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新人教版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物理第四次适应性训练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时候,为了排除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随着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匀变化(即:=kh,k是个常数)的可能性,设计了如下的思想实验:在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的直线运动中,因为 ①(式中表示平均速度);而h=·t ②,如果=kh ③成立的话,那么,必有:,即:为常数。t竟然是与h无关的常数!这显然与常识相矛盾!于是,可以排除速度是随着下落高度h均匀变化的可能性。关于伽利略这个思想实验中的逻辑及逻辑片语,你做出的评述是
    [     ]
    A.全部正确
    B.①式错误
    C.②式错误
    D.③式以后的逻辑片语错误
  •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均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B.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C.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 现有一质点自倾角为α的斜面上方的定点O沿光滑斜槽OP从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为使质点在最短时间内从O点到达斜面,则斜槽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的取值

    [     ]

    A.β=α/2
    B.β=α
    C.β=α/4
    D.β=α/8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发射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飞船运行轨迹图如下,它记录了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飞船绕地球沿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通过观察此图,某同学发现,飞船绕地球环绕一周的过程中,地球大约自转22.5°。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依据上述信息可估算该飞船距离地面的高度大约为

    [     ]

    A.4×105km
    B.6.4×103km
    C.300km
    D.比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要高
  • 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假设t=0时刻物体在轨迹最低点且重力势能为零,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B.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C.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且机械能为
    D.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 2012届新人教版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物理第四次适应性训练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荷量为q的尘粒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在平行板电容器P、Q两板正中间的A点进入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恰好垂直于Q板打在B点,且AC=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板电势高于Q板的电势
    B.尘粒打在B点时速度是2v0
    C.尘粒打在B点时速度是v0
    D.P、Q两板间的电势差是
  • 想象在载人飞船上有一个可测定竖直方向加速度的装置,其原理简化如图,连接在竖直弹簧上的重物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连接,该装置在地面上静止时其电压表的指针指在表盘中央的零刻度处,在零刻度的两侧分别标上对应的正、负加速度值。关于这个装置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运行和回收过程中示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飞船在竖直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如果电压表的示数为正,则飞船在竖直减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仍为正
    B、飞船在竖直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如果电压表的示数为正,则飞船在竖直减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为负
    C、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D、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电压表示数所对应的加速度应约为9.8m/s2
  •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0,接线柱a、b接在电压为u=10sin100πt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R1为定值电阻,其阻值为100Ω,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s时,a、b两点间电压的瞬时值为5V
    B.t=s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00V
    C.在1min内电阻R1上产生的热量为6000J
    D.当R2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 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能判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能求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能求出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D.如果已知d和T的数值,就能判定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 某课题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等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4V,电阻RV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1约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约50Ω)
    D.滑动变阻器R1(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所选取的相应器材(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均标在图上,其设计或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如何调整?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R1,电流表A1已损坏,现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①请在方框中作出电路图;
    ②为了便于分析,一般采用线性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请写出与线性图象对应的相关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新人教版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物理第四次适应性训练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45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一社区管理人员发 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8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儿童,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住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 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作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 g取10m/s2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存在着电场强度均为E的匀强电场,其中第Ⅰ象限电场沿x轴正方向,第Ⅲ象限电场沿y轴负方向。在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有一个电子从y轴的P点以垂直于y轴的初速度v0进入第Ⅲ象限,第一次到达x轴上时速度方向与x轴负方向夹角为45°,第一次进入第Ⅰ象限时,与y轴夹角也是45°,经过一段时间电子又回到了P点,进行周期性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不考虑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P点距原点O的距离;
    (2)电子从P点出发到第一次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
  • (选修3-4选做题)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该时刻起经过0.2s,Q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
    B.从该时刻起经过1s,Q质点通过的路程是0.5m
    C.P质点从该时刻起第一次到达正的最大位移处所用的时间等于0.7s
    D.P质点从该时刻起每经过(0.8n+0.1)s,(n=0、1、 2、3……)回到平衡位置
  • (选修3-4选做题)
    雨过天晴,人们常看到天空中出现彩虹,它是阳光照射到空气中弥漫的水珠上时出现的现象,在说明这个现象时,需要分析光线射入水珠后的光路。一细束光线射入水珠,水珠可视为一个半径为R的球,球心O到入射光线的垂直距离为d,水的折射率为n。在图上画出该束光线射入水珠内经一次反射后又从水珠中射出的光路图,并求这束光线从射向水珠到射出水珠一次偏转的角度(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 (选修3-5选做题)
    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C.根据公式可知,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比裂变反应大得多
    D.根据公式可知,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与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同
  • (选修3-5选做题)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相同的长木板A和B,长为l=0.5m,在B的右端有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铁块C,三者的质量都为m,C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现在A以速度ν0=6m/s向右运动并与B相碰,撞击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而C可以在A、B上滑动,问:如果μ=0.5,则C会不会掉下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