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试题列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试题100
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且关于x的方程(c-b)x2+2(b-a)x+(a-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如图,正方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与原点重合,点D的坐标为(4,4),当三角板直角顶点P坐标为(3,3)时,设一直角边与x轴交于点E,另一直角边与y轴交于点如图∠AOP=∠BOP=15°,PC∥OA交OB于C,PD⊥OA垂足为D,若PC=4,则PD=[]A.4B.3C.2D.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B.角是轴对称图形C.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D.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所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A.65°或50°B.80°或40°C.65°或80°D.50°或8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2),在y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有()个。如图,已知AB=A1B,A1C=A1A2,A2D=A2A3,A3E=A3A4,∠B=20°,则∠A4=()°。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2ax+c(a≠0)与y轴交于点C(0,4),与x轴交于点A、B,点A的坐标为(4,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Q是线段AB上的动点,过点Q作QE∥AC,交BC于点E,如图1所示,A为圆O的直径EF上一点,OB为圆O的半径,且,BA和圆O相交于另一点C,过点C的切线与EF所在直线相交于点D,则有:△ADC为等腰三角形。(1)将直线EF向下平移到半径OB外((1)已知:如图①,Rt△ABC中,∠ACB=90°,AC=BC,点D、E在斜边AB上,且∠DCE=45°.求证:线段DE、AD、EB总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2)已知:如图②,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在边AB上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则腰上的高为()。如图所示,口袋中有五张完全相同的卡片,分别写有1cm,,口袋外有一张写有4cm的卡片,现随机同时从袋内取出两张卡片与口袋外的卡片放在一起,以卡片上的数量分别作为三条线段如图,⊙O是Rt△ABC的外接圆,AB为直径,∠ABC=30°,CD是⊙O的切线,ED⊥AB于F,(1)判断△DCE的形状;(2)设⊙O的半径为1,且OF=,求证△DCE≌△OCB。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如图所示,直线l1⊥l2,垂足为点O,A、B是直线l1上的两点,且OB=2,AB=,直线l1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度为α(0°<α<180°)(1)α=60°时,在直线l2上找点P,使得△B如图,直线y=x+3和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点B、A,点C是OA的中点,过点C向左方作射线CM⊥y轴,点D是线段OB上一动点,不和点B重合,DP⊥CM于点P,DE⊥AB于点E,连接PE(1)求A、B、C己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对角线A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x+1。(1)求线段AC的长和∠ACO的度数。(2)动点P从点C开始在线段CO上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动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如泰山”的美感,它具有独特的对称性,请你用三种不同的分割方法,将下列三个正三角形分别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在图中画出分割线,并标出必要的角的度数)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D=2,AB=BC=8,CD=10。(1)求梯形ABCD的面积S;(2)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D→C方向,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3,DC=5,AB=4,∠B=45。动点M从B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m,2),点B(-2,n),一次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为C。(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在x轴上有一点P,使得△OAP为等腰如图,有一条直的等宽纸带,按图折叠时,纸带重叠部分中的∠α=()。将两个全等的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A.4B.3C.2D.1已知:如图,AB=AC,∠ABD=∠ACE,求证:(1)OB=OC;(2)BE=CD如图,在△ABC中,∠C=2∠B,D是BC边上一点,且AD⊥AB,点E是线段BD的中点,连结AE(1)求证:BD=2AC;(2)若AC2=DC·BC,求证:△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与AB边交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BC于点E。(1)求证:点E是边BC的中点;(2)若EC=3,BD=,求⊙O的直径AC的长度;(3)若以点O,D,已知:如图△ABC中AB=AC,且EB=BD=DC=CF,∠A=40°,则∠EDF的度数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度数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A.40。B.80。C.100。D.40。或100。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该三角形的重心到斜边的距离为[]A.B.C.D.如图,已知⊙O1、⊙O2交于点A、B,O1A、O2B的延长线分别与⊙O2交于点C、D,(1)求证:AC=BD;(2)若⊙O1的半径为5,O1O2=10,sinA∠O1O2=,求CD的长。如图∠AOP=∠BOP=15°,PC∥OA交OB于C,PD⊥OA垂足为D,若PC=4,则PD=[]A.4B.3C.2D.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则腰上的高为()。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M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M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且OA、OB的长是方程x2-12x+27=0的两根,ON是⊙M的切线,N为切点,N在第四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1)写出点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关系(不要求证明)(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保持AN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AB,BC=BD,∠A=100°,则∠C=[]A.80°B.70°C.75°D.60°等腰三角形一底角为50°,则顶角的度数为()。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求∠BAD的度数。如图所示,在Rt△ABC中,∠A=90°,AB=6、AC=8,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点P从点D出发沿DE方向运动,过点P作PQ⊥BC于Q,过点Q作QR∥BA交AC于R,当点Q与点C重合时,点P停止运动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其一腰上的高为h。M是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M到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h1、h2(1)请你结合图形1来证明:h1+h2=h(2)当点M在BC延长线上时,h1、h2、h之间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7cm,腰长是4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5cmB.18cmC.15cm或18cmD.11cm或22cm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ABF是△ADE的旋转图形。