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人版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题(一)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一位七年级学生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说:“来到这里,我牺牲了自己的朋友和快乐以及无忧无虑的生活。曾几何时,我的知心好友同我一起疯疯地跑,傻傻地笑,只觉得时光充足,明天相当遥远,可如今,有的只是奋斗和拼搏,尽管这样努力,成绩也不见提高。人生为何会有令人羡慕的童年,之后却是长大的烦恼?”这表明
    [     ]
    A.成长中有烦恼也有快乐,不应该如此消极
    B.儿时的朋友也在长大,他们不会像你的生命那样宝贵
    C.奋斗和拼搏是青春的主旋律,牺牲快乐换取成就就是应该的
    D.令人羡慕的童年是快乐的,长大了就没有一切烦恼了
  • 马克·吐温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当我7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马克·吐温在14岁时,如此评价父亲的原因有
    [     ]
    ①14岁的马克·吐温已进入青春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
    ②他父亲对他要求太严格,动不动就打骂训斥他
    ③14岁的马克·吐温自我意识增强,不太愿意惟命是从
    ④青春期是人生的心理断乳期,心理上往往产生自闭,因缺乏与父母沟通而产生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下面是文文学习了“把握青春,珍爱友谊”一课后,对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认识。他的观点正确的是
    [     ]
    ①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
    ②初中男女生交往没有益处
    ③男女交往必然影响学习
    ④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对其成长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在28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32枚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比赛场上,我们看到有的运动员心态稳定,正常发挥水平;有的运动员兴奋异常,能够超长发挥;也有的运动员,心情紧张,状态失常,本来的优势项目却痛失金牌。这说明
    [     ]
    ①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②积极的情绪能够使人思维敏捷
    ③消极的情绪使人懈怠
    ④情绪对人的行为会产生特定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梅花是文人雅士反复吟咏的题材。“竹屋围深雪,林间无路通。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这是清代诗人蒋锡震写的咏梅诗。现代诗人毛泽东也写了一首咏梅的诗,他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据此回答1—2题
    1.这两首描写梅花的诗句,读起来有不同感觉、不同情趣。这说明
    [     ]
    A.生活在不同时代,情趣不相同
    B.道德水平差别,情趣不相同
    C.文化水平差别,情趣不相同
    D.兴趣不同,情趣不相同
    2.从这两首诗句可以看出
    [     ]
    A.前一首诗体现作者庸俗的情趣,后一首诗洋溢着作者高雅的情趣
    B.前一首诗体现作者高雅的情趣,后一首诗洋溢着作者庸俗的情趣
    C.这两首诗既不体现庸俗的情趣,也不体现高雅的情趣
    D.情趣的丰富多样,表现在时代差异上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培养高雅情趣要
    [     ]
    A、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B、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C、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D、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 鲁人版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题(一)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一天,王明去当地书店购书,当时除店主外,书店里只有王明一个顾客。店主向王明说:“我这儿有几本好书,你买不买,价格很便宜。”王明翻看时,发现是几本黄色书籍。王明不敢买。店主说:“我送你一本,看着好的话,以后再来买。”后来,王明从店主手里高价购买了许多淫秽书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不良诱惑会毒害人的心灵,使人不思进取,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②王明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③我们青少年要克服猎奇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
    ④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 中学生小徐在踢足球时将自己的一个“随身听”放在球场边,踢完球后忘记带走,被同学小罗拾得。小徐得知后找到小罗索还,但小罗却以自己拾得为理由拒绝返还。小罗的行为
    [     ]
    ①触犯了我国刑法规定,是犯罪行为
    ②是违法行为,因为他拒绝履行我国民法规定的义务
    ③是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
    ④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
  • 李离同学从小生长在一个幸福家庭中,父母不仅在生活上对其关心倍致,而且经常教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在学校,班主任老师经常与其谈心,了解他的学习、思想情况;每天上学、放学乘座村里接送学生的专车。他的学习成绩优异,连年获学校颁发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品德之星”等荣誉。从上述材料中体现出李离同学受到的保护有
    [     ]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
    ⑤自我保护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中学生是弱势群体,由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有
    [     ]
    ①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②通过调解、仲裁方式解决问题
    ③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④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一位社会学家说:“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这告诉我们
    [     ]
    A.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是十分重要的
    B.只要学会了辨别是非善恶就不会再犯错误
