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人教A安徽省“淮-安联考”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姓名文化说明了每个人的姓氏几乎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D.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乡人以无细谨,之      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        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   除:官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去,客密州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帝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夫夷近,则游者众
    C.岑文本谓亲曰     师者,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顾     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姑苏怀古
    许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注:①姑苏,即姑苏台,夫差曾在台上备官妓千人,又造春宵宫,为长夜之饮。②许浑,晚唐诗人。③莎,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1.请简析这首诗颔联中的“争”和“占”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色?试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盯着雨靴的人
    哲·仁勤
      多年以来,镇中学数学老师查戈德尔的梦想是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
      一到雨天,他就会看到校长夫人,还有土产店老板巴拉丹的妻子,穿着锃亮的雨靴从屋里进进出出。雨靴是橘黄色的,靴口上印着漂亮的花纹,真是让人羡慕。每当看到她们穿雨靴,查戈德尔就瞧不起自己。他想,人家有好几双雨靴换着穿,我却连一双都没有。如果有一天,我能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哪怕是一双最普通的雨靴,就能在别人面前昂首挺胸地走路了。再下雨时,也不会因为怕弄湿鞋子,而在泥泞里蹦来蹦去,找干地方了。他简直害怕下雨。每当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读《雨》这一课时,他就听不下去,总是悄悄溜掉。去年大旱,人们都在为田里的秧苗就要枯死而着急,他的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舒坦。查戈德尔多年以来的梦想,就是不管什么颜色、什么质地,只要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便可。特别是中午那会儿,黑云密布,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水一样蔓延开来时,他的脸色也会跟黑云一样阴沉起来。他不知如何对付这难熬的雨天。学校大门口的地面,是条土路,雨天自然就和上稀泥了。他为此专门去找学校的后勤主任,提供解决的方案。
      “抹上水泥或铺些煤灰吧。”
      “好的,好的。我会向上面汇报的。”
      唉,怎么说呢?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是老样子……一下雨就……特别是雨后的中午……
      又下雨了。这次查戈德尔不打怵了,希望雨下得越大越好。他穿着崭新的黑雨靴与同事们有说有笑地走在校园里,学生们看着他的新雨靴,指指点点的样子很让他开心。一声惊雷,查戈德尔从睡梦中惊醒。唉!又是雨,他没有忘记叹息。
      查戈德尔所在的办公室里,除了一个代课的老头之外,就数他还没有雨靴。老头身体不好,老伴又常年卧病在床。如果这老头也穿上雨靴了,就只剩查戈德尔一个人没有雨靴了。查戈德尔真怕代课老头不知哪天穿着雨靴走进办公室。自从他那天听说老头已经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报告之后,他想,要是再不赶紧买一双雨靴的话,简直没法活下去了。
      没过几天,学校放假了。对于查戈德尔来说似乎可以松口气,但是拥有一双雨靴的想法仍旧不分白昼黑夜地折磨着他。
      学校快开学了。查戈德尔拮据的生活,这时也稍微宽裕了一点。他决定与妻子商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买一双雨靴吧。星期天下雨的话你穿,其他日子下雨,我穿。”两人就这样说好了。终于,这两个可怜的人拥有了一双属于他们自己的雨靴。
      查戈德尔的老婆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妇女,找了份给人家看孩子的临时工作,自己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从明年起就一个接着一个都要上小学了。
      雨靴是买了,雨却没有下。一周以来,查戈德尔盼望着瓢泼大雨。他已等不及开学了。
      终于开学了。查戈德尔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雨后穿雨靴上班的情景。可是老天爷偏偏跟他作对,每天都晴空万里,金灿灿的阳光明媚地照耀着大地。
      最终还是下雨了。这雨浇得查戈德尔心花怒放。
      第二天,乌云散去,艳阳高照。查戈德尔穿上雨靴,急忙往学校走去。路上,与偶遇的同事攀谈起来。
      “这雨下得真好!”
      “就是,空气多清新。”
      “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好处啊!”
      说话间,查戈德尔不忘观察人们的眼神,他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自己脚上的变化。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已经穿上了雨靴。
      这一瞬间,查戈德尔心里盘桓多日的苦闷连同刚才的那股喜悦心情,顿时化作泡影,思绪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空瘪了下来……(选自《意林》2011年第07期)
    1.分析文中划线句表现了查戈德尔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插入查戈德尔穿新雨靴的梦境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版本将此文的题目定为“雨靴”,与“盯着雨靴的人”相比,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请立足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戈德尔好不容易穿上的雨靴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说明了什么?查戈德尔的这种经历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新课标人教A安徽省“淮-安联考”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1)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__________,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6)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 字形和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一项是
    [     ]
    A.葱茏  
    B.抉择  
    C.辐射  
    D.坐落  
    山青水秀   
    好高骛远   
    披星带月   
    再接再厉 
    (tiè)    
    (qiǎn)力   
    (sù)     
    (qiǎo)然 
    疾风(jìn)草    
    (xuān)赫一时   
    (chuò)有余   
    (qìng)竹难书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宝集团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巴掌拍不响,董事长李一奎和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共商计策,共谋发展,创建掌控生物技术大格局。
    B.面对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政府绝不能虚与委蛇,做表面文章,而应真诚地拿出解决方案。
    C.5.7级地震给江西瑞昌、九江带来了巨大损失。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惊叫声、呼救声,房塌楼倒的轰鸣声,声声振聋发聩
    D.小明的父母都下岗了,家里十分困难。我们几个好朋友便鼎力相助,帮他凑了新学期的学费,渡过了难关。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靖国神社内的游就馆,来源于荀子的“君子游必就士”,此句意为出行对应学习贤士的规范和品行,但现在被如此应用,实在令人不快。
    B.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让子弹飞,让物价飞,别让血汗工钱飞!--这是讨薪8年未果的民工打出的“最潮标语”,他们想以此引起政府和媒体注意,希望能够如愿讨回工钱回家过年。
    D.年初《宫》的热播,更是将穿越热推至高潮,引来无数“穿越迷”的大力追捧,连续16天在全国同时段收视称王,收视率至少突破5%以上。
◎ 2012年新课标人教A安徽省“淮-安联考”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横线上的语句顺序已打乱,请重新排列,正确的一项
    [     ]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画。_________ 。
    ①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
    ②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
    ③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
    ④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⑤不同的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入胜。
    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③⑤
  • 仿照下面的实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分)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_____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借希腊神话中日神、酒神之口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请以“就算人生是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将题目补充完整,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