(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AF的长度是多少?(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8,一边长为4,则它的周长为()。如图:一个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操作:在△ABC中,AC=BC=2,∠C=90°,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的中点P处,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射线AC、CB于D、E两点,图1,2,3是旋转(1)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为DC上一点,且∠1=∠2,求证:AF=BC+FC;(2)已知: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P处,若旋转三角尺时,它的在△ABC中,∠A和∠B的度数如下,其中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A=50°,∠B=70°B.∠A=70°,∠B=40°C.∠A=30°,∠B=90°D.∠A=80°,∠B=60°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D是角平分线,若∠BDC=69°,则∠A等于[]A.32°B.36°C.48°D.5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2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65°、65°B.50°、80°C.65°、65°或50°、80°D.50°、50°如图:(1)四边形ABCD中,∠A=90°,且AB2+AD2=BC2+CD2求证:∠B与∠D互补;(2)四边形ABCD中,∠A=90°,AB=5,BC=CD=5,DA=5,求∠B与∠D互补的度数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若一等腰三角形腰长为4cm,且腰上的高为2cm,则等腰三角形顶角为多少度?已知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36°,则它的顶角为()度。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则它的另外两内角分别为()。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和9cm,求它的各边长。如图,等腰△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如图,已知P、Q是△ABC的BC边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则∠BAC的大小为[]A.120°B.110°C.100°D.90°如图,一次函数y=-x+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Rt△ABC,且使∠ABC=30°。(1)求△ABC的面积;(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试用如果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不变,而顶角逐渐变大,那么底边的长度逐渐(),三角形的面积先逐渐(),再逐渐()。已知△ABC的周长是24,且AB=AC,又AD⊥BC,D为垂足,若△ABD的周长是20,则AD的长为[]A.6B.8C.10D.1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4B.16C.10D.14或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且一边长为4cm,则腰长为()。如图所示,在△ABC中,D在BC上,若AD=BD,AB=AC=CD,求∠BAC的度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点P是第一象限内直线x+y=6上的点,O为坐标原点。(1)已知P(x,y),求△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s=10时,求P点坐标;(3)在x+y=6上如图,等边△ABC中,D为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D,求证:DB=DE。直线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A.4个B.5个C.7个D.8个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的距离相等。已知△ABC的周长是24,且AB=AC,又AD⊥BC,D为垂足,若△ABD的周长是20,则AD的长为[]A.6B.8C.10D.12△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90°,D为BC上一点,且AD=2CD,则∠DAB=[]A.60°B.45°C.30°D.15°如图,AD∥BC,BD平分∠ABC,∠A=120°,∠C=60°,CD=4cm(1)求证:AB=AD;(2)求BC的长。已知△ABC中,AB=AC,D、M分别为AC、B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BC求证:(1)∠DMC=∠DCM;(2)DB=DE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边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度。如图,点A在y轴上,点B在x轴上,且OA=OB=1,经过原点O的直线l交线段AB于点C,过C作OC的垂线,与直线x=1相交于点P,现将直线l绕O点旋转,使交点C从A向B运动,但P点必须在第一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1、2x+3、9,则x=()。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CE的延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CD=FA;(2)若使∠F=∠BCF,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长之间还需再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你补上这个条如图,△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为4厘米,腰长为8厘米,那么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度数是()。已知菱形ABCD,∠A=72°,将它分割成如图所示的四个等腰三角形,则∠1,∠2,∠3,的度数分别是[]A、36°,54°,36°B、18°,54°,54°C、18°,36°,36°D、54°,18°,7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3,则第三边为()。(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为();(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为()。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该三角形的底角为()。已知等腰△ABC中,AB=AC,D是BC边上一点,连接AD,若△ACD和△ABD都是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是()。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周长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厘米和11厘米两部分,则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等腰三角形周长是29,其中一边是7,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A.15B.15或7C.7D.11在△ABC中,AB=AC,BD平分∠ABC,若∠BDC=75°,则∠A的度数为[]A.30°B.40°C.45°D.60°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ADC=120°。(1)求证:BD⊥DC(2)若AB=4,求梯形ABCD的面积。等腰三角形一底角为30°,底边上的高为9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cm,顶角是()。如图,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则∠GEF的度数是[]A.108°B.100°C.90°D.80°如图,在△ABC中,AB=AC,BD=BC,AD=DE=EB,则∠A是[]A.30°B.45°C.60°D.20°如图,在△ABC中,点D在BC边上,且AC=AB=BD,DA=DC,则∠BAC=()度。△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一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④OB=OC(1)上述四个条件,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AC,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A.⑴⑵⑶B.⑴⑵⑷C.⑵⑶⑷D.⑴⑶⑷直线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A.4个B.5个C.7个D.8个等腰梯形两底长为4cm和10cm,面积为21cm2,则这个梯形较小的底角是多少度[]A.45°B.30°C.60°D.9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A.3cm或5cmB.3cm或7cmC.3cmD.5cm等腰△ABC中,若∠A=30°,则∠B=()。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试题200
