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新课标A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程大利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辍、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选自《新华文摘》2009年4月)
    1.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B.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
    C.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D.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技法。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试     与:参加
    B.煦妪如家人。               煦妪:亲切温暖
    C.卒定谳,罪如律           论:议论
    D.复欲于计典黜之             计典:政绩考核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入衙门,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释:①此词是宋神宗熙宁四年作者退居颍州后所作。②金觥:大酒杯。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请具体指出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新课标A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苏轼《赤壁赋》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鼓手的遭遇 
    (波兰)姆罗热克
      我爱我的鼓。我用一根宽带子系着鼓,挂在我的脖子上。我的手指已把鼓槌磨得铮亮。我常常背着这面鼓走,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咚咚声。因为我的手已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这面鼓的了。一旦这面鼓沉默下来,我就会觉得浑身难受。
      一天傍晚,正当我精神抖擞地敲打着这面鼓的时候,一位将军走到我面前。他衣着不整,上身穿件短上衣,没有扣扣子,袒胸露怀,下身穿的是一条衬裤。他跟我打了个招呼,干咳了一声,接着便赞扬起政府和国家来,最后他似乎是漫不经心地说:
      “您总是这样不停地敲鼓吗?”
      “是的!”我高声回答,同时敲得更有劲了。“为国争光!”  
      “说得对,很对。”他点点头表示赞同,但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您还要这样长时间地敲下去吗?”  
      “是的,将军同志,只要我还有力气!”我兴奋地回答。  
      ①“噢,好小伙子!”将军夸奖我说,同时伸手挠了挠头。  
      “你能这样敲多久呢?”  
      “一直敲到死!”我自豪地大声说。  
      “嗯,嗯……”将军感到惊诧,他沉默了片刻,思索着什么,随后又转了话题。  
      “已经很晚了。”他说。  
      “晚只是对敌人而言,决不是对我们。”我大声叫嚷说,“明天属于我们!”
      “说得很好,很好。”将军表示同意,但有点恼火,“我指的是时间已经很晚了。”
      “战斗的时刻已经来到!我们的战鼓将不停地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将军,您可以信赖您的鼓手!”我怀着一名真正的鼓手的高尚的激情,振臂高呼起来。
      “我们的军队可以因为您而感到骄傲。”将军有点儿酸溜溜地说。他的身子微微颤抖了一下,因为夜幕已经降临到宿营地上。  
      “是的,我们的军队会感到骄傲。我们不会停滞不前,因为我们要进军,夜以继日地进军。但我们每前进一步……”  
      “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不停的胜利鼓声!”我脱口而出,一边击着鼓。
      “喔,这,这,”将军嗫嚅地说,“是的,确实是这样。”说完,他朝自己的帐篷走去。我独自一人留了下来。但是,孤独更增强了我作为一名鼓手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责任感。“将军,你走了。”我心想,“但是你知道,你忠诚的鼓手还在警戒着。你的额上已经出现了一道道犁沟似的皱纹,你还在全神贯注地考虑战略部署。你和我,我们两人将一起迎接曙光。我将以你和我个人的名义,用鼓声宣告它的来临。”这种对将军的爱戴之情,这种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充溢了我的心灵,我竭尽全力把鼓点敲得更急,更响。②夜已深沉,我用青春的全部热情,怀着一个伟大的理想,献身于我的光荣劳动,只是在鼓锤击鼓间歇的时刻,我才听见从将军的防水帆布帐篷里传来的弹簧垫的哧溜声。有人仿佛在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后来,在将近午夜的时候,在帐篷前面,隐约出现了一个白色身影,这就是身穿睡衣的将军。他的声音有点嘶哑。  
      “所以,您是说,这个……您的鼓还要继续击下去,是吗?”他说。在这夜静更深的时候,他还到我这儿来,真是使我感动,他真正是战士的慈父啊!  
      “是的,将军!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要击鼓,我的天职和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要求我这样做,我保证战鼓长鸣!”  
      将军咬了咬牙。我以为,这是因为他感到冷的缘故。后来,他瓮声瓮气地说:“好,很好。”说完就走了。  
      很快,我就被捕了。执行这项命令的巡逻队一声不吭地包围了我,从我的脖子上摘去了战鼓,从我精疲力竭,冰冷的手中夺走了鼓槌。谷地里一片寂静。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告诉我,逮捕我是执行将军的命令,罪名是暴露目标,暴露目标!  
      此刻,天色已开始发亮。迎接黎明的只是一阵阵响亮的鼾声,当我们走过将军的帐篷时,我清楚地听见了这鼾声。(选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 )
    A.文章的题目是“鼓手的遭遇”,由此可以看出 ,小说的主人公是鼓手,“遭遇”一词的使用流露出作者对鼓手命运的同情和对将军的不满。
    B.文中划线①句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将军既怕伤害了鼓手的爱国情,又对鼓手没完没了敲鼓影响到他的正常休息感到十分无奈而言不由衷。
    C.文中划线②句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鼓手的满腔热情,也将阵阵鼓声和“将军的防水帆布帐篷里传来的弹簧垫的哧溜声”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鼓手最终被抓的命运。
    D.小说结尾“迎接黎明的只是一阵阵响亮的鼾声”,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军为了得到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用“暴露目标”的借口抓走了鼓手,足见其爱面子和虚伪。
    E.小说结尾一段写到鼓手走过将军的帐篷时,清楚地听见了响亮的这鼾声,看到天已发亮,反映出鼓手此时为自己的做法感到懊悔和不安。
    (2)小说开篇对鼓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鼓手的遭遇带给你哪些思考?结合文本就一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中国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练,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曾传为美谈,因而春秋笔法也一直被沿用。    
    B.我原想写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但由于制片人反复强调,这个题材很新颖,能得到不错的收视率,结果变成那样的尾大不掉,确非史料所及。   
     C.“校长,”许老师说,“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的工作尚可,主任一职实难胜任。对于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    
    D.随着汽车价格逐步走低,一些大城市私人购车数量不断攀升,而在广大的农村,个人拥有汽车的还是雪泥鸿爪。汽车要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尚待时日。
◎ 2012年人教新课标A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公众对语言的新期待。亲切、平民、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公众喜闻乐见的。    
    B.“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体现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   
    C.作家谢朝平因写作、出版反映三门峡移民问题的《大迁徙》,在北京的家中被渭南警方抓走,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刑事拘留,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应。    
    D.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摘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引起网友热烈讨论,被网友大规模仿写。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神采”是书法家在书作中显示的精神风采。    
    ②我们欣赏书法美,还须超越书法的外在状貌和书写的“笔力”、“笔势”,深入到书法家的内心世界,所谓“玩迹探情”。    
    ③因其生于用笔,只有“深识书者”才能感知。    
    ④古人早就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⑤所以欣赏书法美的最高境界是“惟观神采,不见字形”,犹如庄子所谓“得鱼忘筌”。
    A.④⑤①②③  
    B.④⑤②①③    
    C.④②⑤①③  
    D.②④①③⑤
  • 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关注(票数3561)
    (1)根据上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依照下面的示例,以“音乐”或“记忆”为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句尾押韵。
      文物没有声音,却能传递历史的话语;文物没有双脚,却能记载先民的足迹;文物没有温度,却涌动着民族滚烫的记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工程师有个试验:要求八个人同方向尽力拉绳,测量得到的数值仅是八人单独拉力总和的49%。“拉绳试验”中出现“1+1<2”,这说明单枪匹马时人就竭尽全力;结成集体,则易把责任悄然分解给他人。社会心理学将之概括为“社会浪费”。这则材料让你产生了那些思考?根据材料寓意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定题目
       (3)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