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     ]

    A、
    B、
    C、
    D、
  • 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

    A.
    B.
    C.
    D.
  • 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1慢慢变到r2,用EKl、E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     ]

    A.r1r2,EK1<EK2
    B.r1>r2,EK1<EK2
    C.r1<r2,EK1EK2
    D.r1>r2,EK1>EK2
  • 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 m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     ]

    A.10-17 J
    B.10-19 J
    C.10-21 J
    D.10-24 J
◎ 2005年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l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     ]

    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B.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负方向
  • 分别以p、V、T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表示为(p0、V0、T0)。若分别经历如下两种变化过程:
    ①从(p0、V0、T0)变为(p1、V1、T1)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T1=T0);
    ②从(p0、V0、T0)变为(p2、V2、T2)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在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如果V1=V2>V0,则

    [     ]

    A. p1>p2,T1>T2
    B. p1>p2,T1<T2
    C. p1<p2,T1<T2
    D. p1<p2,T1>T2
  •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B、EKC,图中AB=BC,则一定有

    [     ]

    A.Wl>W2
    B.W1<W2
    C.EKB>EKC
    D.EKBEKC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s2)

        

    (1)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底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____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

  • 将满偏电流Ig=300μ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
    (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__________Ω。

    (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__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0=__________Ω的电阻;
    (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

◎ 2005年高三物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A、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0=10m/s。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 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V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求:
    (1)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m为多少?
  •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上画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 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的导体棒与固定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初始时刻,弹簧恰处于自然长度,导体棒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在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
    (1)求初始时刻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2)若导体棒从初始时刻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则这一过程中安培力做的功W1和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1分别为多少?
    (3)导体棒往复运动,最终将静止于何处?从导体棒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为多少?

  • 如图所示,M、N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S1、S2为板上正对的小孔,N板右侧有两个宽度均为d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磁场区域右侧有一个荧光屏,取屏上与S1、S2共线的O点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轴。M板左侧电子枪发射出的热电子经小孔S1进入两板间,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可以忽略。
    (1)当两板间电势差为U0时,求从小孔S2射出的电子的速度v0
    (2)求两金属板间电势差U在什么范围内,电子不能穿过磁场区域打到荧光屏上:
    (3)若电子能够穿过磁场区域而打到荧光屏上,试在图上定性地画出电子运动的轨迹;
    (4)求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坐标x和金属板间电势差U的函数关系。
  •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弹性小球用两根长均为L的轻绳连成一条直线而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给中间的小球B一个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与绳垂直。小球相互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轻绳不可伸长。求:
    (1)当小球A、C第一次相碰时,小球B的速度;
    (2)当三个小球再次处在同一直线上时,小球B的速度;
    (3)运动过程中小球A的最大动能EKA和此时两根绳的夹角θ;
    (4)当三个小球处在同一直线上时,绳中的拉力F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