等腰△ABC中,AB=AC=10,∠A=30°,则腰AB上的高等于()。若D为△ABC的边BC上一点,且AD=BD,AB=AC=CD,则∠BAC=()。在等腰△ABC中,AB=AC=14cm,E为AB中点,DE⊥AB于E,交AC于D,若△BDC的周长为24cm,则底边BC=()。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如图,△ABC中,∠B=∠C,AD⊥BC,垂足为D,DE∥AB(1)△ABC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2)△ADE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分别为:20°,40°,120°,你能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试画出图形。如图,在△ABC中,AB=AC,AF⊥BC,点D在BA的延长线上,点E在AC上,且AD=AE,试探索DE与A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如图,在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内,画出与正方形各边均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并指出这样的点有几个。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和△ABC的三个顶点所组成的△PAB、△PBC、△PAC都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有()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65°、65°B.50°、80°C.65°、65°或50°、80°D.50°、50°如图,在Rt△ABC中,∠C=90°,直线BD交AC于D,把直角三角形沿着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上,如果△ABD是等腰三角形,那么∠A等于()。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O,AC=BD,E、F为AB、CD中点,EF交BD、AC于MN。求证:OM=ON。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C、BD交于O,AC=AB,AC⊥AB,BC=BD,求∠DBC。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90°,D为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过点B作BF∥A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D⊥CF;(2)连接AF,试判断△A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C=∠ADC。求证:BC=DC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9cmB.12cmC.12cm或15cmD.15cm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0,腰是13,则腰上的高等于()。在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是70°,则另两个角分别为[]A.70°,40°B.55°,55°C.70°,40°或55°,55°D.不同于以上答案等腰△ABC中,顶角∠A=40°,则一个底角∠B=()度。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锐角为75°,则其他三个内角是()。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50°,则∠ACD=()。如图,在△ABC中,已知∠A=36°,AB=AC,人们常把这种等腰三角形叫做“黄金三角形”,它有许多优美的性质.若BD是△ABC的角平分线,请写出图中有所有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等边三角形给人以“稳如泰山”的美感,它具有独特的对称性。请你用三种不同的分割方法,将以下三个等边三角形分别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在图中画出分割线,并标出必要的角的已知右边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请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确定一点C,连结AB、AC、B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且它的面积为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AB=CD,BD⊥CD,求∠C的度数。等腰三角形腰长10cm,底边16cm,则面积[]A.96cm2B.48cm2C.24cm2D.32cm2如图,已知BC=CD=DE=EA,∠A=20°(1)求∠DEC的度数;(2)求∠B的度数。在△ABC中,AB=AC,若∠B=2∠A,求∠C的度数。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一边长是6cm,求其他两边的长。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A.2cm,2cm,4cmB.3cm,8cm,3cmC.3cm,4cm,6cmD.5cm,4cm,4cm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A.40°,40°B.80°,20°C.50°,50°D.50°,50°或80°,20°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BC、AB、AC上,且BD=BE,CD=CF,∠A=70°,那么∠FDE等于[]A.40°B.45°C.55°D.35°下列说法:(1)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2)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的中线长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腰一定大于其腰上的高;(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一边长为16,如图,在△ABC中,AB=AC,∠A=36°,角平分线BE与CD相交于点F,那么图中等腰三角形有[]A.6个B.7个C.8个D.9个等腰三角形上的高与一腰的夹角为3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A.60°B.120°C.60°或150°D.60°或120°如图,在△ABC中,AB=AC,AD=AE,∠BAD=30°,∠EDC是[]A.10°B.12.5°C.15°D.20°如图,在△ABC中,CF⊥AB,BE⊥AC,M为BC的中点,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A.2个B.4个C.3个D.5个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44°,CD⊥AB于D,则∠DCB等于[]A.44°B.68°C.46°D.22°如图,△ABC中,AB=AC,AD=DE,∠BAD=20°,∠EDC=10°。则∠DAE的度数为[]A.30°B.40°C.60°D.80°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外角是80°,那么它的底角是()。如下图,B、D、F在AN上,C、E在AG上,且AB=BC=CD,EC=ED=EF,∠A=20°,则∠FEG的度数是()。把5件相同的礼物全部分给3个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礼物,分礼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几种[]A.3B.4C.5D.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2cm,则它的周长是()cm。如图,在△ABC中,D在BC上,若AD=BD,AB=AC=CD,求∠ABC的度数。如图,在△ABC中,AB=AC,BE平分∠ABC,DE∥BC。求证:DE=EC。在△ABC中,AB=AC,AB=8,∠B=15°,则AB边上的高CD=()。