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生物第六章单元回眸(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如图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     ]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更快
    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
    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
    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
  • 苍蝇的平衡棒原理被应用于运载火箭的研制中,这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能体现出
    [     ]
    A.潜在价值
    B.科研价值
    C.间接价值
    D.生态价值
  •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 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 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     ]

    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
    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
  •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_。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
  •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 人教版高二生物第六章单元回眸(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其中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
    [     ]
    A.粮食问题
    B.人口问题
    C.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
  • 环境污染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生物圈功能上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
    A.人类排放废物增加
    B.物质循环回路被阻断
    C.自动净化能力被阻断
    D.物质循环回路一定程度上被阻断
  •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     ]
    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
    A.研究价值
    B.药用价值
    C.美学价值
    D.经济价值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人工栽培和养殖
    B.就地保护
    C.易地保护
    D.实施大型的生态工程
  • 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     ]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
    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急剧增长
  • 下列不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特点的是
    [     ]
    A.物种丰富
    B.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
    C.我国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程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因而经济物种丰富
    D.我国是世界上被子植物最多的国家
  • 下列哪项是环境保护工作者所不允许的
    [     ]
    A.完全消灭有害生物
    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 人教版高二生物第六章单元回眸(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 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     ]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
  • 人类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
    [     ]
    A.沙尘暴使人患咳嗽、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B.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往往较低
    C.与人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越高
    D.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 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
  • 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 统计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生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侵入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 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     ]
    A.SO2的排放
    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的泄漏
    C.CO2的排放
    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 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 阅读下列三个事例,并回答有关问题。
    事例一 我国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为8.5%,并且因森林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贵植物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灭绝。
    事例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经有一半被挖尽。
    事例三 一种原产于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资源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事例三说明由于________入侵或引种到_________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4)除上述原因外,你还能举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其他原因吗?____________。
  • 下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识图回答问题。
    (1)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向人类社会中输入___________。
    (2)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__________输出给环境。
    (3)箭头C表示人类对_________产生的影响。
    (4)箭头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__作用。
    (5)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
    (6)要使A、B、C、D达到良性循环,最根本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实现______________战略。
  • 在某海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_________曲线。当人口数量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是该岛环境___________。
    (2)当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O点时,就会很快下降至P点,原因是人口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短缺,各种人为因素使__________遭到破坏,加上人们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______________(如有人被迫离岛等)。
    (3)若干年后岛上人口数又从P点上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以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自身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 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如图甲),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如图乙)。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_______。(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关的横线上)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__________。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