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新课标人教A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的第一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__________,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
    (3)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并序》)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6) 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为说己者      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豫让曰    数:责备
    C.子不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D.则虽死不            恨: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
    ①去而事智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入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古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劲。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给人轻柔之感。
    (2)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哭得哽咽难言。宝玉心里记挂,就叫袭人去探望黛玉。袭人要求找个事由,宝玉就拿了两条旧帕叫送去。黛玉见了用过旧手帕,疑忌之心遂起,神魂驰荡,也不顾嫌疑避讳等事,便研墨蘸笔,在帕上题写了三首诗。(《红楼梦》)
    B.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凤姐协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红楼梦》))
    C.吴荪蒲考虑到自己的亲戚故旧都放在厂里影响厂子的发展,于是萌生不让亲戚故旧不放在厂里的想法。但吴为成告诉他一些秘密使他意识到亲戚的好处,便取消了这项决定。(《子夜》)
    D.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三国演义》)
    E.诸葛亮五出祁山,因刘禅突然让他退兵,故采用添灶减兵之法,每日退军,司马懿害怕孔明其中有诈,不敢追赶,孔明不折一人一兵,胜利退兵回到汉中。(《三国演义》)
◎ 2010-2011学年新课标人教A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的第二部分试题
  • 简答题。(每题100字左右)
    (1)简述吴荪甫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子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三国演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天下”不在乎国家大小,只要国君能够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归顺他。
    B.施行仁政要有“保民”意识,推行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不占用农时等“养民”政策,让老百姓温饱无忧。
    C.教化百姓是施行仁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悌忠信等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立足的根本。
    D.孟子认为老百姓只要能有时间深耕细作,一家人温饱无忧,就会心向国君,哪怕武器再简陋,也能同仇敌忾而打胜战的。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段文字告诉大家有德行的人是如何对待困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历史不可娱乐化
    仲言
      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岳飞成了大宋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寻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能数典忘祖、妄自尊大,以无知的狂妄去妖魔化古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审慎地鉴别史实、历史地评价古人、科学地阐发经典,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要把握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丰富文化的积累,提供前行的借鉴,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方新的天地。
      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些年,从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到“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既使某些文化人、媒体扬名谋利,也让“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B.作家学者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色情的“历史”故事,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强烈的需求。
    C.题目“历史不可娱乐化”中的“娱乐化”是指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
    D.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肆意娱乐化,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2.下列用来证明“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观点的论据,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胡说八道,说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
    B.有人信口雌黄,妄下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蛊惑仔”。
    C.有人颠倒黑白,把《水浒传》中的梁山义士比作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