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cm,4c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4c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如图,将等腰梯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BD平移到CE的位置,(1)试猜猜线段AE与AD、B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2)ΔACE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在图1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在图2已知反比例函数图像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m),AB⊥x轴于B,Rt△AOB的面积为3,若直线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另一点C(n,-)(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44°,CD⊥AB于D,则∠DCB等于[]A.44°B.68°C.46°D.22°在活动课上,小红已有两根长为4cm,8cm的小木棒,现打算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小红应取的第三根小木棒长是()cm。如图,四边形ABCD沿直线l对折后互相重合,如果AD∥BC,那么请判断△ABC是不是等腰三角形?答:()。(填“是”或“不是”)如图已知∠B=∠C。请同学从这①BE=CE,②AB=DC,③∠BAE=∠CDE三个等式中再选出一个作为条件,可以推出△AED是等腰三角形的有()(填序号)。等腰△ABC纸片(AB=AC)可按图中所示方法折成一个四边形,点A与点B重合,点C与点D重合,请问原等腰△ABC中的∠B=()°。已知△ABC中,∠A=120°,∠B=40°,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如图:△ABC的边AB的延长线上有一个点D,过点D作DF⊥AC于F,交BC于E,且BD=BE,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直角坐标系中,A(1,1)在坐标轴上找点B使△AOB为等腰三角形的点共有几个[]A.6B.7C.8D.9如图,∠AOB是一个钢架,且∠AOB=10。,为了使钢架更加牢固,需在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根。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AE=CF;②∠APE=∠CPF;③△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EF=AP⑤S四等边△ABC,在平面内找一点P,使△PBC、△PAB、△PAC均为等腰三角形,具备这样条件的P点的个数是[]A.1个B.4个C.7个D.10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这边的一半,则它的顶角度数为()。如图,AB=AC,DE⊥AB于E,DF⊥AC于F,∠BAC=120°,BC=6cm,则DE+DF=()。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B.折叠后∠ABE和∠CBD一定相等C.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D.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D=BC,AD=ED=EB,求△ABC各角的度数。如图,∠AOB是一建筑钢梁,∠AOB=10°,为使钢架更加稳固,需在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HI.IJ,添加钢管的长度都与OE相等,则∠BIJ=()。已知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m)AB⊥x轴于B,Rt△AOB面积为2,若直线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另一点C(n,-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y证明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要求画图,写已知,求证和证明)如图,D是等边△ABC的AC边上的中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DE=DB,△ABC的周长是9cm,则∠E=(),CE=()cm。小华要画一个有两条边长分别为5cm和6cm的等腰三角形,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6cmB.17cmC.16cm或17cmD.11cm已知反比例函数图像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m),AB⊥x轴于B,Rt△AOB的面积为3,若直线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另一点C(n,-)(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已知反比例函数图像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m),AB⊥x轴于B,Rt△AOB的面积为3,若直线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另一点C(n,-)(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底边长为16cm,底边上的高为6cm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cm。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以BC为边在正方形外部作等边三角形BCE,连结DE,则∠CDE的度数为()°。如图,在△ABC中,AB=AC,CD平分∠ACB交AB于点D,AE//D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已知∠E=36。(1)求证:AC平分∠BAE;(2)直接写出图中除△ABC以外的所有等腰三角形。如图,己知点C(-2,0)及在第二象限的动点P(x,y),且点P在直线y=x+6上,直线y=x+6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1)当PA=PC时,点P的坐标为();(2)设△ACP的面积为S1,求S1关于x的已知反比例函数y=和一次函数y=2x-1,且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b)和(a+1,b+k)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直线y=2x-1有一点A(1,c),则点A在双曲线y=上吗?试说明理由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cm。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则∠B等于()或()度。如图,Rt△ABC中,AC=BC=6,D为AB的中点,DE⊥DF,DE,DF分别交AC,BC于点E,F。若测量得DE=4,则四边形DECF的周长为()。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线AC、BD相交于点O。那么图中共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在四个正方形拼接成的图形中,以这十个点中任意三点为顶点,共能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A.18B.22C.32D.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2),在y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有()个。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1)写出点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关系(不要求证明)(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保持AN如下图,延长正方形ABCD的一边BC至E,使CE=AC,连结AE交CD于F,则∠AFC的度数是[]A.112.5°B.120°C.122.5°D.135°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是5,另一边长是10,则它的周长是()。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那么顶角的度数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A.过顶点的直线B.底边上的高线C.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D.腰上的高线所在的直线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以线段OA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AOB,点C为x正半轴上一动点(OC>1),连结BC,以线段BC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CBD,直线DA交y轴于点如图,已知Rt△ABC,∠C=90°,∠A=30°,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点有[]A.2个B.4个C.6个D.8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和2,则其周长为[]A.4B.5C.4或5D.