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二专题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测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宿命(sù) 摸(fǔ) (pǐ) 永(jùn)
    B.呻(yín) 日(yì) 瞅(chǒu) 然(cù)
    C.襁(bǎo) (qiāo) 防(dī) 贴(yùn)
    D.鸟(hóu) (cháo) 烧(fén) 暑(chù)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陷井    缘份    弥漫    震慑
    B.倔强    嬉戏    徽章    奖励
    C.座落    退色    振奋    纷繁
    D.蝉蜕    叠宕    赞赏    欣慰
  • 下列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作家,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她到世界各地发表演说;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她又记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1965年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B.《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提到的“荷马”,是古希腊的剧作家,与埃斯库罗斯、敬仰里庇德斯齐名,代表作有《伊里亚特》《奥德赛》。
    C.“古希腊神话”、《圣经》、“莎士比亚戏剧”是西方文学的三大宝库,所以海伦凯勒在谈到欣赏文艺作品时,免不了要涉及它们。
    D.报告文学属于写实作品,它可以调动一些文学手段表现主题,如巧妙剪裁素材、精心安排结构等,但不可虚构人物与事件。
  •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B.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C.“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秦朝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D.鸽子,还有斑鸠、画眉……不能停止它们歌唱。它们全身心地投入了,尽管同伴昨天遭遇了毁灭。
◎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二专题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测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B.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走向。
    C.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应该首先检查自己,文过饰非或对别人的批评无动于衷都是不对的。
    D.沙尘暴的形成,与人们对森林的滥砍滥伐有关。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随机抽取的83份药品说明书中,有6份存在“只说不明”或“缺斤少两”的问题。
    B.调查小组经过详细调查,查实了杨某两收受吕某、陆某1300美元的事实。
    C.在世界杯外围赛前的热身赛中,他执教的中国队连遭败绩,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中国球迷的意料之处。
    D.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卡),并明确购物券、代币券等都是违法行为。
  • 依次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_____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
    ②你呀,现在不______播种,能指望秋季有好收成吗?
    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有广告________,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A.权利   及时   标志
    B.权益   及时   标记
    C.权益   即进   标记 
    D.权利   即时   标志
  • 将文段后的三句填入空缺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____。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____。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_____ 。
    ①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②母亲已经不在了
    ③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二专题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测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从鸟儿们的歌声中,看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爆发。
    B.在能看见和第一天下午,我将到森林里进行一次远足,我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丽之中。
    C.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所以,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D.当冬天抑制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寂默,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退去。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我们就是首先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
            ②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的世界中的大事。自然不懂得敬畏生命。它以最有意义的方式产生着无数生命,又以毫无意义的方式毁灭着它们,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等级,都对生命有着可后天的无知。他们只有生命意志,但不能体验发生在其他生命中的一切;他们痛苦,便不能共同痛苦。自然的抚育使生命意志陷于难以理解的自我分裂之中。生命以其他生命为代价才得以生存下来。自然让生命去干最可拍的死心事情。自然通过本能引导,让它们用毒刺在其他昆虫靠边毛虫过活,这些毛则应被折磨至死。为了杀死可怜的小生命,自然引导蚂蚁成群结队地去攻击他们。看一看蜘蛛吧!自然教给它的手艺多么残酷。
