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人教版安徽省阜阳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生物单元测试《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核糖核苷酸
    D.A 或 C
  • 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据此实验,回答:酶和乳汁分别水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加热,其原因是
    [     ]
    A.确保实验是在设计的温度下进行
    B.进行对照
    C.确保反应物的体积相等
    D.缩短实验时间
  •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 进入冬眠的动物代谢极为缓慢,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体内酶的活性低
    B.气温低
    C.进食少
    D.耗能少
  • 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
    [     ]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
  • 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     ]
    A.催化剂不同
    B.环境温度不同
    C.试管的大小
    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 1962 年,科学家里斯和普兰特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衣藻、玉米等植物的超薄切片,发现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20.5mm 左右的细纤维存在。用DNA酶处理这种细纤维,细纤维会消失。由此证明叶绿体中含有的这种细纤维结构是
    [     ]
    A.酶
    B.RNA
    C.DNA
    D.核酸
  •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过程。在下列哪种体外温度条件下,采集到的血液凝固最快?
    [     ]
    A.0℃
    B.15℃
    C.25℃
    D.35℃
  • 下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 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数和磷酸基数分别是
    [     ]
    A.6和6 
    B.4和6
    C.6和4 
    D.4和4
  • 关于ATPADP+Pi+能量的反应式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存在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的能量均来自呼吸作用
    C.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 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
    A.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
    B.葡萄糖+果糖蔗糖
    C.水分从叶片气孔中散发
    D.甘油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中
  • ATP与葡萄糖相比有明显不同的特点是 
    ①储存化学能多 ②储存化学能少 ③稳定的化学能 ④活跃的化学能
    [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010年人教版安徽省阜阳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生物单元测试《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     ]

    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
    B.ATP不是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 在有氧呼吸的全过程中,CO2的形成发生在
    [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各个阶段
  • 给兔注射C6H1218O6,在兔体内最先发现含有18O的物质是下列的哪一种
    [     ]
    A.丙酮酸
    B.H2O
    C.CO2
    D.乳酸
  • 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mol数与消耗的O2mol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     ]
    A.0.5
    B.1.0
    C.1.5
    D.2.0
  • 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D.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
  • 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作用是:

    [     ]

    A.促进有氧呼吸
    B.抑制有氧呼吸
    C.促进光合作用
    D.抑制无氧呼吸
  •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那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之比为 
    [     ]
    A.1:2
    B.2:1
    C.3:1
    D.1:3
  •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细胞产生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 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 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生物,过一段时间后,仍能生存的是
    [     ]
    A.乳酸菌
    B.蘑菇
    C.白菜
    D.蚯蚓
  • 下列结构中能产生[H]的是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线粒体 ④细胞质基质 ⑤高尔基体

    [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CO2和H2O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出的结论是

    [     ]

    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淀粉
    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水
  • 下图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试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     ]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b
◎ 2010年人教版安徽省阜阳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生物单元测试《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主要原因是

    [     ]

    A.分子量最小
    B.分子量最大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D.在层析液中的溶液度最高
  • 把叶绿体色素溶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的主要区域是 
    [     ]
    A.红光和蓝紫光区
    B.绿光和蓝紫光区
    C.绿光和红光区
    D.黄光和绿光区
  •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下端第二条的色素名称和颜色分别是
    [     ]
    A.叶绿素a、蓝绿色
    B.叶绿素b、黄绿色
    C.胡萝卜素、橙黄色
    D.叶黄素、黄色
  • 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     ]
    A.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
    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D.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 绿叶研磨后过滤,漏斗基部应放

    [     ]

    A.纱布
    B.棉花
    C.单层尼龙布或脱脂棉
    D.滤纸
  • 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叶肉细胞内的C3、C5和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     ]

    A.升、降、升
    B.降、升、升
    C.降、升、降
    D.升、降、降
  • 欲测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最好检测是否有
    [     ]
    A.葡萄糖的生成  
    B.淀粉的生成
    C.O2的释放  
    D.CO2的吸收 
  • 为提高大棚中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在白天适当降温
    B.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在夜间适当降温
    C.在白天和夜间都应适当提高温
    D.在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     ]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 根据下图光合作用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光反应是在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暗反应在_________中进行。
    (2)叶绿素分子利用所吸收的光能首先将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暗反应阶段发生的两个主要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适当增加_______________浓度后可增加作物产量。
    (5)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多种酶的______________。
    (6)把阳光下的绿色植物突然遮光,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增多。
  •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中a~d表示某种物质,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①~⑤过程,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_________;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物质表示_________,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人类体温的维持和细胞呼吸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4)用染料__________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__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应该用______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
    (5)请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_______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______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__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___________,以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使_______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CO2固定。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
  • 氯化铁中的铁离子和土豆浸出液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现有氯化铁、土豆浸出液和人的新鲜唾液等材料,依下表进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和2可以证明____________ 。
    (2)实验2和3可以证明____________ 。
    (3)能证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是_________。
    (4)某同学发现实验2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产生气泡了。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有两点,请你分析这两点原因是什么?
    (5)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该现象是上述哪种原因造成的。(简要描述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