    D.有人肆意诋毁《红楼梦》,是非不分,说“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害的”。
    3.作者认为历史娱乐化有哪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选做题)
    给蚂蚁打伞
      (1)那是个闷热的傍晚,天阴着,没有风,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他站在一株枝繁叶茂的泡桐树下,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抓不到,撵不走,躁得不得了。
      (2)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一点,从他的衣着打扮就可以判断出来。他在等一个孩子。
      (3)当然,那不是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在两千里之外的乡下,每年春节才能和他见一面。他真疼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他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规划过,但儿子一出生,他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要让他读书,上大学,做个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城里人。只要想起这幅蓝图,即便身子累散了架,他都能在梦里笑出声。
      (4)他经常梦到儿子。那个夏天,梦到的次数尤其多。
      (5)他实在是太想儿子了,便到离工地不远的这个小区看孩子们玩耍。小区绿化得不错,有一片宽阔的休闲区,休闲区里植满泡桐和月季,还有一座滑梯和两架秋千。放学之后,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小小的游乐场。那里边还真有个男孩跟他的儿子长得很像。后来他得知这个孩子名叫童童。
      (6)他很想跟童童说话,很想牵着他的小手走一走,他甚至还专门给童童买了一块巧克力,但一直没有机会送给他,他怕被接送童童的老太太看见。
      (7)这一天,这个闷热的傍晚,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8)还是在滑梯旁,童童还是赖着不走。老太太像往常一样嫌童童淘气,只是,说话间,哈欠连天,她说:“我回家睡一会儿,不许跑远啊!”童童听话地点头,老太太走了。临走前,拜托一个大点的孩子照顾童童,还将一把雨伞放在了滑梯旁边,叮嘱童童下雨了就打着伞回家。
      (9)他在泡桐树后面听得清清楚楚。过了几分钟,抬头再看,那老太太的脑袋果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阳台上。他的心里一阵欢喜。然而,当他走到滑梯旁,那个大点的孩子一直用警惕的眼光打量他,打量得他心里直发毛。
      (10)他想了几分钟,决定去再买一块巧克力来收买这个大点的孩子。不远处就有家小商店,他撒腿就向小商店跑去。
      (11)就在那几分钟之内,风来了,雨也来了。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他从小商店里出来时,雨点越来越密。他心里好失落,这么大的雨,孩子们肯定早跑回家了。
      (12)童童居然没有走,一个人站在雨里,好似在等着他。真是天赐的机会。他摸一摸口袋里的巧克力,大步流星走过去。
      (13)他唤了一声童童,因为激动,声音竟有些颤抖。童童将肩上的伞柄往后托了托,扑闪着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没有应声,而是很机灵地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14)他慌忙讨好地裂开嘴笑,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当然知道你叫童童。”
      (15)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说,他便信了。只见他伸长了小胳膊,将伞举过头顶,甜甜地说:“叔叔,你来,我这里有伞。”
       (16)他蹲下身,握住伞柄。忽然又听童童说:“叔叔,小心,不要踩到小蚂蚁,它们正在搬家,我在给它们打伞。”他这才发现,童童的伞下面有不少蚂蚁,雨来得突然,那些黑色的小精灵正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17)他问道:“为什么要给蚂蚁打伞?”
      (18)童童回答说:“因为,老师说它们很善良,很勤劳,很辛苦,所以我要保护它们啊。”
       ……
      (19)是一场阵雨,不过20分钟,雨点便稀稀落落了。在这20分钟里,他和这个叫童童的孩子分吃了两块巧克力。他问:“童童,你不嫌叔叔脏?”童童很干脆地说:“叔叔不脏,叔叔愿意给蚂蚁打伞,叔叔是好人。”
      (20)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他使劲仰起头,不让泪水落下来。
      (21)就在这时,他听见有人唤童童的名字。循着声音,他看见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男人。他认识那个男人。男人看见他,一愣。
      (22)还不等两个相识的大人答话,童童便拉住爸爸的手,让他蹲下身,指着脚下那一方没被淋湿的空地说:“爸爸,你看,小蚂蚁又开始劳动了,它们是勤劳善良的好动物对不对?刚才下雨时,我和叔叔一直在给他们打伞呢。”
      (23)男人低着头,看着地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良久没说话。
      (24)男人越不说话,他便越局促不安,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终于,他嗫嚅道:“刘经理,我正好路过,我……”
      (25)男人没让他说下去,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走,去拿工钱。”
      (26)他是全工地第一个拿到钱的民工。他千恩万谢,一出门,眼泪就落了满脸,为儿子有了救命钱,也为自己躲过了一场劫难。
      (27)是的,他那个生龙活虎的儿子不久前出了车祸,生命无大碍,但肇事司机逃逸,他不得不缴纳昂贵的住院费。可是工钱一直拖着,任凭他磨破了舌头,也讨不回半分,要不是被逼急了,他那样的老实人断然不会决定铤而走险——去绑架建筑公司经理的儿子。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两次提到“闷热的傍晚”,为下文农民工成功讨回工钱作了一个铺垫。
    B.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农民工对自己孩子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农民工的所做所为作了合理化铺垫。
