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原创新课堂第四单元第10课第1框诚信是金的第一部分试题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训告诉我们
    [     ]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许下诺言,都要去履行
    B.能想到就能做得到
    C.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去履行
    D.做人不讲信用,无法立身处世
  • 某中学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勇因平时爱说谎话、言行不一而落选。这说明
    [     ]
    A.只要诚实守信,就能评上“三好学生”
    B.学习成绩不是评选“三好”学生的依据
    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不拘小节
    D.对人不诚信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 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就如我们经常讲到的“狼来了”的故事里的骗大人的小孩。这是因为
    [     ]
    ①不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
    ②谎言被识破后的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③不讲诚信的人肯定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④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就无法立身处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这句话启示我们
    [     ]
    A.在人的生命中,可以说谎
    B.生命的鲜花永远不会盛开
    C.做人要诚实守信
    D.生命是永远无法预测的
◎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原创新课堂第四单元第10课第1框诚信是金的第二部分试题
  • 湖南辰溪县莲花村的一位老支书,满腔热忱地带领村民办企业,但因决策失误导致村里负债十多万元。为了兑现对银行和村民的承诺,他率领全家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还清了所有的欠款。这位老支书的做法
    [     ]
    A.不正确,因为债务应该由村里偿还
    B.正确,因为承诺一旦作出,就应该努力兑现
    C.不正确,因为他的承诺不合理,可以不兑现
    D.不正确,因为负债不是他造成的,可以不兑现承诺
  • 成都市4名在校大学生,去年6月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时穿无线电背心进入考场,学校对他们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四川省教育厅维持学校的处分决定。4名大学生不服,将省教育厅告上法庭。目前,青羊法院一审审结此案,判决驳回4名学生的诉讼请求。据了解,这是成都市首例在校大学生状告省教育厅败诉案。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这说明
    [     ]
    A.与守信的人交往,你就会成为一个守信的人;与狡诈的人交往,你就会变得狡诈
    B.你讲诚信,别人就一定会讲诚信
    C.诚信能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
    D.人们总是愿意与守信的人打交道,不讲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 美国加州有一名小学校长说,学生若在4个月内读完7000本书,他会亲吻一只小肥猪。结果学生没有令校长失望,如期完成了阅读量。校长信守诺言,从当地一所大学的农业系借来一头肥猪,在校内安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吻猪仪式”。这位校长的行为
    [     ]
    A.是一种非常可笑的行为,丧失了校长的威严
    B.是不值得的,因为学生还是小孩子,他们不懂得诺言的重要性
    C.告诉我们不要轻易许下诺言
    D.为学生讲诚信、信守诺言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原创新课堂第四单元第10课第1框诚信是金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了商鞅变法图强。商鞅想:怎样才能让人们相信我变法是真的呢?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把赏金一直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纷纷议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变法成功,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商鞅变法成功的事例说明
    [     ]
    ①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②不讲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只是伤害了别人
    ③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④轻易承诺不兑现,是一种不良的品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相传明朝有个书生叫冯俊,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将携带的东西换了些银子,住店时发生换来的银子是假的。店主劝他:“如果你一点点花出去,就没有人能发现银子是假的。”冯俊斩钉截铁地说:“我可不能拿它去害人!”说完,毅然将假银子扔进河里。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     ]
    ①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②我们应该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③冯俊家有钱,不在乎这点银子
    ④冯俊诚实做人,是一个值得信赖之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自己的一块地皮和250本书赠给当地的一家学院,哈佛大学一直把这些书珍藏在图书馆内,同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准把书带到馆外。1764年的一个冬天,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在火灾发生前,一个学生恰好把其中的一本书带到了馆外,这将是250本书中唯一存世的孤本。学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把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很感谢并表扬了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了。
    请分析:
    (1)校长为什么表扬他?你如何看待学生还书这一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校长为什么开除他?你如何看待校长的这一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不少DV爱好者,他们把镜头对准城市里许多平凡的角落,用自己的细心和热情,记录生活瞬间,完善城市细节。
    DV镜头一:气温陡降,便民的士公司的电话叫车业务急剧增多,送完一拨客人的万兆亭师傅那天就接到了一个电话叫车的活儿。可当万师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客人指定的地点时,客人已经不在了,等了半天都没有等到。
    DV镜头二:为了帮助市民更方便地阅读图书,上海市推出了全新阅读方式“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是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图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使其他读者阅读。但是由于读者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就可以把图书“漂流点”的图书带回家,很多“漂流点”都遇到了市民只拿不还的情况。
    (1)上述两个镜头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这些DV片段将在某电视台《道德访谈》栏目播出,请你设计一则警示语放在片尾。(针对其中一个镜头或整个节目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