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九)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四种结构中,从化学组成角度分析,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是
    [     ]
    A.核糖体
    B.染色体
    C.噬菌体
    D.线粒体
  • 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了5个四肽、4个六肽和一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

    [     ]
    A.189和11
    B.200和215
    C.189和26
    D.200和200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结果显示,色素含量最少的是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斐林试剂使用时要先把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1g/mL的CuSO4溶液)混合均匀
    C.检测CO2产生的多少可以使用重铬酸钾,观察产生灰绿色的时间长短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
  • 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相同质量的X和Z被彻底氧化分解,则Z的耗氧量多
    B.Z能够指导Y的合成,使相关信息得以表达
    C.生物膜的主要功能通过Y来体现,Z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在细胞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ATP中所含能量都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B.细胞呼吸的每一阶段都有ATP生成
    C.ATP只能来源于线粒体
    D.活细胞内时刻都有ATP生成
  • 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运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
    [     ]
    A.相等、小于1.0
    B.相等、大于1.0
    C.相等、相等
    D.小于1.0、小于1.0
  • 将某植株的一个叶片置于密闭小室内,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适当降低温度,a点左移,b点左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适当升高温度,a点左移,b点右移
  • 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的扩散,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     ]
    A.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糖蛋白,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凋亡
  •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洋葱根尖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时可形成12个四分体
    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16条染色体,则该生物的体细胞中至少有8种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
    C.若某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则该细胞不一定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D.一个基因组成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AB、b、b
  • 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主要是通过
    [     ]
    A.观察性状的遗传推知的
    B.显微镜观察发现的
    C.理论分析总结的
    D.测交实验总结的
  • 下列与真核生物的基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对等位基因的结构组成差异可表现在碱基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上
    B.亲子代之间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C.DNA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D.只有通过转录和翻译,基因才能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 高秆抗稻瘟病(DdRR)的水稻植株测交得到F1,F1再测交得到F2,则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
    A.高秆抗病:高秆染病:矮秆抗病:矮秆染病=1 :1 :2 :2
    B.高秆抗病:高秆染病:矮秆抗病:矮秆染病=2 :2 :1 :1
    C.高秆抗病:高秆染病:矮秆抗病:矮秆染病=1 :1 :3 :3
    D.高秆抗病:高秆染病:矮秆抗病:矮秆染病=3 :3 :1 :1
◎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九)的第二部分试题
  • 人的耳垢油性(A)对干性(a)完全显性。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交叉互换
    C.体细胞突变
    D.性细胞突变
  • 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 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a和基因b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d与基因b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基因c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基因e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 下列各项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     ]
    A.太空椒与抗虫棉
    B.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
    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种
    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
  • 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 对照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下列科学家的著名实验中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有
    ①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②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噬菌体中的DNA是遗传物质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在下列免疫细胞中能进一步分裂和分化的是
    [     ]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
    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
  • 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
    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
    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
    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
  • 下列有关体内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 体液调节
    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
  • 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不相同
    B.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高浓度抑制这一特点
    C.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D.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都是由特定的器官产生的微量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 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
    叶林等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
    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干物质的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
    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
    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
  •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碳元素只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B.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并能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D.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九)的第三部分试题
  • 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①等于10-2N  ②大于10-2N ③小于10-1N ④大于10-1N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的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是由纺锤丝牵引的。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实验材料和用具:相差显微镜(可连续观察活细胞一个分裂期的染色体变化) 、洋葱、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滴管、广口瓶、清水、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等。
    方法步骤:
    a.培养洋葱根尖。
    b.切取根尖2~3mm,并对它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c.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相差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你认为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3)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请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关植物衰老的机理,目前有两种相对立而又关联的解释。一种是“营养竞争说”,即植物体由于开花结果夺取营养器官的养料而使茎、叶衰老;另一种看法认为“植物的衰老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这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光照不足会引起细胞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物质减少而导致茎、叶衰老。有人利用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选取20株健壮、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开花前的盆栽大豆,平均分成四组, 编号甲、乙、丙、丁,下表是有关探究的做法、结果。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注:①除题中讲明的条件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②衰老以叶片变黄作为指标)
    (1)若四组大豆的平均衰老时间分别记作a、b、c、d,则评判其衰老的标准应是________。
    (2)若实验结果发现a=b>c=d,则说明________;若开花结果争夺养料和光照不足都能引起植物衰老,则可能的结果是____。
    (3)若实验结果为a=b>c=d时,将甲组突然停止CO2供应,则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C5、C3的变化情况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C5含量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
    (4)植物衰老从细胞结构的角度上看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
    (5)据测定,大豆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其光照下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______mg。
  • 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能够编码胱硫醚γ- 裂解酶(G 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正常小鼠(B+B+)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基本步骤。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据图描述B基因、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产生H2S越多。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某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设计实验选育出了基因型为B-B-的雌性小鼠,请将选育过程补充完整:
    ①.取多只基因型为B+B+的雌性小鼠与已培育出的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杂交,得到F1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一、二是两种不同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一中3号和4号为双胞胎,图二中4号不含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若3号、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若3号、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来自__________。
    (2)图二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遗传,若8号与10号近亲婚配,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若图二中8号到了婚育年龄,根据优生的角度,你对她有哪些建议?_____________。
  •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并消灭之,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水稻和鱼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中,水稻通过_________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4)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价值。
    (5)画出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注意:在图中用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方框中写出具体生物,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生理过程的名称)
    (6)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了各种生态农业生产体系。试述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_____________。
  • (附加题)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请回答:
    (1)对菊花来说,要选择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对月季来说,适宜花药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镜检方法是_________。
    (2)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药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
    (3)两种植物材料的培养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
    ①接种室要消毒;②材料可用__________进行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③接种操作要在____________进行;④接种完毕后立即盖好瓶盖。
    (4)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中,花粉植株的形成除图中所示途径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
    (5)图中花粉植株属于_______倍体,要使其能繁殖后代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 (附加题)下图为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雌鼠注射的激素一般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图中受精卵的获得有两种,即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如果是后者,则必须对精子进行体外培养,使其__________。
    (3)用注射针吸取________,将其注入到早期胚胎细胞核中,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在培养受精卵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培养液中一般要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以防止污染;在含有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培养基中还需加入___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以满足受精卵发育所需。培养时发现,它和动物的体细胞培养一样,也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现象。
  • (附加题)PCR技术与细胞内DNA复制的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PCR技术合成DNA和细胞内DNA复制都属于半保留复制
    B.PCR技术和细胞内DNA复制利用的酶的种类不同
    C.PCR技术和细胞内DNA复制应用的酶在相同温度下活性相同
    D.PCR技术和细胞内DNA复制的原料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 (附加题)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B.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C.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
    D.胚胎移植前必须先进行免疫排异反应的实验
  • (附加题)下列关于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和切开部位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
    A.所识别的序列都可以找到一条中轴线
    B.中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
    C.只识别和切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在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
  • (附加题)某生态农场将沼气工程、养猪、养鱼、养鸭、种植农作物、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物质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下图为该系统工程中的沼气池的制作简图。下列关于该生态农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既是一个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又是一个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B.如果将“无机物→农田”,会使物质循环受到破坏
    C.在建设中,应使食物链越长越好
    D.应用了生态学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