    C.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这个群体缺少社会关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D.本文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童童”这一人物展开的,这个可爱的小孩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E.本文情节丰富,顺叙的记叙方法使文章顺畅自然,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2.文中多次提到“蚂蚁”,请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应该删掉。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新课标人教A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牛根生与蒙牛
      (1)被为之倾注所有心血的伊利集团抛弃后,牛根生来到北大听课,经过一学期的苦苦思索,牛根生重新出发,创建了蒙牛公司。得知这个消息,牛根生昔日的一批老部下,都纷纷从伊利转投蒙牛,其中中层管理人员达到了三百多人。
      (2)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说白了就是“经营人心”。牛根生一直信奉一个原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明白在一个企业中,人才是它最大的财富。钱可以失而复得,人才却是不能复制的,牛根生从小就深谙这个道理。小时候,妈妈给他几毛钱,他都乐意分给小朋友们花,结果大家都听他的话,跟着他干这干那,甚至可以一起教训欺负过他的“浑小子”;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每人有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大家。
      (3)通常人们在创业初期,常常更关注自己的赔和赚,而牛根生首先想到的却是别人的赔和赚。1999年创业伊始,他就宣布了蒙牛的“创业纲领”——以股东、银行、员工、伙伴、社会五方的利益为利益,建立大利益圈,形成“五赢格局”。
      (4)人性很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揣测,而牛根生却能自如地管理人心,这正是源于牛根生“以德服人”的准则。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听起来都像是不真实的歌颂之词,而牛根生却做到了。
      (5)“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是制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牛根生是个企业家,也是个心理学家。做乳业是他的本领,经营人心则是他的第一本领。一般人想着自己怎么赢;他除了想自己怎么赢,还想着怎么让你赢!这实际上正是一个卓越企业家的“思维范式”:没有胜利的消费者,就没有胜利的生产者。
      (6)截至2005年12月底,蒙牛公司全年盈利达4.57亿元人民币,蒙牛液态奶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销量冠军,蒙牛冰淇淋也首度占据了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蒙牛的利乐枕无菌包装全球使用量排名第一。目前,蒙牛已经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乳业企业,荣膺“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的殊荣,并成为唯一一个获得“菲律宾市场杰出推广奖”的牛奶品牌。从为消费者利益考虑出发,牛根生自己也成了实实在在的“胜利的生产者”。
      (7)“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牛根生自导自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生大戏,他一手养大了蒙牛,却在外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只是为了让蒙牛更好的发展。
      (8)蒙牛乳业集团进入了一个“后牛根生”时代。今年,蒙牛“六期工程”于盛乐经济园区投建,其定位是“八化”———国际化、智能化、规模化、立体化、展示化、人性化、差异化、系统化。7月25日,蒙牛集团投资2.4亿元的国内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奶牛养殖项目——“塞北蒙牛万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在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荷斯坦母牛犊3000余头,为企业提供优质鲜奶6.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实现利税0.52亿元。董事长牛根生说,蒙牛要做世界的蒙牛,目标是:到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在世界上打响“中国蒙牛”的民族品牌!
      (9)人生如戏,从“养牛工”到“商界精英”,牛根生的这场戏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出个中滋味。选自《草原英雄牛根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为伊利集团倾注所有心血却惨遭抛弃,牛根生觉得特别痛苦,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当机立断创建了蒙牛公司。
    B.牛根生从小就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所以,即使只有几毛钱,他也会分给小朋友们花。
    C.蒙牛公司推出的以“五赢格局”为内容的“创业纲领”,体现了牛根生“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的思想。
    D.说牛根生是个“企业家”,是因为他知道怎样经营乳业;说他是个“心理学家”,是因为他更善于经营人心。
    E.蒙牛公司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乳业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清晰的“八化”定位。
    2.文中第(6)段详细地介绍了蒙牛公司所取得的各项业绩和荣誉,从文中看,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末尾说“牛根生的这场戏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出个中滋味”,结合全文,请你探究“各种滋味”是什么滋味?请作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给定的句子的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并与首句语意连贯,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8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以“苦”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