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1月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二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一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
  • 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的番茄,其原因是

    [     ]

    A.生长素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
    B.生长素抑制了番茄种子的发育
    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
    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⑤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⑥生长素对根、茎、芽等不同器官的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⑦能促进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都抑制根的生长
    ⑧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A.④⑤⑥
    B.②⑤⑧
    C.③⑥⑦
    D.②⑤⑥
  •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设置不含生长素浓度的一组的目的是空白对照
    B.5u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抑制月季生根
    C.激素类似物甲的最适使用浓度最可能在10~50umol/L之间
    D.激素类似物乙的最适浓度可能小于1umol/L,也可能大于100umol/L
  • 某课题组研究不同浓度某激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关于实验中使用的激素类似物的浓度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
    A.X>Y
    B.X=Y
    C.Y>Z
    D.Y=Z
  • 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每组实验种子为100粒):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恰当的是
    [     ]
    A.光照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
    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
    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
  • 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①组实验如甲图: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紧贴在C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②组实验如乙图,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两天后.胚芽鞘D的生长向左,因右侧生长素多,向下运输多,右侧生长快
    B.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右,因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
    C.两天后,胚芽鞘G直立生长,因为X,Y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D.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左,因B侧生长素浓度低.根的生长慢
  • 酶和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这两者关系密切,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
    [     ]
    A.细胞免疫时的效应T细胞合成并分泌干扰素
    B.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的氧气
    C.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入侵机体的抗原
    D.脊髓的神经中枢中突触小体分泌神经递质
  • 关于神经调节中,下列“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反射弧一定包含三个神经元
    B.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一定发生K离子内流
    C.递质的合成、释放一定与线粒体、高尔基体有关
    D.递质和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一定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     ]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虚线内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刺激e点,在d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 下图为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膜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神经递质可被①识别
    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A侧为正电位,B侧为负电位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若此图是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动作电位产生时,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

  • 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并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
    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
    ③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④当兴奋产生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⑤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增大
    B.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对葡萄糖没有运输能力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
  •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免疫功能越强对人体的健康越有利
    B.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尿量减少
    C.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基本方式是反射
    D.正常情况下人体在大脑皮层的直接调节下产热量和散热量相当
  • 甲型H1N1流感其病原体是一种流感病毒新变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吞噬细胞吞噬流感病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该种流感病毒的结构与普通流感病毒的结构类似,因此注射普通的流感疫苗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C.侵入机体的该种病毒是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消灭的,细胞免疫在这一过程中不起作用
    D.B细胞和T细胞内获得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 2011年11月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二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知

    [     ]

    A.破伤风杆菌通过核糖体合成甘氨酸
    B.甘氨酸是一种信息分子
    C.甘氨酸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D.破伤风杆菌可引发免疫失调疾病
  •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 关于激素的化学本质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都是蛋白质,性激素是脂质
    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只能是增强新陈代谢,增加产热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是相反的
    D.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患糖尿病
  • 如图①、②表示人体内细胞间信号传导常见的两种方式;③、④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控制垂体使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不可用方式①表示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可用②表示
    C.性激素能通过④的方式对靶细胞作用
    D.生长激素能通过③和④的方式对靶细胞作用
  • 关于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两种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对糖代谢的调节
    B.胰高血糖素基因和胰岛素基因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可能翻译成不同的氨基酸
    C.胰高血糖素基因和胰岛素基因分别只存在于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中
    D.两种细胞合成的激素不同是相关基因选择性地表达的结果
  • 下列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下列对A、B表示的内容及B变化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A的分泌
    B.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甲状腺激素促进A的分泌
    C.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甲状腺激素对A的抑制减弱
    D.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甲状腺激素对A的促进减弱
  • 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胰岛B细胞分泌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 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和捕食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
  • 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研究了下图,该图表示了鲸的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曲线1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②曲线2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③曲线1代表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④曲线2代表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 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
    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
    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 沙丘逐渐演变成树林的过程中

    [     ]

    A.发生了次生演替
    B.气温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
    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
    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 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
    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D.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
  • 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B.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C.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
    D.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 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如下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是

