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生物期末教学目标检测的第一部分试题
  • 大肠杆菌、玉米、噬菌体、酵母菌都具有的糖是

    [     ]

    A.纤维素    
    B.淀粉  
    C.糖原    
    D.脱氧核糖
  • 下列不属于高等动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     ]
    A.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C.作为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
    D.参与构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 关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布,正确的是

    [     ]

    A.蛙的成熟红细胞中不含DNA分子
    B.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也有DNA分子
    C.含DNA的原核细胞不会同时含RNA
    D.细菌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拟核中
  • 下列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
    A.记忆细胞识别特定抗原
    B.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胰岛素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同种生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 下列现象不能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     ]
    A.胞吞和胞吐
    B.O2进入肺泡细胞
    C.动物细胞融合
    D.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     ]
    A.甲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B.乙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C.甲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D.乙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 某人进行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如表所示。预计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     ]
    A.Ⅰ、Ⅲ变蓝;Ⅱ不变蓝
    B.Ⅰ、Ⅲ不变蓝;Ⅱ变蓝
    C.Ⅰ、Ⅱ、Ⅲ均不变蓝
    D.Ⅰ、Ⅱ、Ⅲ均为蓝色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TP可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B.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
    C.ATP的组成中与脂肪酶相同的元素只有C、H、O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以及未经离心的酵母菌匀浆,分别置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可获得终产物CO2和水的试管是

    [     ]

    A.甲和乙
    B.乙
    C.丙
    D.乙和丙
  •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中的mRNA不存在明显区别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DNA量始终保持不变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
    D.细胞的衰老受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则不受基因控制
  •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数目加倍
    B.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
    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都不具备全能性
  •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正常情况下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 2011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生物期末教学目标检测的第二部分试题
  • 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

  • 某人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Y,有可能是亲代产生配子时,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侧所致,此时的细胞名称为

    [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 下列针对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D.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
  • 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基因重组现象发生的是
    [     ]
    A.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B.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应该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

    [     ]

    A.
    B.
    C.
    D.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
    C.物种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生物类型有所增加
    D.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 某同学对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套袋,之后用不同浓度的2,4-D(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
    A.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B.适宜浓度的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2,4-D浓度超过25mg/L后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
    D.利用2,4-D获得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大约为20~25mg/L
  •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各项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这个液体环境中的是
    [     ]
    A.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
    B.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D.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
  • 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     ]
    A.
    B.
    C.
    D.
  • 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神经递质经胞吞过程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 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一般呈现出S型曲线的走势,在此增长趋势中

    [     ]

    A.种群的增长与自身密度无关
    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C.种群的增长受到环境因素制约
    D.同一种群的K值始终保持固定
◎ 2011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生物期末教学目标检测的第三部分试题
  • 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 下列各项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B.制备原生质体时可利用酶或植物激素去除细胞壁
    C. 愈伤组织经过细胞的增殖会形成新的植物组织器官
    D.叶肉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离不开植物激素的作用
  • 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以获得杂交瘤细胞,下列针对单个杂交瘤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需经筛选过程方可获得
    B.具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C.可分泌多种特异性抗体
    D.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大量繁殖
  • 甲羊的去核卵细胞与乙羊体细胞的细胞核“组装”成一个新的细胞,该细胞多次分裂后植入丙羊的子宫内发育,产下羊羔的毛色和性别分别与哪只羊保持一致?
    [     ]
    A.甲、丙
    B.甲、甲
    C.乙、乙
    D.丙、甲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或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因此常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保持细胞始终处于活体状态
    C.调查农田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采用样方法能更接近真实数据
    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酶浓度属于无关变量
  • 图甲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可能表示的是下列中的_________。
    A.黑藻叶肉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人乳腺细胞
    (2)含氮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存在于细胞质中的__________结构。某物质由104个氨基酸组成,该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写序号)
    (3)图中结构③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中内膜蛋白质含量明显_________外膜,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把该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图中⑤处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中均有性染色体X。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__;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______________。
    (2)该动物体内有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图中含有X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若配子中出现了两条X染色体,原因可能是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过程出现了异常。
    (3)若用32P标记该生物一个体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则在第二次细胞分裂至甲图所处时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占染色体总条数的______%。
  • 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与_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
    (2)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_____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______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_______移。
    (3)乙图中用______的量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图中c点表示_______。
  • 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学研究的一些问题。
    (1)野生型果蝇的翅长远远大于体长,偶尔发现一些小翅突变型,翅长小于体长。用正常翅雌果蝇与小翅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翅长均表现正常;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雌蝇翅均正常,雄蝇中正常翅与小翅大约各占一半。由此判断控制小翅的基因为________性基因。实验中两亲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用M和m表示相应基因)________。有关翅长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2)已知决定果蝇刚毛分叉与否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型均为直毛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即出现__________现象。请写出后代中各种表现型及大致比例关系_________。欲通过子代的不同表现型即可区分性别,则需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的雌蝇和__________的雄蝇进行交配即可。
    (3)上述决定翅长短的基因和决定刚毛分叉与否的基因在遗传上____(符合/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请回答问题:

    (1)正常情况下,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使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其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参与机体产热活动调节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和肾上腺素等。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甲型H1N1病毒,则体内_____细胞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___细胞,从而产生抗体。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
    (3)经过处理的病毒,除可作为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外,在生物工程中还可用于多个方面,例如用来_____、 ______等。
  •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请结合下列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途径①是指________作用;碳在②处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从大气进入________的速率与返回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2)导致CO2过量排放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另外,森林的过量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图中途径①有所减弱,而且被砍伐后的植物剩余部分在________作用下,也能释放出CO2
  • 2001年,Schittek等科学家从人体汗液中分离得到一种称作Dermcidin(DCD)的人汗腺抗菌肽,这种物质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活性,有望成为替代普通抗生素的一类新型药物。研究人员已分离获得了控制DCD合成的基因。请据此回答问题:
    (1)为了评估DCD的抗菌性,研究人员用大肠杆菌进行了抗菌实验。分别在未加入DCD的培养基和_____的培养基中接种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的_______,确定该物质的抗菌效果。实验所用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_。在此基础上,培养基还需满足细菌生长对_______、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应用PCR技术可以对DCD基因进行体外大量扩增。此过程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体系中应提供模板、引物、______作为原料以及______酶。同时,通过控制______条件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理论上,若要将DCD基因转入其他生物,可将此基因与_______连接构建形成重组DNA之后导入受体细胞,在此构建过程中需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