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广东省六校高三生物毕业班联合考试试卷2的第一部分试题
  • 已在HIV病毒携带者体内有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错误的是
    [     ]
    A.一定含有N元素
    B.一定都含有20种氨基酸
    C.高温能破坏其空间结构
    D.一定都含有肽键
  • 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组是
    [     ]
    A.ATP、DNA、RNA
    B.胰岛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和双缩脲试剂B在实验前混合,即现用现配
    B.为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作为标志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的某一细胞观察分裂期全过程
    D.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的CaCO3,是为了研磨充分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暗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光反应产生的ATP
    C.ATP分子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就是腺苷
    D.植物体合成ATP时所需的能量均为光能
  •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和矮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1:1:1:1
    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表现型
  • 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A—长翅,a—残翅)和X染色体(B—红眼,b—白眼)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雄蝇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父本雄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的精子XY与正常卵细胞结合
    C.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一次分裂出错,此时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b,AXb,a
    D.产生该白眼雄蝇可能是母本雌蝇仅减数第二次分裂出错,此时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可能为AXb,AXb,a
  • 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红绿色盲症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红绿色盲症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D.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升高
◎ 2011年广东省六校高三生物毕业班联合考试试卷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下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若分别捡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     ]
    A.基因a
    B.基因b
    C.基因c
    D.基因d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     ]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 噬菌体фX174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的双链DNA分子。如果该生物DNA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和40%C。那么,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     ]
    A.20%A,30%G,10%T和40%C
    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
    D.35%A,15%G,35%T和15%C
  •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出现地理隔离
    D.形成生殖隔离
  •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
    B.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
    C.①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D.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 2011年广东省六校高三生物毕业班联合考试试卷2的第三部分试题
  •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可能运转多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 “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关于筛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针对目标抗原的抗体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B.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在完成细胞融合后,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C.基因工程中用不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
    D.重组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 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
    A.比较项目:反射弧的完整性  现象Ⅰ:不完整  现象Ⅱ:完整
    B.比较项目: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现象Ⅰ:可以不要  现象Ⅱ:一定需要
    C.比较项目: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现象Ⅰ:少  现象Ⅱ:多
    D.比较项目: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现象Ⅰ:多  现象Ⅱ:少
  •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下表为AB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下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________。母婴血型不合________(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II-2的溶血症状较II-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__________,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II-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若II-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请写出与你推断相关的遗传图解。
  • 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名称)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__量。
    (3)若甲藻最佳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________(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_________有关。
    (5)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0℃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下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
  •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a过程发生在精原细胞分裂时期为:_______________。
    (3)在精原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4)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___,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_________。
  • 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
    资料一: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cm。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坡片……
    资料二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1)请改正“资料一”中的错误(至少写两处)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h,请根据“资料二”,请用饼状图表示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实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材时间 ②根尖培养温度 ③解离时间长短 ④载玻片厚度 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 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海啸,遇难者达20多万人,中国科学家参与了尸体的辨认工作,主要是从尸体细胞与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然后进行比较确认,请回答:
    (1)人体DNA的主要载体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先用PCR技术克隆出较多的DNA样品,操作时DNA分子受热解旋为单链,然后在______________酶催化下合成新链,如此循环扩增。
    (3)下表所示为分别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上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据此可判断,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_________。
    (4)此方法还可用于判断不同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科学家分别提取了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分子做鉴定,结果如下图
    请问其中亲缘关系最近是_________,这种方法就是___________。该方法还可以用于_________(举两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