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如图所示,一端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长木板上放一个物块,手持木板的另一端,使木板从水平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则在物体相对于木板滑动前
    [     ]
    A.物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
    B.物块的机械能不变
    C.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做功
    D.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
  • 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以减速上升了H,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物体的动能减少了FH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FH
    D.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小于动能的减少
  • 物体M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定滑轮,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墙上,水平地跨过定滑轮后与水平方向成角,用恒力F拉动物体M,使物体M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在物体M起动后t秒时速度为,t秒内拉力对物体M所做的功为
    [     ]
    A.
    B.
    C.
    D.
  • 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将一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粘连),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做弹性压缩,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栓牢,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且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 

    [     ]

    A.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B.球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最大 
    C.球所受合力的最大值不一定大于重力值 
    D.在某一阶段内,球的动能减小而它的机械能增加
  • 如图所示,物体与一根水平轻弹簧的一端相连,放在水平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P点,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 = 2.0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4,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00N/m。用力F拉物体,使它从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的O点向左移动10cm,这时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是1J,物体处于静止。(g取10m/s2)撤去外力后,物体开始向右滑行
    [     ]
    A.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可以达到12.5cm
    B.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一定小于12.5cm
    C.物体回到O点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D.物体到达最右位置时,物体的动能为零,弹性势能也为零
  • 不定项选择
    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改变了,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B.物体的动量改变了,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C.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改变
◎ 2010年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物体做平抛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     ]
    A.由于物体只受重力,所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的冲量
    B.尽管物体只受重力,物体在曲线下落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也不会竖直向下
    C.轻物体和重物体在自由下落中,只要经过的时间相同,重力的冲量也相同
    D.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相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所以相等时间内重力的冲量也不相同
  • 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物块通过A点和B点的速度分别是vA和vB,物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力F对物块做功W和力F对物块作用的冲量I的大小是
    [     ]
    A.
    B.
    C.
    D.
  • 两相同的物体a和b,分别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因分别受到水平恒力作用,同时开始运动。若b所受的力是a的2倍,经过t时间后,分别用Ia,Wa和Ib,Wb分别表示在这段时间内a和b各自所受恒力的冲量的大小和做功的大小,则
    [     ]
    A.Wb=2Wa,Ib=2Ia
    B.Wb=4Wa,Ib=2Ia
    C.Wb=2Wa,Ib=4Ia
    D.Wb=4Wa,Ib=4Ia
  • 滑块以速率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变为v2,且v2<v1,若滑块运动过程中摩擦阻力大小保持不变,则
    [     ]
    A.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B.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
    C.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冲量比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
    D.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功比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功大
  • 不定项选择
    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为30°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用光滑小圆弧连接,斜面长为2.4m且固定,一个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当V0=2m/s时,经过0.8s后小物块停在了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来的时间t,g取10m/s2,则(   )

    A.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C.若小物块的初速度V0=1m/s,则小物块运动的时间为0.4s

    D.若小物块的初速度V0=4m/s,则小物块运动的时间为1.6s

  • 如图所示,某人以拉力F将物体沿固定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C.物体做匀速运动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 2010年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固定的轨道边缘,装着一个定滑轮,一轻绳跨过定滑轮,两端系着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m>2M),现将m从静止开始释放,m从轨道上边缘滑到此位置(α=60°)时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
  •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2)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______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____。
  • 实验室可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速度传感器记录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__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靠右方的C点,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表格中的ΔE3=___________,W3=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下表,请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图线。
  • 长为L的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端固定于O 点,在O点正下方距O点h处有一枚钉子C,现将绳拉到水平位置,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时所受的摩擦阻力大小恒为其重力的,如图所示。欲使小球到达最低点后以C为圆心至少做一次完整的圆周运动,则h应满足什么条件?
  • 质量为m的卫星在绕地球进行无动力飞行时,它和地球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它们之间势能的表达式是Ep=(取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现在欲将这颗质量为m的卫星从近地圆轨道发射到近地r1=R,远地r2=3R的椭圆轨道上去,(卫星在这一轨道上的能量和r3=2R的圆周轨道上的能量相同),则需要在近地的A点一次性提供多少能量?(R为地球半径)
  • 如图所示,质点小球1、2的质量分别为m1=1kg与m2=2kg,用细线固定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中间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性势能为Ep=30J。某时刻绳子断开,小球被弹开,小球1、2得到了相等大小的动量,尔后分别进入竖直光滑圆轨道,且刚好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g取10m/s2)求:
    (1)轨道半径R1、R2分别为多少?
    (2)要使两小球落下后不砸到对面轨道,水平轨道的长度s应满足什么条件?
  • 长为2L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m和2m的小球,杆可绕水平光滑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轴在杆的正中央,初始时刻静止在水平位置,放手后自由转动,问:
    (1)当轻杆第一次转到竖直位置时,对轴上的压力是多少?
    (2)在初始水平位置,给2m的小球什么样的初速度V0,可使轻杆第一次转到竖直位置时,对轴上没有压力?
  • 将质量为M=30kg、长为L=2.0m的平板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车的左端放一质量m=5kg的物体,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今用力F=20N的水平拉力试图将m拉离车的右端,车的右端距固定墙0.25m,车与墙发生碰撞时没有能量损失。求:
    (1)车与墙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量;
    (2)m离开车的右端力F的瞬时功率;
    (3)m离开车的右端,所需要的时间;
    (4)车与墙发生碰撞后到m在离开车的右端过程中,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