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复习训练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长年在外旅居,此时已经渐趋安定,但故园之思仍浓,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 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不只是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更是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 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忧而不伤,虽然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但报国之心不改,垫定了全诗雄迈的基调。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 阅读《登高》一诗,回答后面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诗的前四句勾画了三峡的秋景,但没有一个“秋”字,说说哪些词说明了是深秋季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句中“落木”是什么意思?这句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3)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5)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6)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复习训练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的成果。
    B.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C.2006年上半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1.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靠的是政府和企业大幅度的科技投入取得的。
    D.琵琶女的演奏技艺炉火纯青,琵琶乐音有催人泪下的魅力,这与她复杂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 阅读《琵琶行》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粗的词:    
    寻声暗问弹者谁(          );    
    ②弦弦掩抑声声思(          )    
    间关莺语花底滑(          );    
    ④银瓶破水浆进(          )
    2.选出与“冰泉冷涩弦凝绝”的“绝”字意义相同的项(    )    
    A.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察赵之欢    
    B.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    
    C.空谷转响,哀啭久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3.对白居易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最合理的一种是(    )    
    A.传神地写出琵琶女羞涩的神态。        
    B.写琵琶女端庄自重,不肯轻易见客。    
    C.准确地写出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的神态。    
    D.写琵琶女深夜与陌生人相见后心怀畏惧,被迫演奏时的拘束神态。
  • 下列句子加粗的词,与例句中加粗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A.青,取之于,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 筋骨之强
    C.食埃土,下饮黄泉              
    D.木直中绳,以为轮
  • 与“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神明自得——神明:神的总称     
    B.圣心备焉——圣心:圣人之心  
    C.骐骥一跃—— 骐骥:骏马         
    D.金石可——镂:雕刻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对上面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了客观条件有好有坏,在作者看来,好的客观条件对于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5.翻译以下句子。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复习训练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耻相——师:老师    
    B.作《师说》以之——贻:赠送
    C.师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D.其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
  • 下列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师道之不也久矣——六艺经皆通习之
    B.道之所存,之所存也——圣人无常
    C.孰能无——则耻师焉,
    D.其闻也亦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
  •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从而师之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小学而大遗
  • 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或师焉,或不焉。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名句积累。
    (1)师者,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
    (2)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与例句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项是(    )
    例句:师道之不也久矣
    A.师者,所以道受业解惑也      
    B.六艺经皆通习之
    C.此世所以不也                
    D.得璧,之美人
    2.下列句中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无备则制于人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师者。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句中“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项是(    )
    A.其可怪也欤?                  
    B.爱其子,择帅而教之
    C.吾未见其明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对下面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未见其也——明:明达,聪明。     
    B.今其智反不能及——乃:竟
    C.圣圣,愚益愚——益:增加。         
    D.则师焉,惑矣——耻:以…为耻。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态度是不同的。
    B.本段既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还论述了从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本段从论证方式上来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