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大纲版高三一轮复习生物配套月考试题五(B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     ]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 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关于此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
    B.硅肺的细胞死亡是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
    C.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通透性
    D.该疾病的发生,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 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 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溶酶体和核糖体
  • 将紫色洋葱磷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C.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D.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 下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含义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
    [     ]
    A.甲:植物体一部分  乙:愈伤组织  丙:植物体  相应的叙述:若甲离体培养,则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B.甲:二倍体  乙:花药  丙:单倍体  相应的叙述:经①和②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③得到的甲为纯合子
    C.甲:下丘脑  乙:垂体  丙:甲状腺  相应的叙述: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反馈调节作用
    D.甲:血浆渗透压  乙:下丘脑  丙:垂体  相应的叙述:②是抗利尿激素,③表示垂体将抗利尿激素释放到血液中
◎ 2012届大纲版高三一轮复习生物配套月考试题五(B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 如果a、b、c、d四种生物量的相对量比为1:8:3:6,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四种生物量表示将相同萝卜块浸入四种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后增加的重量,则a对应的溶液浓度最低
    B.若四种生物量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中不同营养级生物所占有的能量,则c对应的生物为初级消费者
    C.若四种生物量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遗传多样性,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对应的植物
    D.若四种生物量表示某细胞化学成分中有机物的含量,则d表示蛋白质对应的物质量
  •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与绿色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下图表示甲、乙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高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B.甲、乙中,甲可能表示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比较弱,积累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高
    C.农药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不易分解的农药,可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作用,并且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往往积累越多
    D.土壤缺水可导致植物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中间产物C3的含量也将会降低
  • 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 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 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
    A.表示内容:碳元素的流向  甲:消费者   乙:CO2  丙:生产者
    B.表示内容: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甲:血浆  乙:淋巴  丙:组织液
    C.表示内容:生态环境的能量流向  甲:生产者  乙:消费者  丙:分解者
    D.表示内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甲:下丘脑  乙:甲状腺  丙:垂体
  •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功能
    B.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是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甲、乙、丙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D.生物X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 2012届大纲版高三一轮复习生物配套月考试题五(B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 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部分被吃掉)。分批移走水蚤,移走水蚤的总量即水蚤的收获量。水蚤的收获量/藻类投放量为能量转化效率。移走比率(每批移走水蚤数占总数的比率)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①②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水蚤、幼年水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
    B.水蚤收获量总是小于投放量,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引起水蚤个体的死亡
    C.移走成年个体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主要原因是移走成年个体使种群趋向增长型
    D.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不能表明能量沿食链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 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Ⅰ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 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1)表中A是____________,B应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________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___________。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_________;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
  • 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鬛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其与卷尾鬛蜥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2)引入卷尾鬛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鬛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__能力。
  • 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Ⅰ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
    (1)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从G0~G3中选填),__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2)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多选)。
    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  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
    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3)据图1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_______。
    (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在牧草上喷洒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___。
  •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Ⅰ.提取叶绿素
    绿色叶片提取液→过滤液→浓缩液→叶绿素粗产品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______食品,否则__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