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新课标A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相(chèn)
    B.蛮(hèng)
    C.写(zhuàn)
    D.婆(suō)  
    堂(nòng)
    (gèng)
    渍(jìn)
    (lìn)
    急(zháo)
    (niàng)
    (xuè)  
    (pōu)  
    而不舍(qiè)  
    长歌哭(dàng)
    转弯角(mò)  
    风云(chà)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称赞(chēng)
    B.  蠕动(rǔ)  
    C.  载人(zài )  
    D.  屏息(bǐn)  
    搽粉(chá)  
    秩序(zhì)  
    惩戒(chěng)
    宁愿(nìng )
    怔住(zhèng)
    淋漓(lín)  
    骷髅(lóu)  
    拗口(ào)  
    博闻强识(zhì)  
    睡眼惺忪(xīng)
    情不自禁(jīn)  
    殒身不恤(xù)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融合  步履  气艇  泪下沾襟
    B. 过份  噙泪  撰写  文采飞扬
    C. 噩梦  隔壁  作揖  阴谋密计
    D. 内涵  蒸气  宣告  终生难忘
  •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施予  九霄  嬉笑  淋漓尽至
    B.旗竿  手式  纽扣  绿草如荫
    C.份内  斗殴  绪幕  不假思索
    D.掩映  佳肴  报怨  起承转合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B.学校即将举行学生会主席改选,他成绩优秀,人缘也好,广有羽翼,所以,这次学生会主席的位置非他莫属。
    C.日前, “青涩的邂逅——成都七中高2014级诗歌朗诵大赛,各班选手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将最精彩的表演带给了大家。
    D.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青城》是我市继《金沙》之后打造的又一部舞台剧精品,它在第十一届西博会上的演出,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成都文化的独特影响。
    B.欣赏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才能胜任。
    C.世博会的收入构成中,门票收入占50%,因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D.2010年堪称民生流行语的井喷年,“糖高宗”、“苹什么”、“煤超风”、“药你苦”接踵而至,这种井喷也描绘出2010 年最为特别的风景。
◎ 2012年人教新课标A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鲁迅,原名周树人,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B.司马迁,字子长,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共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论语》全书共分20篇,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其思想核心是“仁”。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
  • 下列每组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杀人如不能
    B、图而匕首见——樊将军以困来归丹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计不知所出耳
    D、旦日不可不早自来项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群臣之                              
    ②若不
    ③使使以大王                          
    芷阳间行
    吏民,封府库                        
    ⑥发尽指冠
    ⑦今太子之                           
    ⑧常以身蔽沛公
    A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B .①⑦/ ②⑥/ ③⑤/ ④⑧
    C .①②/ ③⑦/ ④⑥/ ⑤⑧                
    D .①⑦/ ②③/ ④⑤/ ⑥⑧
  • 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④沛公安在
    ⑤大王来何操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A.  ①③/ ②⑤/ ④/ ⑥⑦/ ⑧                
    B. ①⑧/ ④⑤/ ②/ ③⑥/ ⑦
    C. ①⑦/ ②⑤/ ④/ ⑥⑧/ ③                
    D.  ①⑥/ ④⑤/ ②/ ③⑦/ ⑧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为说己者                       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豫让曰            数:列举罪过,指责。
    C.范、中行氏皆众人我        遇:对待
    D.则虽死不                            恨: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士知己者死                    ②军中无以
    B.①漆头以为饮器                ②吾还也
    C.①襄子喟叹息而泣曰        ②项王默不应  
    D.①使使持衣与豫让            ②今得闻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残身苦行,宁愿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也要为智伯报仇,显示出豫让做人的基本准则。
    B.豫让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范、中行氏待他一般,但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只想方设法为智伯复仇。
    C.赵襄子没有被豫让杀死,是因为时刻提防,防范严密。豫让每次行刺都费尽心机,但都被赵襄子及时识破,而且当场被捉拿。
    D.豫让为了报智伯之仇可谓执著,是一个轻己之生死,事主无二心的“大义”之人。对于这种“义”,赵襄子也是赏识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译文:                                                                        
    (2)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
    译文: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译文: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①除夜:除夕夜。
    (1)本诗一、二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2)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评述本诗第三句时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请结合这句话对第三句诗作简要赏析。
                                                                               