无法确定如图,在Rt△ABC中,AB=AC,AD⊥BC,垂足为D.E、F分别是CD、AD上的点,且CE=AF。如果∠AED=62。,那么∠DBF=[]A.62。B.38。C.28。D.26。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边上的一点,且AB=BD,AD=CD,则∠ABC=()。一个三角形有一内角为48°,如果经过其一个顶点作直线能把其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它的最大内角可能是()。如图,△ABC中,AD是高线,DE⊥AB于E,DF⊥AC于F,且DE=DF。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20°B.120°C.20°或120°D.36°如图所示,A、B是4×5网络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在图中清晰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的位置。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A.50°B.80°C.20°或80°D.50°或80°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点O是BC的中点,连结OA,(1)OA=OB=OC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若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中始终保持AN=BM,请判断△OMN的形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试题300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A.7cmB.3cmC.7cm或3cmD.8cm如图,Rt△ABC中,∠C=90°,AC=4,BC=3,以△ABC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的其它边上,请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分别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且三个图有一等腰钝角三角形纸片,若能从一个顶点出发,将其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纸片,则等腰三角形纸片的顶角为()度。如图,直线OB是一次函数y=-2x的图象,点A的坐标为(0,2),在直线OB上找点C,使得△ACO为等腰三角形,求点C坐标。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AC,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A.(1)(2)(3)B.(1)(2)(4)C.(2)(3)(4)D.(1)(3)(4)已知△ABC的周长是24,且AB=AC,又AD⊥BC,D为垂足,若△ABD的周长是20,则AD的长为[]A.6B.8C.10D.1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4B.16C.10D.14或16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BC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A,试求∠DAE的度数。(2)如果把第(1)题中“AB=AC”的条件去掉,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的度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cmB.3cmC.7cm或3cmD.5cm一边是3,一边是5的等腰三角形周长是()。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则它的底角是(),该三角形的对称轴是()。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4和6,则它的周长为()。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8cm、4cm.则它的周长是()cm。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其中两边的比为2:3,求这个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任意一点,DF⊥AC于点F,E在AB边上,ED⊥BC于D,∠AED=155°,则∠EDF等于[]A.50°B.65°C.70°D.75°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cm,则它的底边长不可能是[]A.1cmB.3cmC.6cmD.9cm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2x、5x﹣3,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为6和8,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20B.22C.20或22D.以上都不对如图,已知CD平分∠ACB,交AB于D,AE∥C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且∠E=60°。你认为△ACE是什么三角形?请说明理由。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40°,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如下图,B、D、F在AN上,C、E在AG上,且AB=BC=CD,EC=ED=EF,∠A=20°,则∠FEG的度数是()。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1)请写出图中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若AB=8cm,AC=6cm,求△AEF的周长。如图,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1)作出△BDE的高DM;(2)请你说明BM=EM。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A.50。B.60。C.70。D.80。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9cm和4cm时,它的周长为()。如图,在△ABC,∠A=36°,D为AC边上的一点,AD=BD=BC,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个。如图,在△ABC中,AB=AC,∠A=50°,CD为腰AB上的高,求∠BCD的度数。如图,△ABC中,AB=AC,E是BC上一点,DE⊥AB于D,EF⊥BC于E,若∠A=50。,则∠DEF=()。如图,∠AOB是一个钢架,且∠AOB=10。,为了使钢架更加牢固,需在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根。如图,△ABC中,AB=AC,D、E是BC上两点,且AD=AE,试说明:BD=EC。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被一腰上的中线分成6cm和9cm的两部分,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cm。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80°B.40°C.20°或80°D.20°如图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的度数为[]A.30°B.36°C.45°D.7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周长为()。已知:如图,△ABC中,∠ABC=∠C,BD是∠ABC的平分线,且∠BDE=∠BED,∠A=100°,求∠DEC的度数。如图:△ABC中,∠1=∠2,∠ABC=∠C,∠4=∠5,BD平分∠ABC,求∠5的度数。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A.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不如图,在△ABC中,AB=AC,∠A=50°,BD为∠ABC的平分线,则∠BDC=()°。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1)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另外两边的长;(2)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的长。已知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两边长分别为2cm和4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8cmB.10cmC.8cm或10cmD.6cm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cm和15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腰长。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9cm,则其周长是()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长是()。