    C.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都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中
    D.宁肯当文盲也不当“德盲”
  •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为人民谋福利上,他时时刻刻关注着人民的衣食冷暖,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爱戴。”十里长街送总理“那感人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这说明
    [     ]
    ①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②每一种行为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敬人者人恒敬之
    ④身居高位的人容易赢得他人的尊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鲁人版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题(一)的第三部分试题
  • 有一个大男孩,任性、爱冲动。有一天一个哲人来到大男孩家,大男孩问哲人:“怎样才能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哲人笑笑,对他说:“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住,就拿刀在自家院里种的树上砍一刀。”大男孩照哲人的话做了。第一天,树上有好几处很深的刀痕。第二天,树上仍有刀痕,好像比第一天浅一点。第三天、第四天,树上的刀痕渐渐少了……。在这则故事中,哲人让大男孩明白的道理是
    [     ]
    A.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对产生的后果作出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损害
    B.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C.每个人做事情不可能保证不出差
    D.有坏脾气的人会对社会产生危害
  • 有多少青少年因吸毒误入歧途,一发不可收拾,结果悔之晚矣。“千万不要尝试毒品,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恶魔缠身,难以摆脱!”这是吸毒青少年的忠告。下列针对上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避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控力
    ②吸毒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一种对自己不符责任的具体表现
    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④能够明辨是非,懂得毒品危害的人就一定能够拒绝毒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战国时,苏秦为了谋取功名,先去秦国.赵国游说,处处遇到冷遇,连回乡的盘缠都没有了,自己挑着行李担子,面黄肌瘦,灰头土脸,一瘸一拐地回到家里。家里人都瞧不起他,甚至妻子都嘲笑他。但是,他没有灰心,反而立志将来一定要大展宏图。他在贫贱穷困、冷嘲热讽的环境中刻苦攻读。读书困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克服困倦,继续苦读。学成之后,苏秦又去燕国游说,终于成功。
    结合材料谈谈你是如何调控情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敏活泼开朗,她和男生的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说说笑笑;同桌的小雅却不好意思和男生说话,每次向男生借东西,她都要请小敏出马。
    小雅在与男生交往中有什么不妥之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非洲夏夜的草地上,一头强壮的驴子在安详地吃着草。一只小小的吸血蝙蝠悄悄地落在驴子的后蹄处,用它细小的舌尖轻轻地舔驴子的脚踝处。起初,驴子不断抬蹄或用尾巴来回扫动;渐渐地,驴子被舔得很舒服,不再烦躁,仍继续吃草。就这样,驴子被麻醉了,蝙蝠一会儿就咬了个小口,与同伴们轮流喝干了驴子的血。“杀人蝙蝠”仅仅施以舒适而致命的诱惑,在驴子陶醉沉迷之中便杀死了比自己大千百倍的对手。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小小的吸血蝙蝠,静静地接近你,慢慢地腐蚀你。
    我们应该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删除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等内容,不再鼓励中、小学生牺牲自我“敢于斗争”,而是要求他们“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遇有侵害要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为此,七年级(5)班的同学们展开了大讨论。
    张凯说:“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绝不意味着提倡青少年冷漠、临阵脱逃。”
    刘丹说:“删除‘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等内容,就是不鼓励我们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穆群说:“这是要求我们采取一种积极而灵活的方式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力所能及地去见义勇为。”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简要阐述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5年底,某城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在押的未成年犯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材料一:从存在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的占69.7%,经常喝酒的占60.06%,有打架行为的占57.58%,有旷课行为的占49.86%,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08%,上课携带过管制刀具的占41.6%,看过黄色书籍或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6%。
    材料二:从犯罪类型看,抢劫罪居于首位,占51.79%;其次是强奸罪,占19.01%;此外还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绑架等犯罪。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中所列属于什么行为?这两种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仔细观察漫画《无题》,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你根据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说明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漫画中的“护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爱岗敬业的劳动者。请你试举两位你所了解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幅漫画使你想到了什么?(字数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