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生物教材完全学案专题一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选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回答问题。纤维素分解

    (1)此培养基配方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配方为___________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
    (3)此培养基选择出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 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

    [     ]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 某同学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以下操作:
    第一步:土壤取样。用小铁铲和普通信封将士取回,然后倒入一烧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塞好棉塞。
    第二步:制备培养基。
    第三步:菌悬液涂布平板。用接种环取少量土壤稀释溶液在以上培养基表层涂布。
    第四步:培养观察。把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到35℃的恒温箱中培养1d~2d,观察并记录菌落的生长情况。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完成下列题目:
    (1)找出该同学明显的操作错误。
    (2)要想增加该实验的说服力,还应该怎么做?
  • 纤维素酶是一种

    [     ]

    A.合成酶
    B.转移酶
    C.水解酶
    D.裂解酶
  • 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

    [     ]

    A.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条
    D.塑料条
  • 下列不属于纤维素酶组分的是

    [     ]

    A.C1
    B.Cx
    C.葡萄糖苷酶
    D.半乳糖苷酶
  • 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     ]

    A.C1酶和Cx
    B.C1酶和葡萄糖苷酶
    C.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     ]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步骤是
    ①土壤取样 ②梯度稀释 ③选择培养 ④涂布培养 ⑤筛选菌株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②③⑤
◎ 人教版高二生物教材完全学案专题一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选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

    [     ]

    A.湿润的环境中
    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C.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
    D.池塘中
  •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有

    [     ]

    A.NaNO3
    B.KCl
    C.酵母膏
    D.纤维素粉
  • 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所用到的方法是
    ①稀释倒平板法 ②涂布平板法 ③单菌落挑取法 ④选择培养基分离

    [     ]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 为了测定某种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适pH,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分别装到锥形瓶中,用缓冲液分别调pH为4.0、4.5、5.0、5.5、6.0,并分别标号为Ⅰ、Ⅱ、Ⅲ、Ⅳ、Ⅴ。
    ②将每瓶培养基等量分别装到5支试管中,加棉塞并包扎成5捆。
    ③将试管放到1个大烧杯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0min灭菌,待温度冷却到50℃,将试管搁置斜面。
    ④在无菌条件下,往5组试管中接种等量的菌种。
    ⑤25℃~28℃恒温箱中培养24h。
    ⑥测定每支试管中培养基的质量,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1)上述步骤中有5处明显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若按改正后的实验步骤,请将预测的结果用曲线图表示走势。
  • 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较好?
  • 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物质,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核酸
  • 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     ]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毒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 人教版高二生物教材完全学案专题一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选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
    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
  • 在酸性贫瘠的土壤中分解纤维素占优势的菌为

    [     ]

    A.真菌
    B.细菌
    C.兼性厌氧细菌和真菌
    D.放线菌
  • 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     ]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
    B.没有意义,去掉这一步更好
    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
  • 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     ]

    A.均会出现透明圈
    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
    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
    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
  • 牛等反刍动物的瘤胃中有大量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兔等食草动物的盲肠内,也有大量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牛、兔等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     ]

    A.寄生
    B.互利共生
    C.捕食
    D.竞争
  • 纤维素酶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在下列哪种生物体中提取纤维素酶比较合理?

    [     ]

    A.发酵酵母
    B.在腐木上生长的霉菌
    C.高等植物细胞
    D.白蚁体内的鞭毛虫
  • 纤维素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
    [     ]
    A.饲料添加剂
    B.白酒的生产
    C.蔬菜
    D.纺织
  • 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________,碳源为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____的微生物。
    (5)⑥为______组,⑦为______组,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6)⑤→⑥采用______法,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
  • 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环节所需要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并加入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选择周围有_______的菌落。
    (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______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可以通过对____________进行定量测定来验证。
    (3)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______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_________,④所示的操作过程要注意避免______________。
  • 有些微生物含有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纤维素酶可以通过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产生纤维素酶较多的菌株。
    (1)写出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取培养基___________,观察记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情况。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