如图,∠EAF=15°,AB=BC=CD=DE=EF,则∠DEF等于[]A.90°B.75°C.60°D.45°直线与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A.4个B.5个C.6个D.7个如图,等腰△ABC中,AB=AC,∠B=40°,A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连结AE,则∠BAE的度数是[]A.45°B.50°C.55°D.60°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PF=PA;③AH+BD=AB;④S四边形ABDE=S△ABP其中如图,AB=AC,BD=BC,若∠A=40°,则∠ABD的度数是[]A.20°B.30°C.35°D.40°如图,在△ABC和△DCB中,AB=DC,AC=DB,AC与DB交于点M。(1)求证:△ABC≌△DCB;(2)过点C作CN∥BD,过点B作BN∥AC,CN与BN交于点N,试判断线段BN与CN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其底角是[]A.80°或20°B.80°或50°C.80°D.50°等腰三角形ABC中,一腰AB=18,D是AC上一点,且DB=DA,若△BCD的周长为30,则△ABC的底边BC的长为()。如图所示,把一把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的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的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1)三角尺旋转了多少度?(2)连结CD,试判断△CBD的形状(3)求∠CBD的度数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DE⊥AC于F,交BC于点G,交AB的延长线于点E,且AE=AC。(1)求证:AB=AF;(2)若∠BAF=60°,且FG=1,求BC的长。已知:如图所示,AB=AC,BD⊥AC。说明:∠DBC=∠A。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能判定它们全等的是[]A.顶角、一腰对应相等B.底边、一腰对应相等C.两腰对应相等D.一腰、一底角、一底边对应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C.三角形没有稳定性D.有对称轴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设AE=a,AB=b,BF=c,试猜想a,b,c之间的一种关系,并给予证明.直线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A.4个B.5个C.7个D.8个在等边三角形所在平面内有一点P,使得△PBC、△PAC、△PAB都是等腰三角形,则具有该性质的点有[]A.1个B.7个C.10个D.无数个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6,则另外两边的长是()。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10,则另外两边的长是()。在△ABC中,AB=AC,AD⊥BC于D,BC=12,∠BAC=80°,则∠BAD=(),BD=(),CD=()。在△ABC中,AB=AC,AD为中线,∠B=50°,则∠BAD=()。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4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其中两边之差为2,求它的三边的长。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D平分∠BAC,AD=DB,CD=2,求AD的长。已知在△ABC中,BA=BC,∠B=12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你能说明AD=DC吗?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AC,∠BAC=90°,D为BC的中点。(1)写出点D到△ABC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关系(不要求说明为什么);(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中保如图,Rt△ABC中,∠C=90°,AC=4,BC=3,以△ABC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的其它边上,请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分别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且三个图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2,1),点T(t,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TO是等腰三角形时,t值的个数是()。如图,在△ABC中,AD⊥BC于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ABC是等腰三角形。你添加的条件是()。如图所示,P、Q是△ABC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已知:如图所示,△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BD=CF,CD=BE,G为EF的中点,说明:DG⊥EF。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A.50°B.80°C.65°或50°D.50°或80°阅读下题:如图,P是△ABC中BC边上一点,E是AP上的一点,若EB=EC,∠1=∠2,求证:AP⊥BC。证明:在△ABE和△ACE中,EB=EC,AE=AE,∠1=∠2∴△ABE≌△ACE(第一步)∴AB=AC,∠3=∠4(第二步)∴AP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腰长之比为1∶2,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30°B.60°C.150°D.30°或150°如图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点O也是BD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角是100°,那么它的的顶角的度数为()。在△ABC中,∠ACB=90°,∠BAC=30°,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点P共有()个。已知:如图所示,△ABC中,AB=AC,D、E分别是AC、AB上的点,若BD=BC,AD=DE=BE,求∠A的度数。已知:如图所示,△ABC中,∠ACB=60°,延长AC到D,使CD=AC,若∠CDB=45°,求∠ABC的度数。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C=120°,点E、D分别在AB和AC上,如果AE=ED=DB=BC,求∠A的度数。已知:如图所示,AB=BC,∠BAD=∠BCD,∠BDA=∠E,C、D、E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在△ABC中,,AC=AE,BF=BC,则等于()。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它的周长是[]A.17B.22C.17或22D.13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30。,腰长为7,则该三角形的底边高为()。如图,AB=AC,AE=AD,∠B=50°,∠AEC=120°,则∠DAE为()度。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其一边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为()度。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x。,则每个底角可表示为()度。P(x,y)在第二象限内,且点P在直线y=2x+12上,已知A(-8,0),设△OPA的面积为S。(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x的取值范围;(2)当S=12时,求点P的坐标;(3)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如图,已知∠ACB=90°,点D是AB上一点,若DB=DC。求证:点D是AB的中点。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为2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试题400