            ③从外部看,自然是美好和壮丽的,但认识它愚昧是可怕的。它的死心毫无意义!最宝贵的生命成为最低级生物的牺牲品。例如,一个儿童感染了结核病菌。接着,这种最低级生物就在儿童的最高贵机体内繁殖起来,结果导致这个儿童的痛苦和夭亡。在非洲,每当我检查昏睡病人的血液时,我总是感到吃惊。为什么这些人的脸痛苦得变了形并不断呻吟:我的头,我的头!为什么他们必须彻夜哭泣并痛苦地死去?这是因为,在显微镜下人们可以看见10%~40%毫米的细菌;即使它们数量很少,以至于为了找到一个,有时得花上几个小时。
            ④由于生命意志神秘的自我分裂,生命就这样相互争头号,给其他生命带来痛苦或死亡。这一切尽管无罪,却是有过的。自然也教导生物,在它需要时给自己的后代以爱和帮助。只是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残忍的利已主义才得以中断。但是,更令人惊讶的是,动物能与自己的后代共同感受,能以直到死亡的自我牺牲精神爱它的后代,但拒绝与非属类的生命休戚与共。
            ⑤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仅停留在山峰之上。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在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种生命是最高贵的生命——人。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1、理解第②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的“黑暗”和“光明”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敬畏生命”的看法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见闻和身边实际,写一个“敬畏生命”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随笔十三(五)
    史铁生
       我最早喜欢起小说来,是因为《牛虻》。那时我大约十三岁,某一天午睡醒来颇有些空虚无聊的感觉,在家中藏书寥寥的书架上随意抽取一本来读,不想就从午后读到天黑,再读到半夜。那就是《牛虻》。这书我读了总有十几遍,仿佛与书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成了故知,对他们的形象有了窃自的描画。后来听说苏联早拍摄了同名影片,费了周折怀着激动去看,结果大失所望。且不说最让我难忘的一些情节影片中保留太少,单是三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就让我不能接受,让我感到无比陌生:“琼玛”过于漂亮了,漂亮压倒了她高雅的气质;“蒙泰尼里”则太胖,太臃肿,目光也嫌太亮,不是一颗心撕开两半的情状;“牛虻”呢,更是糟,“亚瑟”既不像书中所说有着女孩般的腼腆纤秀,而“列瓦雷士”也不能让人想起书中所形容的“像一头美洲黑豹”。我把这不满说给其他的《牛虻》爱好者,他们也都说电影中这三个人的形象与他们的想象相差太远,但他们的想象与我的想象完全不同。回家再读一遍原著发现作者对其人物形象的描写很不全面,很朦胧,甚至很抽象。于是我明白了:正因为这样,才越能使读者发挥想象,越能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把各个人物写真,反之倒限制住读者的参与,越使读者与书中人物隔膜、陌生。“像一头美洲黑豹”,谁能说出到底是什么样呢?但这却调动了读者各自的经验,“牛虻”于是有了千姿百态的形象。这千姿百态的形象依然很朦胧,不具体,而且可以变化,但那头美州黑豹是一曲鲜明的旋律,使你经常牵动于一种情绪,想起他,并不断地描画他。
      在已有的众多艺术品类中,音乐是最朦胧的一种,对人们的想象最少限制的一种,因而是最能唤起人们的参与和创造的一种。求新的绘画、雕塑以及文学,可能都从音乐得了启发,也不再刻意写真写实,而是着重情绪、节奏、旋律,追求音乐似的效果了。过去我不大理解抽象派绘画,去年我搬进一套新居,挺宽绰,空空的白墙上觉得应该有一幅画,找了几幅看看觉得都太写实,太具体,心绪总被圈定在一处,料必持在家里每天看它会有囚徒似的心情。于是想起以往看过的几幅抽象派画作,当时不太懂,现在竟很想念,我想在不同的日子里跟它们会面,它们会给我常新的感觉,心绪可以像一个囚徒的改过自新。
      听觉原就比视觉朦胧,因而音响比形象更能唤起广阔的想象。比听觉更朦胧的,是什么?是嗅觉。将来可否有一种嗅觉交响乐呢?当然那不能叫交响乐,或许可以叫交味乐?把种种气味像音符一样地编排,幽眇或强烈地散发,会怎么样?准定更美妙,浮想联翩,味道好极了!
    1.作者对众多的艺术品类都作了评价。请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绘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最早喜欢起小说,缘自《牛虻》;但喜欢到何等程度?请从文中筛选出两条信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看了《牛虻》同名电影竟“大失所望”。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在众多的艺术品类中,音乐最富创造性,因为它最少限制,最朦胧。
    B.听觉比视觉更朦胧,比视觉更能唤起广阔的想像。例如白居易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如此。
    C.比听觉更朦胧的,当属味觉。若把种种气味像音符一样编排,构成“交响乐”,种种口味幽眇或强烈地散发,会更让人浮想联翩。
    D.长期欣赏太写实、太具体的画,会催生出一种囚徒似的心情,是因为心绪总被圈定在一处之故。
    E.小说《牛虻》对人物形象地描写很不全面,很朦胧,却越能使读者发挥想像,去根据自己的想像把人物写真。
    F.如果一部作品不能使读者产生想像,限制读者的思考,那就越会使读者与书中人物隔膜、生疏。
  • 阅读下边文字,归纳出构成“累犯”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被赦免以后,在三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过失罪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神州五号”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请你以下列身份接受记者对此事的采访,谈谈自己人的感想。
    要求:说话符合人物身份,表达自然、得体、流畅,每段不少于30字。
    (1)中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学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边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取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了;不入,一位雕刻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