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聶政之计,以侥幸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选自岳麓出版社1988年版《古文观止》卷之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其所以微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见:表现
B.养其全锋而待其            敝:通“弊”,弊端
C.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      逆:迎接
D.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其志气    称:相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锋不可犯,其末可乘       ②于是秦人拱手取西河之外
B.①而归臣妾吴者,三年而不倦。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预羽曰
C.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仆妾之身 ②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D.①而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②乃使从者衣褐
3.下边各项中,能够直接说明留侯张良的“大勇者”本色的一项是(   )
A.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B.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C.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
D.具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即亮出中心论点,“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有匹夫之勇与天下大勇之分。
B.对张良“圯上受书”之说,作者大胆“翻案”;一是除去“圯上老人”身上的神奇诡异之气,二是指出老人“其意不在书”,而在折其刚锐之气,使张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谋。
C.张良一生可写可论者甚多,作者只选取圯上受书和辅佐高祖两桩,前者说明张良之“忍”的难能可贵,后者强调张良之“忍”的巨大作用,选材紧扣题旨,行文不枝不蔓。
D.“翻案”文章容易矫杆过正。年青的苏轼为强调“忍”的重要,将“忍”说成张良建功立业的根本原因。甚至将刘项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忍”与“不能忍”的个人气质,显然有片面性。
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查看答案
◎ 解析
查看解析
◎ 知识点
    根据n多题专家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留侯论(宋)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主要考查了你对  【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一词多义】【文言文阅读】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留侯论(宋)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