等腰但不等边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中线的总条数是[]A.3B.5C.7D.9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B.AD⊥BCC.AD平分∠BACD.AB=2BD如图,在△ABC中,AB=AC,∠A=40°,CD⊥AB于D,则∠DCB等于.△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一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④OB=OC(1)上述四个条件,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80。,则它的底角为[]A.40。B.50。C.60。D100。直线与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A.4个B.5个C.6个D.7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A80。B20。C80。或20。D50。或80。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周长差为2cm,,且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则它的腰长为()。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在的直线的夹角为60。,则其顶角为()。如图.在等边△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且OD∥AB,OE∥AC.(1)试判定△ODE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2)线段BD、DE、EC三者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判断过程.在△ABC中,AB=AC,BD=CD,AD=AE,∠BAD=40°。求∠CDE的度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2),在y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P点共有()个,且P点坐标为()。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结AD、AG。(1)求证:△ABD≌△GCA;(2)请你确定△ADG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如图,在ΔABC中,AB=AC,∠A=52°,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求∠DBC的度数。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的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20°B.120°C.20°或120°D.36°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A(7,0),C(0,4),点D的坐标为(5,0),点P在BC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且关于x的方程(c-b)x2+2(b-a)x+(a-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D,若BC=9,则BD=()。某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长为()如图,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0,1),直线x=1交x轴于点B.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作直线PC⊥PO,交直线x=1于点C过P点作直线MN平行于x轴,交y轴于点M,交直线x=1于求证: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过程)等腰△ABC两边分别为2cm和3cm,则它的周长为()cm。方程x2-9x+18=0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2B.15C.12或15D.不能确定作图:以∠α为顶角,线段a为腰作等腰三角形(要求写出已知,求作,不写作法和证明,保留作图痕迹。)△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是斜边,P为△ABC内一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于△CBD重合,如果BP=3,那么PD的长等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0cm,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操作:在△ABC中,AC=BC=2,∠C=90°,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的中点P处,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射线AC、CB于D、E两点,图1,2,3是旋转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翻折,若DE=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BC′D是等腰三角形;②△CED的周长等于BC的长;③DC′平分∠BDE;④BE长为。[]A.1个B.2个C.3个D.4个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BC=90°,点D在AC上,将△ABD绕顶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BE。(1)求∠DCE的度数;(2)当AB=4,AD∶DC=1∶3时,求DE的长。如图①,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4,0),以点A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与x轴交于O,B两点,OC为弦,∠AOC=60°,P是x轴上的一动点,连接CP.(1)求∠OAC的度数;(2)如图一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C(m,-2)为抛物线顶点,且AC⊥BC。(1)若m是常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交y轴正半轴于D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E点。问是否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且关于x的方程(c-b)x2+2(b-a)x+(a-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课堂上,周老师出示了以下问题,小明、小聪分别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请你也解答这个问题:在一张长方形ABCD纸片中,AD=25cm,AB=20cm。现将这张纸片按如下列图示方式折叠,分已知:等腰Rt△ABC中,∠A=90°,如图1,E为AB上任意一点,以CE为斜边作等腰Rt△CDE,连结AD,则有AD∥BC,(1)若将等腰Rt△ABC改为正△ABC,如图2所示,E为AB边上任一点,△CDE为正三如图,直线l是矩形ABCD的一条对称轴,点P是直线l上一点,且使得△PAB和△PBC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个。如图,已知△ABC中,AC=BC=6,∠C=90°,O是AB的中点,⊙O与AC相切于点D,与BC相切于点E,设⊙O交OB于F,连接DF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G。(1)∠BFG与∠BGF是否相等?为什么?(2)求由DG、如图所示,O为△ABC的外心,若∠BAC=70°,则∠OBC=().如图,在△ABC中,AB=AC,DE=EC,DH∥BC,EF∥AB,H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点G在BC上,且∠1=∠2,不添加辅助线,解答下列问题:(1)找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不包括△ABC)____如图,△ABC,点D、E分别在AB、AC上,给出5个论断:①CD⊥AB,②BE⊥AC,③AE=CE,④∠ABE=30°,⑤CD=BE。(1)如果论断①、②、③、④都成立,那么论断⑤一定成立吗?(2)从论断①、②、③、④中选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AB=AC,AE=AD,∠BAC=∠EAD=90°,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DC.(1)请找出图2中与△ABE全等的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x作为自变量关于三角形周长l的函数关系式。如图,AB为⊙O的直径,C在⊙O上,并且OC⊥AB,P为⊙O上的一点,位于B、C之间,直线CP与AB相交于点Q,过点Q作直线与AB垂直,交直线AP于R.求证:BQ=QR.在图1至图3中,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点D是线段CE的中点。四边形BCGF和CDHN都是正方形,AE的中点是M。(1)如图1,点E在AC的延长线上,点N与点G重合时,点M与点C重合,求证:FM=M如图,点A的坐标是(1,1),若点B在x轴上,且△ABO是等腰三角形,则点B的坐标不可能是[]A.(2,0)B.(,0)C.(,0)D.(1,0)已知:如图,C为半圆O上一点,,过点C作直径AB的垂线CP,弦AE分别交PC、CB于点D、F。(1)求证:AD=CD;(2)若DF=,∠CAE=3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其中AD∥BC,AD=2,BC=4,AB=CD=。