    [     ]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
    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
    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
◎ 2011年11月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二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完成①过程所需的能量是太阳能
    C.⑤、⑥、⑦过程中向D输入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D.A、B、C、D组成一个食物网
  • “华南虎照片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所谓“华南虎照片”系假照片,“拍照人”周正龙涉嫌诈骗被逮捕。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

    A.野生华南虎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直接影响野生华南虎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
    C.如果野外发现野生华南虎,可进行易地保护
    D.生活在动物园中的老虎可以组成一个种群
  • 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Ⅰ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生态系统中,右图中种群Ⅰ、Ⅱ、Ⅲ依次属于左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B.右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间的种群Ⅱ属于衰退型种群
    C.调查右图中Ⅰ、Ⅱ、Ⅲ种群密度的方法都用标志重捕法
    D.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左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 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态的重要条件
    B.正反馈调节是生物圈稳态调节的基础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易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某调查小组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查阅网上资料,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的是

    [     ]

    A.把秸秆作为饲料,再将动物产生的粪便施入农田
    B.建沼气池,作为发酵原料,再取出肥田
    C.将秸秆粉碎后,作为食用菌栽培基料
    D.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农田表面,有利于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农作物利用
  • 关于环境污染及治理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引起的,除了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也是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
    B.“酸雨”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引起的,除了人类的工业排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没有其它来源
    C.“富营养化”主要是N、P等无机盐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有效措施是污水经处理年才能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D.重金属盐也是一种污染,它会随着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体内重金属盐含量越高
  • 下图是某生态农庄能量流动模式图,①~⑥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农庄稳态的维持主要取决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与人无关
    B.增大输入能量①可增加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以提高该系统输出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⑤/②×100%
    D.C代表该农庄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有C构成一个种群
  •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请回答:
    (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并受内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在摄食后,I/G变_________(大或小),这是由于___________(填激素分泌量变化)所致;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I/G变___________(大或小),有利于促进_______,维持血糖水平。若将胰高血糖素注射到体内,血糖浓度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2)将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5.6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
    (3)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胰岛素的含量。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下图为实验示意图。
    (1)α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2)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填“纵”或“横”)向切割后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是: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理是生长素能够_______________。
  • 某小组就根、茎对生长素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下图所示的曲线。

    (1)实验能否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
    (2)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__,表示茎的远地侧的是____________。
  • 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研究者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1)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
    A.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B.不含蔗糖的培养液中
    C.含乙烯的培养液中  D.同时含乙烯和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2)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A.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直接抑制根的生长
    B.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无法促进根的生长
    C.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乙烯的分解,从而抑制根的生长
    D.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根的生长
  • 为研究两种植食性鱼类的种群数量变化,某研究所2001年起在两个鱼养殖两种植食性鱼类甲和乙(以水草和浮游植物为食),并按照每1000m投放16条放入了鱼苗。两个鱼塘相邻,大小相同,其中原有少量野生的植食性(仅食水草)和肉食性鱼类。数据统计如下:

    (1)调查甲、乙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投放鱼苗后,两个鱼塘中原有的野生鱼类的数量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结果为养殖业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依据,如每年的捕捞量。甲种鱼的年捕捞量大约为___条/1000m。
    (4)研究人员又研究了混合放养的情况,他们按两种鱼各50条/1000m的标准进行投放,连续统计了种群密度如下:

    ①.混合放养后,两个种群的K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原因主要与两个种群的__________有关。
    ②.此状态下,乙种鱼的年捕捞量应为__________。
    ③.混合放养比单独放养相比,产量___________(提高、降低、基本不变)。
    (5)影响甲、乙两种鱼种群密度的因素,除了题中提到的外,还受多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1)图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_____(填生物成分)所利用。
    (3)若D还能以E为食物,则B的数量会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4)若图表示冬季某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进入A的二氧化碳总量为M,由A进入E的二氧化碳量为N,则M和N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一个动物种群自动调控图。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1)该自动调控图模型为____________调节机制,这种机制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的基础。
    (2)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增大环境阻力是降低环境容纳量的最有效方法。请据此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
  • 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1)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用箭头表示出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