◎ 2012年人教新课标A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工欲善其事,                     。”(《卫灵公》)
    “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3)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5)寻梦?                                    ,满载一船星辉,                。   (《再别康桥  》徐志摩)
    (6)“君子坦荡荡,                    。”(《论语》)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 题。
    《鲁迅的最后十年》引言
    林贤治
            鲁迅死于20 世纪而活在21 世纪。
            这是一个奇异的生命现象。然而,他并不像别的伟大人物那样,带给世间的惟是静止于历史的或一阶段的炫目的光辉;与其说,他带来的是“欣慰的纪念”,凯旋门,缤纷的花束,无宁说是围城的缺口,断裂的盾,漫天无花的蔷薇。作为现时代的一份精神遗产,它博大,沉重,燃烧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伤,痛楚,觉醒,甘于带着流血的脚踵奋力前行。
            鲁迅的大家庭过早败落,对应于古老中国的命运,很有点同构的意味。由于祖父下狱事件的牵连,他曾经在乡下度过一段短暂的“乞食者”生活。祖父被判“监斩候”,由最高统治者于顷刻间的“钦点”决定一个人的生与死,这是荒谬的,但是又是天经地义的。权力的这种不测之威,使他自小便为一种无法言说的焦虑、耻辱和仇恨所抓攫。父亲的长期卧病和后来的亡故,无疑加剧了他的精神创痛;而作为长男,又不得不从中担当沉重的责任。家庭的两次变故,把他无情地推落到社会底层;从小康而入困顿,终致自我放逐,远走异乡,“把灵魂卖给鬼子”。生活的巨大落差,构成了他日后反抗现存秩序的广阔而深刻的背景。
            可以说,鲁迅来自传统中国的黑暗的深部,来自现代的源头,来自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第一波,来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的粗糙的摩擦面。鲁迅抓住现实社会的死结:“吃人”。所谓“吃人”,即作为个人的从生存到发展的各种权利,全然遭到剥夺;用马克思对专制社会的概括,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然而,人们已经习惯于奴隶的非人的处境,麻木,苟且,逃避自由。对于现实,一是不敢正视,二是善于遗忘。鲁迅所作的斗争,不但在于揭露黑暗的事实,还要暴露各种企图掩饰黑暗的行为。可怕的是,这其间,除了官方的布置,还有“同人”的合谋,以及民众的参与。鲁迅天生敏感,激烈,不能容忍有害的事物。他极力使司空见惯的东西陌生化,使隐蔽的东西公开化,使稳定均衡的东西极端化和尖锐化。总之,他要使“黑暗的动物”现形,使“铁屋子”里的人们无法昏睡和假寐,使大家看见事实的实在性,使真理自明。鲁迅的全部努力,几乎都在于揭示时代的真相。所以,当我们重温鲁迅的文本时,就会诧异地发现:被揭露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未曾改变──鲁迅倾其一生都在促进其改变──的事实,已然包涵了一种猫头鹰式的洞见,犹如先知的预言。
            我们是谁?人还是奴隶?我们是否具备自由的意志和权利?
            鲁迅的存在,对于活着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这不仅仅因为他揭露了为人们所不乐于接受的世界的真实,而且还在于他总是以一种与人们相悖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这真实。无需斗争,或者简直厌恶斗争,应当算得上是幸福的吧?可惜事实上并非如此,无视斗争的存在,往往出于奴隶的自欺。鲁迅终其一生,除了确信自己作为奴隶以致奴隶的奴隶的经验之外,他怀疑一切。他把几千年的“东方文明”等同于僵尸,不相信一直为统治者编修的中国历史,说是“家谱”,不相信正统意识形态控制下的霸权话语。那些故作激烈,左得可怕的革命者,也是他所憎恶的。他承认自己的“多疑”,而且为多疑作过辩护。然而,这丝毫无改于斗争的确定不移的目标。准确一点说,鲁迅的敌人,都不是迎面而来的,而是来自上层,背后,内部,来自周围,带有“围剿”性质。所以,鲁迅的斗争也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斗争,而是反叛,反抗,突围。他反叛社会,反叛所在的阶级,反叛集体,直至反叛自己。他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每一个人,既被吃也曾吃人;而他自己,也帮助着排筵宴,做“醉虾”的帮手。因此,他不断地使自己从权力和罪恶中分裂出来,脱离出来,成为相对于权力系统的密集网络的一个活跃的反抗点。
            这是一场绝望的抗战。那结果,鲁迅不但不曾丝毫动摇党国,反而成了党部呈请通缉之人。他的几个较亲近的青年朋友,都是给“实际解决”了的。而且,还有不断纠缠他的文痞、文氓、文探,种子绵绵不绝。鲁迅一生傲然独立,却是遍体鳞伤,过早地耗尽了体内的全部燃料。斗争的无效性,不免使人们又多出另一种折磨,就是──
            鲁迅的存在,其价值仅仅在于反抗本身吗?
    1.  结合原文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同构                                                                                  
    (2)围剿                                                                                  
    2.  文章第二段“别的伟大人物”与鲁迅的伟大有什么不同?
                                                                                 
    3.  文章第四段画线句说鲁迅极力使司空见惯的东西陌生化,使隐蔽的东西公开化,使稳定均衡的东西极端化和尖锐化”,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做?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文章语言。
                                                                                 
  • 下面是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一副对联,其上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参照所给的下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已被打乱的上联为:苍茫古意    看云山四壁    剑外青来    引袖拂寒星
    下联为: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调整以后的上联为:                                                
  • 下面的例句是一位老师利用拆字谈人生。请你模仿老师的这种思维方式,从“赶、劣、路、您”中任选两个汉字,联系人生,写两个富有哲理的句子。
    例句:令:“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
           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快乐。
    (1 )                                                                  
    (2)                                                                  
  •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自选角度评价下面的一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60 字。
    南京交管首曝醉驾者
            扬子晚报11 月6 日报道,从今天开始,南京正式通过媒体曝光醉酒驾车者,首批公布的名单共有106 人,都是在7 月份被警方查获并实施拘留的。交管部门介绍,曝光还将不定期发布。有人提出,醉驾者拘留后还要被曝光是不是过于严厉。交管部门认为,曝光可以使醉驾者得到震撼,以后不敢再有类似行为,同时给其他司机以警示。被曝光者感到“很震惊”,认为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社会各界对此事反应不一,而交管部门则认为曝光不侵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秋风拂过,梧桐夜雨,点点滴滴到天明,那是自然的天籁;歌声书声,笑声哭声,荡漾在我们耳边,那是人间的温暖,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
            各种声音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某种想象。请以“         的声音”为题,写一段300字以上的文字。
        要求:(1)先在横线上把标题补充完整,再紧扣标题作文;
                    (2)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3)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