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的试题列表
移风易俗的试题100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女子应具有“三从四德”,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应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20世纪50年代的服饰图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服饰图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服饰材料二图四中国式的简陋图五早期的上海洋房(1)材料“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某市历史教研网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物质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是观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妇女虽然是人,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虽然可以拥有财产,但不能完全支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我国正在进行着第六次人口普查。这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血缘宗法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实际上揭示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材料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礼记》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某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洋泾浜英语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A.中外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的需要B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伴随着战争与流血,都伴随着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都伴随着国家民族关系的巨大调整。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在民国初年的社会习俗变革中,最典型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是[]A.“鞠躬礼兴,拜跪礼灭”B.“天足兴,纤足灭”C.“爱国帽兴,瓜皮帽灭”D.“阳历兴,阴历灭”“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西方列强的入侵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愿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是我省[]A.浏阳人B.常德人C.邵阳人D.湘潭人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两千多人,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A.掠夺中国的资源B.打开中国的市场C.获得更多的权益D.镇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外国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冲击着中国旧制度和旧思想。试以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知道使用火。[]“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最显著的特征是[]A.彻底冲破传统婚姻束缚B.具有新旧杂陈的时代特点C.体现出婚姻自由的原则“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这种情况在上海出现的时期最早在[]A.18世纪中期B.19世纪初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中期“‘来’是‘康母’(come)‘去’是(go)”,一个铜板叫‘文到来’(onedollar)曾经是近代风靡上海的“洋泾浜”英语。这种现象是当时上海[]A.崇洋媚外心态的反映B.殖民同化政策的结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上述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有多少年历史[]A.2100年B.1900年C.1800年D.1700年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单元主题学习法,能呈现历史进程的阶段特征、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历史演进的趋势。某同学阅读了以下列出的中国近代史中相关课目,拟定了一份单元学习提纲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材料一:《大明律》中还首次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明清统治者基于维护自身业已腐朽的制度的需要,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公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同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都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B.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C.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展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不平衡③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密切相关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在2012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人口问题是代表们关心的重要话题之一,人口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发展。观察下图:造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性别比和超额女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尊重妇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1920年《新妇女》载文指出:“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说出的下列观点,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190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②离婚、再婚频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了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民国时期《申报》有如下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该现象反映的是[]A.断发易服B.废止缠足C.婚姻近代以来中国人际交往中逐步采用“先生”“女士”的称呼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后C.新中国成立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装,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反辛亥革命后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是,人们至今还可以看见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小脚老太”。这主要说明[]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B.生活习俗的变迁成乡发展不平衡C.废止缠足社会习俗的变化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使于万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主要反映了[]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C.平等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马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中国共产党以“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为标准,与其相符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实物分配、低租金的福利性城镇住房制度。当时住房建设统一按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安排,各级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节日是[]A.元旦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C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①西方文化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历史名人的一举一动往往透露出一个时代的信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蔡元培的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二次婚姻:1902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下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景。观察右图,能全面描述画面的是①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明汇申城②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③明眸皓阅读下列图片:图1长袍马褂图2西服与旗袍图320世纪图4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确良面料衣裳图520世纪90年代后女性职业装(1)判断图1、2反映的时代。(2)图1至图2时期服饰、称呼右面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开始穿西装、礼服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④当“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下文是发表在《时报》上的《新陈代谢》-文的内容:“……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这段文字反映的社会变化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欲伸民权,必启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析》,认为女子裹足,不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反映了[]A.资本主义经济取代了封建经济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观念影响着国人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西式称呼取代了中式1934年的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两腿皆外露;首挽圆髻,不钗不冠,近则截发烙之(指烫发),使曲散礼仪习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1902年6月26日《大公报》所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引述如下:“近有南国志士某君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条件如下:一要天足;二要晓中西学门径;三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反清革命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倡导婚姻“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D.采用了简“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2007年12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了一份特殊的“告示”。它属于国家一级文物,长102.3厘米,宽58.2厘米。内容为毛笔书写:“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不同年代的择偶标准差异(单位:%):样本资料来自1996年在上海、哈尔滨对65岁以下的已婚女性及其配偶为调查对象(共3200名)的入户访问。——徐安琪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称中国移风易俗的一大改革是[]A、反对封建迷信B、土葬改为火葬C、春节禁放鞭炮D、文娱活动增多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了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1931年7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则《征求如意郎君》的征婚启事:“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三、高尚的人格;四、风姿潇洒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不同年代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殊为共和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间普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以下对民国时期国产“欧式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反清革命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倡导婚姻“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正确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外来侵略引起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以下对民国时期国产欧式女鞋流行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①西方生活观念在国人婚姻观念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记·典礼》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斋戎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
移风易俗的试题200
移风易俗的试题300
移风易俗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