点M从点B开始,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N从点D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运动,若点M,N同已知:AB为⊙O的直径,P为AB弧的中点。(1)若⊙O′与⊙O外切于点P(见图甲),AP、BP的延长线分别交⊙O′于点C、D,连接CD,则△PCD是()三角形;(2)若⊙O′与⊙O相交于点P、Q(见图乙),连接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腰长是方程x2-9x+20=0的一个根,求这个三角形的腰。如图,已知△ABC中,AC=BC=6,∠C=90°,O是AB的中点,⊙O与AC相切于点D,与BC相切于点E,设⊙O交OB于F,连接DF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G。(1)∠BFG与∠BGF是否相等?为什么?(2)求由DG、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cm,则它的外接圆的直径为()。如图所示,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的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1)三角尺旋转了多少度?(2)连接CD,试判断△CBD的形状。(3)求∠BDC的度数。(4)若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B=OC=3,顶点为M。(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为线段BM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P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A.65°或50°B.80°或40°C.65°或80°D.50°或80°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求∠BAD的度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AC的解析式为,直线AC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A。(1)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BD的顶点D与点C重合,直角顶点B在第一象限内,请直接写出点B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cm,另一边长是7cm,则其周长是[]A.12cmB.17cmC.19cmD.17cm或19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则底边长3,周长为()。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在△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12㎝,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腰长为12㎝,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已知,如图ΔABC中,AB=AC,D点在BC上,且BD=AD,DC=AC。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全都写出来。并求∠B的度数。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点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BE=5cm,CF=3cm,求EF的长。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AB,DF⊥AC,DB=DC,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6㎝,则它的周长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已知△ABC的周长是24,且AB=AC,又AD⊥BC,D为垂足,若△ABD的周长是20,则AD的长为[]A.6B.8C.10D.12直线与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A.4个B.5个C.6个D.7个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4B.16C.10D.14或16直线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A.4个B.5个C.7个D.8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A.7cmB.3cmC.7cm或3cmD.8cm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请在下图方格中任画出两个以AB腰的等腰三角形ABC。(要求:一个为锐角三角形,一个为钝角三角形)如图,延长正方形ABCD的一边BC至E,使CE=AC,连结AE交CD于F,则∠AFC的度数是[]A.112.5°B.120°C.122.5°D.135°如图,把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B绕着45度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1)三角形旋转了多少度?(2)连接CD,试判断△CBD的形状;(3)求∠BDC的度数。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A.9cmB.12cmC.15cmD.12cm或15cm如图,将等腰梯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BD平移到CE的位置,(1)试猜猜线段AE与AD、B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2)ΔACE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问题,芳芳、丽丽、园园有以下不同的看法芳芳:“我认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丽丽:“我认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中线所在的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所给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画一条线段AB,使它的另一个端点B落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如图,∠A=36°,∠DBC=36°,∠C=72°,找出图中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是另一个的两倍,求各角的度数。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是5,另一边长是10,则它的周长是()。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那么顶角的度数是()。如图,D是等边△ABC的AC边上的中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DE=DB,△ABC的周长是9cm,则∠E=(),CE=()cm。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等于70°,则它的底角是[]A.70°B.55°C.60°D.70°或55°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A.过顶点的直线B.底边上的高线C.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D.腰上的高线所在的直线等腰三角形底边长10cm,腰长为13,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A.40B.50C.60D.70如图△ABC中∠C=90。,∠ABC=60。,BD平分∠ABC,若AD=6,则△ABC的面积为=()。如图,△ABC中,AD是高线,DE⊥AB于E,DF⊥AC于F,且DE=DF。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角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cm,底边长为16cm,则高为()cm。小华要画一个有两条边长分别为5cm和6cm的等腰三角形,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6cmB.17cmC.16cm或17cmD.11cm如图,已知AC∥BD,OA=OC,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B=∠DB.∠A=∠BC.OA=OBD.AD=BC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底角为()。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5cm,则它的周长为()。如图,AB=AC,BD=BC,若∠A=40°,则∠ABD的度数是[]A.20°B.30°C.35°D.40°直线与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A.4个B.5个C.6个D.7个