:没有,《英雄》在商业上是空前成功的,不仅在中国,韩国、泰国、所有东南亚国家……都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破纪录的数字,我也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卖钱,前不久有媒体说是因为在国内做了特别的炒作,那我想其它地方已经是有游戏规则的,所谓“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它们总不存在恶性炒作,所以我一直在想,可能我们需要总结一下怎么去吸引观众看电影。至于奥斯卡,以前我也来过一次,它就是这一套,就像一大聚会,美国人的电影游戏,大家盛装而来,我语言不通,就是来看热闹。
            记者:您获奖无数,那在您看来奥斯卡奖的特殊意义在哪?
            张:中国老百姓有奥斯卡情结,其实圈中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美国人的奖,只是美国人的评判标准,与其它电影节不一样,它不代表最高水准,但中国人很特别,从媒体到老百姓始终有这情结,也许是因为影响力大,而在所有奖项中,它在商业上影响力最大,这可能与美国国情、它在电影界老大的地位有关。
            记者:您得奖或不得奖希望说一些什么?
            张:获不获奖都说得差不多,都是要感谢关注中国电影的人们。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导演出现,但通过奥斯卡游戏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也是一件好事。
            记者:您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获过奥斯卡提名,您怎么看奥斯卡奖的评选标准走势?
            张:很难评价它的走势,从历年来看它没特别的标准,大标准是美国标准,但这么多年《辛德勒名单》和《芝加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有个共同点就是卖钱,好像美国评奖与影片的受欢迎程度与票房经常一致,很少看到爆一大冷门即从来未听说过或沉闷的电影获奖的,这可能代表美国投票心理,他们还是希望电影能带给他们兴奋。
            记者:您对这一届参赛作品大赢家《芝加哥》怎么评价?
            张:这次《芝加哥》得提名最多,还是能给我一些启发,比如传统歌舞片中作了一些转换和内心表达,这些新形式特别好,还有歌舞特别好看,音乐的表现方式很美国化,让年轻人有很强的节奏感,同时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命题,对社会对媒体等幕后有批判,这也是它获奖的原因吧。还是有一点思想性。
            记者:马丁?斯科塞斯是美国坚持艺术个性的一位导演,他冲击奥斯卡20年了,一次没得,您怎么看?
            张:马丁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之一,8年前我在他家吃饭还见过他妈妈,上次金球奖颁奖后有个聚会,可是人挨人,我等了两小时想祝贺他但他一直忙着,后来在一个人挤人的长过道里,我跟他擦身而过了。我很喜欢他的作品,在美国这样一个程式化的电影创作环境中,他的个性非常鲜明,但这次《纽约黑帮》不是他的代表作,听说原片长三个半至四个小时,现在看到的是两个半钟头,我觉得剪得很碎,不知是否导演原先的版本,但看得出他极具野心,想对纽约及美国人历史进行浓缩,又都是大牌演员,能控制这么大题材已经很难了。
            记者:您认为外国人能看懂《英雄》中的传统文化吗?
            张:不管大家怎么看《英雄》,它里面充满了传统文化的很多视觉符号,琴棋书画对外国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他们可能还觉得神秘,感到很遥远,不太像中国人能看那么透彻。
            记者:之前很多人认为《英雄》不可能得奖,因为离《卧虎藏龙》太近了,您认为假如它落败这是主要原因吗?
            张:我也是这么个看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同类型两部电影一个奖不大可能,所以我也不太期望。
            记者:您正在筹备下一部武侠片,那您是否会将《英雄》中的经验教训全带到下部片中去?
            张:其实不能光拿《英雄》来说,我每拍一部片都会总结,我自己总结比媒体早得多,一般是剪完或看完拷贝就开始总结,我肯定是希望总结好的经验,每一部都能提高,但有这样的心也不一定做得到,有时自己认为做到提高了,和别人看你是两个标准,我很坦率地说,到今天我不是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断自己,我只要尽量客观严格要求就没问题,只靠别人评价就会失去个性,众说纷纭该听谁的呢?我相信任何一个导演都不会听别人说来改变,创作最宝贵的是个人角度,评价往往是他人角度。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再见。(注:本文未作删改)
    1.下列对该访谈的分析评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张艺谋对奥斯卡奖并没有盲目崇拜,而是认为它本质上是美国的电影游戏,但借助它引起关注也是好事。
    B.记者在访谈中提到《芝加哥》很有必要,因为此之前都是就张艺谋的电影展开访谈,提到《芝加哥》有利于将访谈拓深拓广。
    C.记者提到马丁?斯科塞斯其实是不明智的,会引起张艺谋不愉快的感觉——暗示自己有可能和他一样要多次空手而回。
    D.张艺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外国人来说很陌生,也很神秘,因为看不透彻反而会很有吸引力。
    E.文中记者主要采用了直问的方式,频频发问,而很少说出自己的理解或营造一些趣味氛围,但从效果看,采访还是很成功的。
    2.访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问,那么,这篇访谈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张艺谋对电影的评述可能对中国当前电影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艺谋说完最后一段话后,记者没有作任何评论就结束了访谈,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评论一下?如果不必要,请说明理由。如果必要,请说明理由并说一说你准备如何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要求填成语:马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装备”,因此带有“马”的成语大多和战争有关。例如,战时的动荡不安叫“____________”;军队打仗声势浩大是:“____________”;表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是“____________”;战争中立下的功劳是“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杂志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建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