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的库仑力的大小为

    [     ]

    A.1/12F
    B.3/4F
    C.4/3F
    D.12F
  • 用一根长为1 m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 m/s2
    [     ]
    A.
    B.
    C.
    D.
  • 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45 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     ]
    A.108m/s2
    B.1010m/s2
    C.1013m/s2
    D.1014m/s2
  • 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x、竖直分量大小vy与时间t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 在如图所示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电容器的电容为C。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U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     ]

    A.电源的电动势E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
    B.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
    C.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
    D.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 
  •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u=20sin100πt V,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 Hz
    B.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 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 2009年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x轴上两点B、C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
    B.EB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
    C.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 有一根网台状匀质合金棒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猜测其电阻的大小与该合金棒的电阻率ρ、长度L和两底面 直径d、D有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游标卡尺测量合金棒的两底直径d、D和长度L,图乙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20个等分刻度)的读数L=______________cm;
    (2)测量该合金棒电阻的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相关器材的参数已在图中标出)。该合金棒的电阻约为几个欧姆,图中有一处连接不当的导线是______________;(用标注在导线旁的数字表示)
    (3)改正电路后,通过实验测得合金棒的电阻R=6.72Ω。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为ρ、长为L、直径分别为d和D的圆柱状合金棒的电阻分别为Rd=13.3Ω、RD=3.38Ω,他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电阻R满足R2=Rd·RD,由此推断该圆台状合金棒的电阻R=______________。(用ρ、L、d、D表示)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像:
    (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 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增加
  • 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 J的功,则此过程中气泡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 J的功,同时吸收了0.3 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______________J。
  • 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 kg/m3,平均摩尔质量为0.029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2×10-10 m。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2009年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

    [     ]

    A.0.4c
    B.0.5c
    C.0.9c
    D.1.0c
  • 在t=0时刻,质点A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质点A振动的周期是_____________s;t=8s时,质点A的运动沿y轴的_____________方向(填“正”或“负”);质点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与A相距16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在t=9s时,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_______cm。
  • 下图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立方运动馆的景象呈现在半径r=11 cm的圆形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l=10 cm。若已知水的折射率n=4/3,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h。(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利用中微子与水中11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11H的核反应,产生中子(10n)和正电子(0+1e),即中微子,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     ]
    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 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____________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 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 s时到达高度H=64 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 1932年,劳伦斯和利文斯顿设计出了回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A处粒子源产生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加速电压为U,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
    (1)求粒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
    (2)求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
    (3)实际使用中,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都有最大值的限制。若某一加速器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的最大值分别为Bm、fm,试讨论粒子能获得的最大动能Ekm
  • 如图所示,两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安装在一光滑绝缘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足够长且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平面的倾角为α,条形匀强磁场的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长度为2d的绝缘杆将导体棒和正方形的单匝线框连接在一起组成“”型装置,总质量为m,置于导轨上导体棒中通以大小恒为I的电流(由外接恒流源产生,图中未画出)。线框的边长为d(d<l),电阻为R,下边与磁场区域上边界重合。将装置由静止释放,导体棒恰好运动到磁场区域下边界处返回,导体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装置从释放到开始返回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Q;
    (2)线框第一次穿越磁场区域所需的时间t1
    (3)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线框上边与磁场区域下边界的最大距离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