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单元 单元评价卷(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峥嵘 谪居 冲波逆折 篮田生玉
    C、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崔嵬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 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以手抚膺长叹(坐下)           
    B、画图识春风面(曾经)
    C、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D、他生未此生休(预料)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遭到禽流感和甲型流感的侵袭之后,荷兰又发现新型流感——“羊流感”,这种流感的侵袭对象为绵羊和山羊,并能够通过牲畜传染给人类。
    B.长期以来,我省建筑业主要沿用拼人力、拼设备、拼资源的传统经营方式,管理理念陈旧,技术含量较低,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
    C.汉字大讲堂的开设,对网络时代不拘一格学习汉字提供了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好形式。
    D.专家经现场勘察确认,汉中门大桥桥梁裂缝是因为桥梁和桥体材质不同,热胀冷缩力有差别所致,但裂缝没有威胁到桥梁本身的安全。
◎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单元 单元评价卷(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填入下面语段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到了祝融峰顶,所谓“山高人为峰”,景象更为不同。俯视群山万壑,只得青峰点点,浮沉烟云之间,似海中孤岛,似田间青螺,_________________。时有轻烟,_________________,那么轻盈,那么透明,在清澈的碧空映衬下,如于云海酣梦中呼出的轻轻的气息。 A.依稀巨鲸浮出水面,又如蛟龙翻腾云海/一丝丝,一片片,在云海之上欲飘欲飞
    B.依稀蛟龙浮出水面,又如巨鲸翻腾云海/一缕缕,一片片,在云海之上欲飘欲飞
    C.依稀蛟龙浮出水面,又如巨鲸翻腾云海/一缕缕,一股股,在云海之上奔腾翻跃
    D.依稀巨鲸浮出水面,又如蛟龙翻腾云海/一丝丝,一片片,在云海之上奔腾翻跃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  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的完整,唤醒人的理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2009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 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存节顾其徒曰:“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乃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存节为人木强忠谨,太祖爱之,赐之名字,以为小校。张晊攻汴,存节破其二寨。梁攻濮州,战南刘桥、范县,存节功多。李罕之围张全义于河阳,全义乞兵于梁,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知其间道,使以兵为前锋。是时岁饥,兵行乏食,存节以金帛就民易干葚以食军,击走罕之。太祖攻魏,存节下魏黎阳、临河,与太祖会内黄。
      梁兵攻郓,存节使都将王言藏船郓西北隅濠中,期以日午渡兵逾濠急攻之。会营中火起,郓人登城望火,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存节独破郓西瓮城门,夺其濠桥,梁兵得俱进,遂破硃宣。硃瑾走吴,召吴兵攻徐、宿。存节谋曰:“淮兵必不先攻宿,然宿沟垒素固,可以御敌。”乃夜以兵急趣徐州,比傅徐城下,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不能攻而去。已而太祖使者至,授存节军机,悉与存节意合,由是诸将益服其能。迁潞州都指挥使。太祖攻凤翔,使召存节。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潞人送者皆号泣。
      太祖即位,拜右千牛卫上将军。从康怀英攻潞州,为行营排阵使。晋兵已破夹城,存节等以余兵归,行至天井关,闻晋兵攻泽州,存节顾诸将曰:“吾行虽不受命,然泽州要害,不可失也。”诸将皆不欲救之。存节戒士卒熟息,已而谓曰:“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比至泽州,州人已焚外城,将降晋,闻存节至,乃稍定。存节入城,助泽人守。晋人穴地道以攻之,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战于遂中,敌不得入,晋人解去。
      同州刘知俊叛,奔凤翔,乃迁存节匡国军节度使。硃友谦叛附于晋,西连凤翔,存节东西受敌。同州水咸而无井,知俊叛梁,以渴不能守而走,故友谦与岐兵合围持久,欲以渴疲之。存节祷而择地凿井八十,水皆甘可食,友谦卒不能下。
      末帝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徙镇天平。蒋殷反徐州,遣存节攻破之,以功加太尉。梁、晋相距于河上,存节病痟,而梁、晋方苦战,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病革,召归京师,将卒,语其子知业曰:“忠孝,吾子也。”不及其佗。(节选自《新五代史·汉臣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以存节故事河阳——故事:旧例
    B.言伏不敢动,与存节失期——失期:错过了约定的时间
    C.乃夜以兵急徐州——趣:通“趋”,奔赴
    D.病,召归京师——革:急,重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 ②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①晋人穴地道以攻 ②邻国民不加少
    C.①渴不能守而走 ②丹不忍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D.①梁、晋相距河上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蓝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牛存节智勇的一组是(     )
    ①存节独破郓西瓮城门,夺其濠桥
    ②乃夜以兵急趣徐州
    ③存节为将,法令严整而善得士心
    ④存节选勇士数十,亦穴地以应之
    ⑤存节忠愤弥激,治军督士,未尝言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存节之所以投奔梁太祖,是因为他觉得梁太祖是一位能平定天下的英雄。他后来也得到了梁太祖的重用。
    B.牛存节治军严明,不侵扰百姓。援救张全义时,缺少军粮就用钱买,不白拿老百姓的粮食。在潞州任都指挥使,深得民心,离开时,“潞人送者皆号泣”。
    C.牛存节听说晋兵攻泽州,虽然没有得到梁太祖的命令,但当机立断,赶去援救。晋人挖地道攻城,牛存节也派人挖地道对抗,晋人攻不进去,只好撤离。
    D.牛存节一生忠心耿耿,转战沙场,为国分忧,最后战死沙场。临死前,还不忘嘱咐自己的儿子,要对国家尽忠,对家庭尽孝。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瑾兵方至,望其尘起,惊曰:“梁兵已来,何其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急不赴,岂曰勇乎!”举策而先,士卒随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旅  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单元 单元评价卷(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正确填写以下名句。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
    (4)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6)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8)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走出沙漠
    沈 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更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
      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罗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是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伙发疯似的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各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子。”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被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有好几天没有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实真相告诉我并嘱咐我,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天边的夕阳……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E.“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这一部分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2.“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肇教授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紧张感人,不同的人物性格鲜明,作者通过这些要向我们传达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填上符合特定语境的话语。
      某理发师手艺高超,口才也好。
      甲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 头发理得太长了。”理发师笑着解释:“ 头发留长一点,让你显得潇洒文雅,而又含蓄深沉,颇符合你的身份。”顾客满意而去。
      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短了。”理发师笑着解释:______________ 顾客高兴而去。
      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却还这样说:“20分钟解决问题,理得太快了吧?”理发师从容回答:_____________,顾客微笑而去。
  • 阅读下面一段话,提取其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或短语。
      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止2007年6月30日,大陆地区域名总数已达918万个,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年增长率31.7%.全球勃兴的网络文化,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革命,文化观念与活动的创新,社会变革.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管理模式提出挑战,作为地区领导核心的中共地方党委,积极探索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深化区域文化观念与活动的创新,加强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有人从天文学的角度说: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也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
      试以“谈最遥远的距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